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新闻

"小创新"解决光伏支架基础灌注桩成孔“大难题”

来源:贵州工程公司李进 2020-01-22 20:54:03

近日,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提高光伏支架基础灌注桩成孔合格率》QC成果在乌海英能100兆瓦光伏基地项目实践运作成功,有效将光伏支架基础灌注桩成孔合格率从原来的83%提高到97.6%,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性强、省时省力等优点,降本提质增效明显,对同类型光伏电站光伏支架基础灌注桩施工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乌海市英能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位于乌海市海南区公乌素镇南侧1.5公里处,新增地块35兆瓦处于原光伏区南侧渣土堆下,地貌类型为砂丘,机械钻孔时常出现孔深偏差现象,不合格钻孔返工成了现场的一个大难题。为保证业主质量要求,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QC小组以《提高光伏支架基础灌注桩成孔合格率》为QC课题展开活动。

QC小组成员通过对已完成的1-7方阵工程桩进行统计,成孔质量合格率只有83% ,分析总结出造成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孔深偏差,并确定了灌注桩成孔合格率95%为QC活动目标。

运用头脑风暴法采用因果分析图,从人、机、法、环、测量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经过对培训少效果差、机械未维修保养、孔周边土回落、缺清孔措施、打桩机行走破坏孔洞、螺旋钻杆不合格、清孔后停歇时间过长、“仪器未校验”等8项末端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缺清孔措施”、“清孔后停歇时间过长”为影响基础灌注桩成孔合格率要因。

针对缺少清孔措施:采取“制作清孔工具”,对现场工人进行多次技术交底,工人质量、意识明显提高;测量孔洞深度,孔深不足要求的并做好明显标示,节省时间便于清空人员后续的工作,明显提高后续的施工速度;成立清孔小组进行清孔作业。将叶片及少量孔壁回落土清理出孔;通过测量检查,桩孔内回落土被清理出孔,孔深达到了设计要求值。

针对清孔后停歇时间过长:细化施工工序,每个工序都责任到人,且明确第一责任人,建立钻机施工月度考核机制,奖罚分明;下放钢筋笼的发现有塌孔的,使用制作的清孔工具进行清孔掏渣;据图纸设计分析研究制作直径为0.3米、高不低于0.5米的模具。做出平整切口,便于二次回收利用。通过现场调查,各工序之间衔接更加顺畅,质量意识大幅度提升。

QC小组进行对策实施后,对2方阵1376个成孔进行跟踪调查、统计,灌注桩成孔合格率提升到了97.6%,超过了QC小组活动的目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基础灌注桩成孔返工,节省了大量材料和费用,降本提质增效明显,为同类型光伏电站施工提高基础灌注桩成孔合格率提供了宝贵经验。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