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中最大的成本就是燃料。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的瞬息万变、煤炭价格的行情波动、煤炭运输渠道的激烈竞争,依旧给蒙能集团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重重压力。
作为降本增效、提升管理的有力举措之一,所属各发电单位以更加主动、更加融入的姿态,积极在“燃料”上下功夫作文章,以应对煤炭价格上涨、煤源紧张等严峻挑战,有效保障燃煤供应。
乌斯太热电厂
“由于上月调整进煤结构,采购经济煤种,使燃料采购标煤单价环比降低10元/吨”,这是从近日乌斯太热电厂燃料采购会上传出的一个好消息。此继3月份煤炭市场价格上涨后,历经五个月的艰难控价,终于在8月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效,使入炉综合标煤单价从3月份的406元/吨降至8月份的367元/吨,每吨降价39元,降幅达9.61%。
乌斯太热电厂地处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虽然周边有乌海地区的煤矿与洗煤厂,但是由于国家去产能、中央环保督查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煤炭市场不论是价格还是数量,始终偏紧。加之电煤到厂运距较长,也是采购价格难以降低的因素之一。面对煤炭采购的困难和压力,该厂始终多方施策,严控煤价,形成了一份适合自己的独特“秘方”。
该厂对内优化管理、合理搭配燃煤结构,采取燃料边入厂边搭配的方式,以达到不同热值、硫分、干湿程度的燃料取长补短,优化入炉煤的品质;对外加强市场研判、供应商比选、采购结构调整、采购市场拓展等措施,从源头查问题补短板,精准“开方下单”。
找到便宜煤源,进行多煤种“配餐”让机组“试吃”,“试吃”一段时间后没“病痛”才能对照“菜单”下单采购。同时,把控采购时机,采取“品种合理配”“价格控下限”等多种手段,保持合理库存,严格控制煤炭采购成本。今年前八个月,燃管部通过采购经济煤种,累计节约燃料成本229.65万元。
强化“对标”管理,从源头上找出差距补齐短板,争取达到同区域同流向电厂的最低采购价。加强入厂入炉煤的检验验收,对煤质实行分开检验,数据统一管理。定期分析对标差距,及时调整采购方案。把保证长协供应作为基础,视为“保供”;把平台自主采购作为工作重点,视为“控价”。另外,通过向供应商及时、足额支付燃料款,提高供应商供煤的积极性,以达到保供控价,实现降低该厂燃料成本的最终目的。
(罗颖)
兴安热电公司
目前,由于大多数大型露天煤矿项目核准、土地征用、草原征占手续办理工作相对滞后,蒙东地区部分重点保供煤矿出现阶段性停产停剥,产能释放不足。随着区外送电项目相继投产,区内煤炭自我消化能力不断提升,加上东三省煤炭产能不断缩减和冬季煤炭需求旺季即将到来,对蒙东褐煤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区内及周边省区供热、发电等用煤企业煤源紧缺问题会进一步突显,预计今冬明春蒙东地区煤炭保供形势将更加严峻。特别是兴安盟地区煤炭资源匮乏,所需煤炭全部都由外盟市经铁路调入,加之跨局运输协调难度大,如何采购足够数量的煤炭保证安全生产,是兴安热电公司面临的巨大难题。
而今冬明春,兴安热电公司将承担乌兰浩特市及周边地区近10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任务,所需进煤200万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公司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牵头挂帅的保供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该公司领导带队北上南下,到各大煤矿、铁路局协调周旋。
在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开拓煤源的基础上,多次向当地各级政府反映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寻求帮助,地方政府对涉及到民生工程的兴安热电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安排专人协助企业“跑煤”。经过全体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与锡林浩特蒙虹矿、白音华二号矿、呼伦贝尔伊敏矿、呼伦贝尔宝日希勒矿、东乌旗乌尼特矿签订合作合同。下一步将分别重点向伊敏矿增购50万吨,胜利西三矿50万吨,蒙虹矿30万吨,乌尼特矿50万吨,贺斯格乌拉矿20万吨。
(秦子明)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的瞬息万变、煤炭价格的行情波动、煤炭运输渠道的激烈竞争,依旧给蒙能集团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重重压力。
作为降本增效、提升管理的有力举措之一,所属各发电单位以更加主动、更加融入的姿态,积极在“燃料”上下功夫作文章,以应对煤炭价格上涨、煤源紧张等严峻挑战,有效保障燃煤供应。
乌斯太热电厂
“由于上月调整进煤结构,采购经济煤种,使燃料采购标煤单价环比降低10元/吨”,这是从近日乌斯太热电厂燃料采购会上传出的一个好消息。此继3月份煤炭市场价格上涨后,历经五个月的艰难控价,终于在8月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效,使入炉综合标煤单价从3月份的406元/吨降至8月份的367元/吨,每吨降价39元,降幅达9.61%。
乌斯太热电厂地处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虽然周边有乌海地区的煤矿与洗煤厂,但是由于国家去产能、中央环保督查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煤炭市场不论是价格还是数量,始终偏紧。加之电煤到厂运距较长,也是采购价格难以降低的因素之一。面对煤炭采购的困难和压力,该厂始终多方施策,严控煤价,形成了一份适合自己的独特“秘方”。
该厂对内优化管理、合理搭配燃煤结构,采取燃料边入厂边搭配的方式,以达到不同热值、硫分、干湿程度的燃料取长补短,优化入炉煤的品质;对外加强市场研判、供应商比选、采购结构调整、采购市场拓展等措施,从源头查问题补短板,精准“开方下单”。
找到便宜煤源,进行多煤种“配餐”让机组“试吃”,“试吃”一段时间后没“病痛”才能对照“菜单”下单采购。同时,把控采购时机,采取“品种合理配”“价格控下限”等多种手段,保持合理库存,严格控制煤炭采购成本。今年前八个月,燃管部通过采购经济煤种,累计节约燃料成本229.65万元。
强化“对标”管理,从源头上找出差距补齐短板,争取达到同区域同流向电厂的最低采购价。加强入厂入炉煤的检验验收,对煤质实行分开检验,数据统一管理。定期分析对标差距,及时调整采购方案。把保证长协供应作为基础,视为“保供”;把平台自主采购作为工作重点,视为“控价”。另外,通过向供应商及时、足额支付燃料款,提高供应商供煤的积极性,以达到保供控价,实现降低该厂燃料成本的最终目的。
(罗颖)
兴安热电公司
目前,由于大多数大型露天煤矿项目核准、土地征用、草原征占手续办理工作相对滞后,蒙东地区部分重点保供煤矿出现阶段性停产停剥,产能释放不足。随着区外送电项目相继投产,区内煤炭自我消化能力不断提升,加上东三省煤炭产能不断缩减和冬季煤炭需求旺季即将到来,对蒙东褐煤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区内及周边省区供热、发电等用煤企业煤源紧缺问题会进一步突显,预计今冬明春蒙东地区煤炭保供形势将更加严峻。特别是兴安盟地区煤炭资源匮乏,所需煤炭全部都由外盟市经铁路调入,加之跨局运输协调难度大,如何采购足够数量的煤炭保证安全生产,是兴安热电公司面临的巨大难题。
而今冬明春,兴安热电公司将承担乌兰浩特市及周边地区近10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任务,所需进煤200万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公司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牵头挂帅的保供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该公司领导带队北上南下,到各大煤矿、铁路局协调周旋。
在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开拓煤源的基础上,多次向当地各级政府反映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寻求帮助,地方政府对涉及到民生工程的兴安热电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安排专人协助企业“跑煤”。经过全体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与锡林浩特蒙虹矿、白音华二号矿、呼伦贝尔伊敏矿、呼伦贝尔宝日希勒矿、东乌旗乌尼特矿签订合作合同。下一步将分别重点向伊敏矿增购50万吨,胜利西三矿50万吨,蒙虹矿30万吨,乌尼特矿50万吨,贺斯格乌拉矿20万吨。
(秦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