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第二十六批列入售电公司目录企业名单,显示不断有新成员涌入售电市场,而前几日中国能源报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售电公司被大量淘汰是大势所趋。小编认为,行业正在洗牌,小售电公司会被淘汰,并且会衍生门为售电公司料理后事的生意——承接客户,承揽人才。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已有300多家售电公司退市,其中二十余家未满周岁便“夭折”,个中原因,也很清晰。首先,售电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出现批零倒挂,几无利润可言,以广东市场为例,虽2018年交易规模较2017年同期增长47.76%,但利润却同期下降近77.46%。其次,偏差考核风险加大、新交易规则出台,不少小售电公司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付出与收益达不到预期,退市成了必然。
退市,这必然之举定会留下大小问题,显而易见的就是签下的客户何去何从、谁来接手未竟合同,雇佣的专业人才下岗再就业如何实现无缝衔接。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多数中国企业家都会考虑这些问题并铺好桥、搭好路尽量提供一个靠谱的可选项,他们需要找别的售电公司合作来履行合同中未完成的部分、替合作伙伴物色可靠的代理商,为下属找好新东家。根据工商注册信息,全国登记有售电业务的公司数量几十万,而在交易中心完成备案、取得售电资质的大概有4000多家,最后能坚持下来、在洗牌过后屹立不倒的不会多。所以,为售电公司料理后事,承接客户、承揽人才,不是一门空想,有存在的必然性,值得去关注、去投入。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已有300多家售电公司退市,其中二十余家未满周岁便“夭折”,个中原因,也很清晰。首先,售电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出现批零倒挂,几无利润可言,以广东市场为例,虽2018年交易规模较2017年同期增长47.76%,但利润却同期下降近77.46%。其次,偏差考核风险加大、新交易规则出台,不少小售电公司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付出与收益达不到预期,退市成了必然。
退市,这必然之举定会留下大小问题,显而易见的就是签下的客户何去何从、谁来接手未竟合同,雇佣的专业人才下岗再就业如何实现无缝衔接。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多数中国企业家都会考虑这些问题并铺好桥、搭好路尽量提供一个靠谱的可选项,他们需要找别的售电公司合作来履行合同中未完成的部分、替合作伙伴物色可靠的代理商,为下属找好新东家。根据工商注册信息,全国登记有售电业务的公司数量几十万,而在交易中心完成备案、取得售电资质的大概有4000多家,最后能坚持下来、在洗牌过后屹立不倒的不会多。所以,为售电公司料理后事,承接客户、承揽人才,不是一门空想,有存在的必然性,值得去关注、去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