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人物

湖北电科院青年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创效

2016-05-04 00:00:00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 记者 宋 通讯员 张剑利 吴佳

图为湖北电科院青年创新工作室成员合照。

  编者按:科技大道增添绿荫,服务研究铭记初心。“五四”是青年的节日,是血性和奋斗的标志。

  本期,我们特别推出以“五四”为主题的专题报道,以湖北电科院青年创新工作室和江苏电科院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为例,看一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实际工作向青春致敬!

  璀璨的夜空,有美丽的月色,也有闪亮的繁星。当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脚步坚毅而笃定,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湖北电科院”)在行业内外的知名度也持续跃升,以耀眼的星光照亮着电网发展的前程。

  从参与到引领,由荆楚走向华夏,一片光芒之下,湖北电科院用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全国一流电科院的精彩实践,推动我国电力设备研究、建设、调试水平迈上新台阶。这种不平凡的使命与跨越式发展,使湖北电科院青年创新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不但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和职业的神圣,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

  当“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金奖”、“2015年度湖北省电力公司青年文明号”等荣誉接踵而至,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属于这支团队的朝气与活力。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又将影响多远?

  在科技探索中激荡青春梦想

  4月8日下午,在湖北电科院4号楼4602室,工作室成员围坐桌前相互介绍自己的课题项目,这是每月一次的例行交流会。

  交流会一般安排在周五下午,每次一至两小时。对于每一位成员来说,这是提升自身业务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第二课堂”。“别小看这一两个小时,许多创意都是在这里碰撞而来的,不少已经转化为项目成果。”工作室负责人李阳海说。

  工作室的11名核心成员是清一色的“80后”,平均年龄不到33岁,他们在去年完成的“汽轮机侧电网低频(超低频)振荡监测及抑制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被专家组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另有两项成果被评价为“国内领先水平”。

  2014年6月成立的湖北电科院机网协调青年创新工作室,是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唯一一个青年创新工作室,也是湖北省创建的首批50个青年创新工作室之一。

  “要以创建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我院自主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培养造就一批青年技术专家,努力将青年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电科院的一张名片。”在湖北电科院院长李小平看来,工作室既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引擎,也是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摇篮,因此给予了更多的关怀与关注。

  除了固定的活动场所、专业的科研器材等硬件设施,工作室以湖北电科院电源技术中心为责任主体、以党群工作部为主管部门、以分管副总工为顾问,并建立起相应的规章   制度。为鼓励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该院还在绩效考核方面对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创新成果有所倾斜。

  如今,这支囊括了湖北电科院各专业青年技术骨干的优秀团队,以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总目标,放眼目前国内外电力行业的前沿技术和热点难点,在机网协调技术、清洁能源调试技术、电网化学技术以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精耕细作、开拓创新。

  “原来都是一个人冥思苦想,如今在工作室,大家把遇到的困难列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点子很快就出来了。”工作室成员张莹深有感触,“我们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大家集体攻关,这种高效的团队协作让人感受到科研工作带来的快乐。”跨专业的交流、技术上的交叉也不断释放着创新的魅力与活力。变电变压器的套管泄漏,将造成变压器设备损坏。电源专业使用的氦气检测仪能够检测出微量的泄漏,但电网专业并没有这种手段。工作室技术人员正是使用这种方法,很快查明了四川双流变电站套管泄漏点,排除故障。将发电侧技术手段运用在电网侧,被大家形象地称为“中西医结合”。

  从散兵游勇、单打独斗到坚甲利兵、团队协作,一系列头脑风暴带来的是突破传统的研究理念。以思想的解放带动创造力的释放,以观念的更新促进技术的创新,青春的热情与激昂在这一过程中被持续点燃。

  在价值创造中诠释创新精神

  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实践,有了“立足岗位、自主创新、勇于创效,积极开展技术方案论证、技术难题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的工作宗旨,才能实现在生产一线的职能提升和价值创造。

  两年来,工作室成员共参与湖北省电力公司计划科研项目12项,完成6项,其中,3项被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另外6个项目正按计划顺利开展。工作室获得中电建协 “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湖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湖北电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湖北省电力公司青年创新大赛金奖”1项,新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5项,申报发明专利7   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编写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15篇,其中1篇SCI检索,3篇EI检索。除了一次又一次在这些标志性理论成果上的出色表现,工作室在电网、电源建设的生产实践一线也创造着持续的价值回报。

  科研项目“汽轮机侧电网低频(超低频)振荡监测及抑制技术研究”、“GIS局部发电模拟实验装置研制”、“一次调频对区域电网安全稳定性影响及其参数自适应优化控制研究”共创造经济效益达10809.96万元;工作室完成了我国首批国家示范分布式能源项目―――湖北华电创意天地分布式能源站工程的调试任务,该能源站可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在国内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在武昌热电厂第二台套燃气轮机组以及东湖燃机项目第一台套机组的启动调试工作中,保障了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可靠性试运,移交   商业运行,并首创“燃机空载吹管法”,开创了在燃机不并网情况下完成锅炉吹管的先河;相继完成云贵湘3省国家大型骨干发电厂15台机组的性能测试,完成17台次汽轮机调速系统参数实测建模;编写了“9・19”华东电网频率恢复缓慢原因分析报告以及湖北电网一次调频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技术支持华中网调网源协调工作会议、故障分析黄金埠电厂2号机组功率异常波动、故障分析葛洲坝15号机组负荷波动异常停机、审核华中电网一次调频参数表、编写普查情况报告;在“一带一路”重要国家印度,完成了印度T厂3号机组整套启动调试、移交业主商业运行……这种宝贵的职业积累和价值实现,让工作室的年轻人倍感幸运:“很快就能在这里学习到先进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在项目一线的经验积累,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迅速的技能提升,更是难忘的人生回忆。”

  在示范引领中汇聚先锋力量

  “高学历、高素质、年轻而富有朝气”是外界对湖北电科院青年创新工作室的普遍评价,“在创新中提升自我,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成为这里每一名成员的事业追求与青春梦想。

  “工作室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它扩展了信息量,开阔了眼界,让我们不再拘泥于各自专业,而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去了解大家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在技术上能不能有交叉,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张莹说,工作室激励和促进她不断地提升自我。

  机网协调技术创新团队成员邓桂平说,工作室中的青年员工是创新的先锋,身上有一种责任感与荣誉感,当有所发现时会主动探索,并把成果转向实践运用中转化。

  从初出茅庐的普通技术人员到专家人才,成长的历程是那么的真切与美好。如今,工作室已拥有国家电网公司级技术专家3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级专家1人,其他成员也都被评为地市公司级技术专家。一支“超视距、宽口径、多领域”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攻关团队雏形初现。更为重要的是,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正在带动全院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发挥着正能量。

  定期开展面向全院员工的讲座、技术   交流,建立起数百人的微信、QQ群,探讨技术难点。为吸引更多的青年员工参与,工作室由最初的机网协调技术创新团队,扩展到包括清洁能源调试技术、电网化学技术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在内的四支创新团队,有针对性地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同时又为工作室后续发展储备了人才。此外,湖北电科院还在各层级专家申报、荣誉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了适度倾斜,创造了有利于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的上升通道。据不完全统计,工作室成立两年来,全院已有数百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和创新攻关中。

  “我们这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汇聚高水准的智力资源,将成为我们的一项持续工作,更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李小平说。

  “全球能源互联网+”来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电网、服务社会、利用自身专业特长服务国民经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关于一个优秀团队的动人故事,还在继续。如今,湖北电科院青年创新工作室正在集体喊出“打造全国一流创新工作室”的新口号:“创新春风劲、莫负好时光!”

  

  

  李梁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