2017年11月11日,贵州瓮福英坪地下采矿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英坪地下采矿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截至2018年11月11日,已经整整过去一年。
这一年,是水电八局地下采矿建设元年,也是项目成长的一年。一年的磨砺让我们明白,在岩溶喀斯特地区,打竖井远比我们想象的艰难;也让我们明白,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回报让;也让我们明白,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一年,水电八局在矿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已形成“北有长九(灰岩矿),南有瓮福(磷矿)”的新局面,发展态势良好。
地下采矿
2011年,水电八局中标穿岩洞矿段露天采矿项目,开启矿山新领域筑梦之旅。经过第一批矿业工作者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水电八局先后中标了瓮福片区大大小小的十几个项目,逐步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矿业细分领域,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
英坪矿地下采矿项目为工程局、工程设备公司牵头,瓮福片区跟踪中标的重要项目。自2014年得知瓮福集团将要启动英坪矿地下采矿项目,瓮福片区领导便将之作为未来几年的头等大事来抓,按部就班的组织对标学习活动、内部交流活动等系列活动。经过3年的筹备,持之以恒的努力,以及瓮福片区各项目的优异表现,最终中标英坪矿地下采矿项目。
2017年,水电八局中标英坪矿地下采矿项目,成功从地面剥离,采矿转战地下开采,成为电建集团第一个地下采矿工程。英坪地下采矿项目,合同工期15年,其中基建期33个月,生产期12年,合同额18亿元,开采年限30年,主要施工内容为:南回风排水井、北回风井、主辅助斜坡道、830中段巷道、盘区斜坡道、采区溜井等。
八局瓮福矿业工作者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项目殷始之初,便组建了最为精锐的英坪项目综合管理团队。他们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誓将英坪矿地下采矿项目建成国内一流的地下矿山,满足业主瓮福集团“具有未来国内领先水平的地下矿山”的要求。
为了适应矿业新时代的发展,项目前瞻性的将数字矿山技术应用至本项目,对矿体、地层、各类岩巷进行建模,可为项目后期岩性预判、采矿施工等产生极为有益的帮助。当前,项目已多次参与业主的数字矿山建设工作,突出的专业素养受到了业主的认可和赞扬。
移民征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英坪项目三处作业点,主辅助斜坡道、北风井、南风井从进场开始便遭遇了拦路虎,其中尤以南风井最为复杂,进场即堵工,设备寸步难行,进度缓慢。南风井征地选址在原英坪村山冲组村民聚居地,涉及村民极多,原村民早已完成搬迁,有些征地难联系土地主人,有些完成房屋征迁其他土地、树木未征。
本着“干一方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的央企原则,同时为了加快推进工程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项目发动全员成立了征地攻坚小组,将施工地点将小组分成三个小队,并对各队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小队长由项目班子成员担任,负责与业主、政府机关联系,每个小队均配备了精干、经验丰富的协调人员,负责帮助解决老百姓的征地问题。攻坚小组积极与村民沟通,深入当地群众,同时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及时与老百姓协调解决补偿事宜,项目部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当地居民的合理需求,提供工作岗位。
在遇到征地工作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小组人员相互打气、鼓劲,分析遇到的难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迎难而上,积极从中协调解决。当业主遇到某些土地主人联系不上时,项目部立即帮忙发布信息,尽快联系上相关人员;当有村民反映征地款下拨缓慢,或者迟迟未见下拨征地款时,项目部也会帮忙查询征地款下拨进度,保证村民及时了解情况,减少误会。
在项目部的努力工作下,克服了诸多困难后,协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与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三个施工点得以顺利入场施工。
生命通道
主辅助斜坡道是英坪地下采矿项目关键工程之一,建成后将作为施工人员、设备物资运输和检修的地下巷道,深入地下并贯通与各竖井连接。硐口靠近英坪矿办公楼位置,洞口标高1215.2m,终点至标高830中段,采用折返式布置,平均坡度12.5%,总长度3715.2m,单车道净断面16.62m2,沿程布置有单车道、错车道、交岔点及调车硐室等附属工程。
2018年3月,主辅助斜坡道正式开始进硐施工。然而刚开始项目部就迎来不小挑战,硐口浅埋段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围岩为强风化黏土岩,岩性破碎,岩体遇水易发生膨胀软化现象,导致掘进过程中发生多次不可控的小范围冒顶,即使在施工时采取了短掘短支的情况下,依旧发生多次冒顶片帮现象。
针对掘进困难等问题,为及时攻克难关,项目部人员向地勘院咨询的地质情况,并且与设计、业主单位沟通协调,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依托专家组的指导,经过设计优化,技术部门制定了安全可行的超前支护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案。
巷道掘进过程中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强支护”的原则,技术人员对施工队伍进行详细施工交底,采用锚、网、喷和钢拱架等综合支护手段,充分利用钢模台车、凿岩台车等专业设备辅助施工。项目部人员深入现场,轮流值班监督现场作业,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安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主辅助斜坡道施工此后再未发生冒顶片帮事故,与此之后项目部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物力,实行三班制,紧扣工序,保障施工效率,实现在V类围岩中月进尺97m的新纪录。
办法总比困难多
北风井全深439m,下设五处马头门,承担矿区的通风功能。征地问题解决后,1月7日,开始正式施工。
进场后才发现,初步设计所定下的井筒所在位置,无法满足施工组织设计所定下的施工场地布置要求,挖填工程量相当之大,而且有可能超出征地红线。项目部复测后,立刻联系设计院,讨论井筒选址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终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部几方共同探讨、协力合作,成功将井筒中心坐标位移到不影响初步设计,又能方便布置工业场地的位置。
在后续施工中,北风井施工遭遇了众多“劫难”。
“劫难”1.0,边坡垮塌。工业场地设计放坡较陡,在持续降雨后,土质高边坡出现了垮塌,此时正逢2017年严寒天气来袭,场地出现大范围冰冻,现场无法施工,项目部无法对边坡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只能被迫停工。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项目部上下全体人员没有退缩,冻雨期间,积极主动与英坪矿协商施工解决方法,并与设计院沟通及时出具边坡垮塌处理方案。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处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项目部不懈的努力,在冻雨结束后立马组织施工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边坡处理,未给后来的工业场地施工造成太大的影响。
“劫难”2.0,深粘土层。进入井筒掘进后,地质情况与勘查资料存在严重的偏差,表土段粘土层极厚,且土质极为粘稠。施工中采用抓岩机出渣极为困难,粘土附着在机械的抓斗上,很难排除,出渣效益极低。经过项目部多方努力,最终确定采取抓岩机、小挖机等机械化配套设备以及人工配合清理的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益,节约了时间,顺利通过了粘土层。
“劫难”3.0,涌水突泥。当井筒在掘进至标高1170米时,出现断层,断层大裂隙处不间断突涌泥石流现象,且每次涌出量越来越大,涌水达到40立方米每时,自6月21日起,开始出现大规模塌方现象。为保障施工安全,项目部决定井筒暂时停止掘进,并分别采取分层斜插管棚,配合工字钢横梁,锚杆支撑等支护方式封堵塌方造成的空腔,同时使用工作面注浆固结松散体,而后尽量缩短开挖进尺并及时浇筑,但均未成功。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查看案例等多种方法,项目部决定采取八局在灌浆方面好的经验,选择在工作面全部注浆后再施工的施工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工作面注浆施工比预定工期提前一个星期完成,北风井原地层砂夹淤泥层固结,隔水良好,无片帮、掉块现象,注浆效果良好。
挑战溶洞涌水
南风井全深402m,下设五处马头门,底部设有汇聚整个矿区的水仓,承担整个矿区的通风及排水功能。经过复杂的征地拆迁后,南风井在5月7日才正式开始凿井。
顺利的日子并不长久,在南风井井筒施工51m(高程1144m)时,井筒井壁开始揭露溶洞。溶洞内充填有黄泥,溶洞内壁被侵蚀严重,暴露后极短时间内就会开始掉块、小范围内垮塌。为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井筒掘进时,均会待溶洞内壁稳定后再安排人员下井作业,并在掘进工作完成第一时间内对溶洞进行混凝土回填处理。
随着井筒继续往下延伸,围岩情况并未转好,井壁溶洞揭露越来越大,溶洞内涌入工作面的黄泥也越来越多。项目部果断决定采取短掘短支施工,将原先4m每循环作业改成2m每循环作业。
在井筒施工至65m(高程1130m)处时,依然发生了井筒壁后垮塌的情况。大量黄泥涌入工作面,将井筒内充填约5m高。在出现这样的险情后,项目部立即上报情况,联系监理、业主、设计单位共同讨论处理方案。经过多方探讨,形成了排空溶洞内黄泥、加强井筒支护、混凝土回填壁后空腔的处理方案,最终南风井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溶洞群不良地质段。
过溶洞群段后,南风井逐渐接近承压水层,井筒涌水量逐渐增大。在施工1070m马头门时,马头门2m处揭露一个断层,断层处围岩破碎,且断层与地下水源连通,断层处有水涌出,井筒水量进一步加大。采取处理措施后井筒继续掘进至140m(高程1055m)处时,工作面出现由下向上的涌水,井筒涌水量暴增,由原来的30m3/h左右变为接近100m3/h,且涌水浑浊,水泵极难泵起。因此井筒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突增的涌水淹没2m左右,紧急加装水泵后才将涌水控制住。
为此项目组织技术讨论,分析涌水突增原因,认为涌水主要来源是地表雨水经由风道口处渗入井筒内,以及马头门断层处涌水经井筒壁后连通至工作面。针对此情况,项目部提出了进行地表风道口注浆以及壁后注浆的治水方案,同时由于现在井筒已施工至极为接近承压水的高程,也应启动工作面预注浆,综合治水。项目部将该方案提交至监理、业主、设计单位讨论,得到了各单位的一致认可。施行壁后注浆和风道口注浆后,井筒涌水的确明显减小。
这一年,项目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我们始终贯彻“敬业、专业、人品、精品”的八局精神,群策群力,努力追求达到优质工程的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阶段主辅助斜坡道施工已步入正轨,施工紧凑有序进行,已完成进尺455m和2处调车硐室;南风井完成了140m的进尺,及风道口和一处马头门施工;北风井完成了120m的进尺,及风道口施工。
后续的施工任务虽然将更加繁重,任道而重远,未来不允许松懈,在今后的建设过中,项目将以雄壮的步伐、坚定的信心,继续砥砺前行,力争创造更多更好的成绩,拿下后续25年的采矿任务,为工程局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