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经营管理

【行动】蒙能集团:降本增效,尽善尽“煤”(三)

2018-09-15 22:07:21
发电企业中最大的成本就是燃料。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的瞬息万变、煤炭价格的行情波动、煤炭运输渠道的激烈竞争,依旧给蒙能集团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重重压力。


  作为降本增效、提升管理的有力举措之一,所属各发电单位以更加主动、更加融入的姿态,积极在“燃料”上下功夫作文章,以应对煤炭价格上涨、煤源紧张等严峻挑战,有效保障燃煤供应。




准大发电公司

  自6月份以来,随着气温逐步升高,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火电企业进入煤炭需求旺季。准大发电公司两台300MW机组高负荷运行。因受电煤市场紧张影响,该公司电煤库存急剧下降,最低库存降至2万吨,时刻威胁机组带负荷运行。电煤告急!


  面对异常严峻的“无米之炊”局面,该公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应对紧急情况。深入走访燃料供应商,了解他们的煤炭供应能力。燃料管理部主动适应供煤商作息时间,在保持与前锋煤源“步调一致”的同时,实行轮流值班制,尽可能减少交接班带来的影响,确保了“运粮线”全天候畅通。



  同时密切联系供煤商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来车数量、厂矿等信息;指派专人驻守翻车机、斗轮机现场,加强运维管理;翻卸人员加班加点,给“口粮”堆储、掺配掺烧开出了“绿色通道”。


  7月10日当天共进煤312车,创该公司成立以来单日接卸车数历史纪录。7、8月份累计进煤40.4万吨,“口粮”足了,给抢发电量增加了“底气”,更考验了准大发电公司全体干部职工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梁文静)




锡林热电

  截至9月初,锡林热电厂煤场库存已达15万吨。进入三季度以来,该厂利用两台机组C修时间差,提前做好机组冬季“口粮”储备工作。


 
  强化运输队伍管理。合理、有效地开展运输工作,是确保燃煤储备的重要环节。该厂燃料管理部通过采取增加运输车辆、夜班进煤、加强燃煤接卸、提高车辆出勤率、拓宽运煤通道等措施“屯粮筑仓”, 目前每日进煤量均在1万吨以上,为安全生产多发电保供热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强化煤场管理。在关键部位及环节,管理人员全程盯守,提高接卸效率,确保煤垛高位时的储备安全。同时,认真做好燃煤监管工作,在煤场管理上“狠”下功夫。为进一步降低燃料成本,结合存储、倒烧、配煤掺烧等,制定出科学的存煤方式。通过加强巡检、加强温度检测,将拉运和存储隐患及时消除,有效防止了燃煤自燃,保障了煤场安全,减少了购煤存煤环节的热值损失,确保了机组燃煤经济性,为提质增效打好基础。



 
  加强和煤矿沟通协调。合理安排,合理调度,按时间错峰运行进行拉运,细化分解采购任务。该厂以实现“控价、保量、增库存”的目标积极与西三矿沟通协调,确保供应稳定,为圆满完成冬季发电、供热任务夯实可靠条件。

(王玉柱)




杭锦发电公司

  进入夏季以来,杭锦发电公司持续双机运行。为保证机组正常运行,该公司把燃料保供控价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扎实做好电量预测,全年统筹,准确研判煤炭市场行情,持续保障燃料库存,为迎峰度夏提供强力支撑。



  该公司发力抓好热值差与煤耗的指标控制,全面堵塞燃料管理漏洞,不断提升设备可靠性,燃料指标持续向好。热值差从年初的326大卡,降低至8月份的90大卡,并已连续四个月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通过对煤源结构、煤场管理、监装监卸、入厂验收等环节进行月度区域对标,查找短板,改进燃料管理方法,缩短对标差距,力争标煤单价与供应量区域领先。





  同时,燃料管理部深挖内部潜力,在保证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根据煤种、热值,积极探索更优的配煤掺烧方案,优化调整运行方式,努力降低标煤单价,实现配煤掺烧效益最大化。此外,严防煤场亏煤,扎实做好配煤掺烧工作。根据来煤结构、种类、煤矿采区等做好掺烧试验,进行科学掺烧,从而降低燃料成本,入厂煤单价由年初的165.35元/吨降低至8月份的134.18元/吨,入炉标煤单价从年初的351.21元/吨降低至目前的272.1元/吨。


  6月份以来,面对环保检查、气候原因等各方面的压力,该公司周边煤矿、洗煤厂陆续关停整改,运价不断上涨,煤炭供应紧张。为保障燃料供应稳定,该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多方寻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有实力的煤矿进行合作,并加强沟通洽谈,结合各方面因素及时调整供煤结构。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和瑞光煤矿、张美厚煤矿、振兴煤矿、乌兰哈达煤矿、双欣煤矿等有规模的大型煤矿达成合作协议,并与玺泰洗煤厂、金泰荣洗煤厂签订长期供煤协议,保证该公司燃料及时足量供应。

(崔俊丽)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