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缩短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时间》QC成果在湖南八面山50兆瓦风电场实践运作获得成功,平均35.5分钟完成一台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工作,有效缩短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时间51.6%,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省时省力、提质增效等优点,经济效益显著,对同类型风电项目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夜成熟,风电单机容量和机体重量逐步增大,风机基础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基础二次高强灌浆作为基础结构施工中重要的的一环,成为风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湖南资兴八面山风电场项目总装机容量50兆瓦,使用海装首批单机容量3.2兆瓦新机型,整机重约500吨,风机基础混凝土设计方量为654立方米,钢筋设计用量约60吨,灌浆料设计使用方量为0.85立方米。
面对新式风机机型的风机基础施工,QC小组活动通过对海装厂家技术人员沟通了解、调查分析,结合现场实践认为:把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时间控制在40分钟内,可极大保障施工质量。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时间普遍在70风中左右,故将本次QC活动目标定位: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时间≤40分钟。
经过对对“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时间超过40分钟”的问题的投料人员不够、原材料运距过长、每包灌浆料均需复核重量、搅拌方法不对、进场未按要求进行取样送检、原材料保存不当、搅拌时间不够、未正确放置电子秤、电子秤未经校核或损坏、搅拌器数量不够、 搅拌施工人员不足、施工用水量需反复校核、增减且次数多、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技术交底要求、搬运人员少、成品二次搬运等16项末端因素,确定了“搅拌器数量不够”、“搅拌时间不够”、“施工用水量需反复校核、增减且次数多”、“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技术交底要求”等4条末端要因。
针对搅拌器数量不够,配备满足施工时间要求数量的搅拌器,根据风机基础灌浆料使用方量及灌浆时间要求等计算出所需搅拌器数量;按计算数量进行采购,采购计划应包含备用搅拌器数量。
针对搅拌时间不够,使用计时器对每桶灌浆料的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把控;管理人员对搅拌过程进行旁站监督;搅拌过程中和搅拌完成后观察灌浆料的状态,合格品有黑色浮浆冒出,并其流动性很好,由质检员确认每桶灌浆料质量。
针对施工用水量需反复校核、增减且次数多,确认灌浆料用水量;
根据用水量要求,加工制作一个固定体积的容器;施工时使用固定容器对施工用水计量,代替电子秤称重;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技术交底要求
针对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技术交底要求,认真且多次对施工人员宣贯施工技术交底内容,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监督。
QC小组经过3个风机基础施工结果,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时间由对策实施前的平均73分钟有效缩减到对策实施后的36.7分钟,后续6个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时间平均为35.5分钟……优于活动目标值,优化的施工方法,有效缩短风机基础灌浆时间,节约了人工成本,成为了工程亮点,为同类型风电项目风机基础二次高强灌浆施工提供了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