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人物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何鑫刚创新工作室为智能变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016-05-04 00:00:00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 记者 高浪舟

  2月28日,专为陕西330千伏富平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研发设计的光纤终端标识扣具正式投入生产。这是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何鑫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又一项申报专利的新成果。

  何鑫刚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11月20日,是该公司承揽智能变电站建设项目的核心力量,是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主推的智能变电站调试领域的权威团体。以何鑫刚为代表的工作室主要成员,经历了世界首座750千伏智能变电站等4项我国首批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的探索和磨练,积累了智能变电站施工及调试最原始、最完整的现场经验。当智能变电站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陕西各地蓬勃发展时,何鑫刚他们责无旁贷地成为各项目最坚强、最可靠的技术支撑。

  践行“五位一体”管理机制

  工作室成立3年多来,何鑫刚他们   先后承担了陕西省内15座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联调任务。设备出厂联调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何鑫刚大多数时间都忙碌在南瑞集团等各大智能设备供应商的联调现场。此外,何鑫刚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专家,还要经常赴京参加各种技术交流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制定会议。2月26日,我们好不容易才在330千伏长安变电站投运准备现场遇到何鑫刚,了解了他及团队的最新动向。

  “关键要把技术管理的路搞通。”几个小时的谈话中,何鑫刚多次强调 “技术管理”这个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就一直在努力完善的理念。在他的讲述和例证下,笔者终于明白,他说的“技术管理”的理念正是公司“五位一体”管理机制的实践。

  “我们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已经很成熟了。”何鑫刚细分了智能变电站系统调试的全寿命流程,在图纸审核、前期准备、出厂   联调、现场施工、后期维护等每个环节进行了技术分工,建立了标准化的作业规范,特别是以明确的条文规定各道流程间交接的技术和工艺标准。

  比如,何鑫刚将出厂联调划分为组态、保护、二次等3个部分,对应3个小组。各小组有明确的职责,即工作内容、技术标准和功能目标。每个工程项目中,各环节均由单人负责,目标任务完成后移交给下一道工序,也就是下一个人。按照工序交接制度,下一道工序的接收就是对上一道工序的考核,不合格就拒绝接收。“工序标准明确,没法扯皮。”何鑫刚解释道。严格的工序交接标准,让原本工序界限模糊的智能系统调试工作条理清晰,让工序流转的考核精准高效。

  “理想的技术管理,是将我们的系统调试模式―――系统组态集成技术,推广到整个智能变电站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中。”何鑫刚希望运用“五位一体”管理机制,将粗放型施工建设全面精细化、标准化。

  研发成果屡创行业标杆

  3年多来,何鑫刚他们参与编制了《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等公司及省公司规范,先后组织6项QC技术攻关,其中《提高继电保护调试正确率》等3项成果获得中国电力建设协会一等奖,《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接头》获实用新型专利。

  “一流的企业制定标准”,何鑫刚在我国首批智能变电站试点期间就有了这种意识。工作室成立后,他首先在4个试点工程基础上,总结提炼经验,紧锣密鼓编制《智能变电站SCD组态设计规范》、《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管理规定》等首批技术标准,为智能变电站施工、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其中多项已   被采纳为省公司标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施工工法》被收录为中国电力建设协会典型工法。

  如今,国网陕西电力智能变电站建设最早实现并传承了统一、完整的施工及运行技术规范,最大范围提高了设备、技术、经验的通用性,为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奠定了扎实基础。

  “每一位编码都有特定意义。”在一面继电保护屏后,何鑫刚参照屏柜门上贴着的实例,向笔者揭秘他们暗藏在简单图表背后的“黑科技”。智能变电站中光纤数据传输的全面采用,彻底颠覆了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和运维模式,但是光纤连接错误却也是最低能、安全风险最大、耗费人力最多的常见现象。为此,何鑫刚他们持续展开QC攻关,不断完善防错、纠错机制。

  他们还有一项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二叉树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连接图编码算法》,目前已在实质性审查阶段。

  “我们绝不会只在一个‘点’就确认连接是正确的。”通过以编码为核心组建的光纤配置系统,何鑫刚他们最大化地避免了光纤连接的错误。随便拿起一个光纤连接头,从标签上就可知道光纤型号、接口类型,也能知道发送端口及接收端口精确的接插位置。参照贴在屏柜上的连接图,可以进一步知道该光纤内传输的数据类型。光纤连接图、两端光纤编码、设备端子实物,多重信息的反复确认,不但保证了施工的精确,更为后期运维检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环境。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发展不断升级,我们也要不断突破。”针对330千伏富平变电站的预制仓式结构,何鑫刚早就和几个设备厂家达成共识,研发出新一代光纤标识扣具,这一新技术将大幅提升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工艺美感和施工效率。

  

 

  

  

  李梁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