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加把劲,争取今天完成管道改造任务!”9月5日一大早,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曹多隆村村头,十几名村民正齐心协力地实施自来水管道改造。
曹多隆村坐落在龙羊峡岸边,有常住村民205户714人。依托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物产资源,村民们把种植、养殖和渔业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农网改造,生活大变样
“这几年,我们村每年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去年村里通了动力电。今年,村里开始修建游乐场。再过几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自来水了。”看着马上竣工的自来水管道改造工程,村支部书记胡禀伟高兴地说,“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还要感谢供电公司真心为我们办实事。”
村里要通自来水,忙活的不仅仅是胡禀伟。家住村南头的马文平这几天也着实很忙:去县城买热水器,找人安装、接电,通地漏……“忙也开心。”马文平说,“感觉就像在做梦。去年9月份之前,家里的日光灯还忽明忽暗的。动力电通了不到一年,马上可以用热水器洗热水澡啦。”
曹多隆村于30年前自龙羊峡水库周边整体搬迁至此。随着村里人口不断增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供电设施运行年限久、供电半径长等引发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了保障照明和正常生产,村民自己实行错峰用电。但这种方法让村民感到很苦恼。
“最难的还是吃水问题。眼前便是黄河水,但电压低,没法把水抽到各家各户。村民只能吃水窖里存的水。蓄水费劲,水又不卫生。”胡禀伟说。
2017年,青海省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在8个市(州)、33个县全面实施。农牧区电网低电压、重过载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826个村庄32.29万户农牧民群众彻底告别了低电压。
曹多隆村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众多的受益村之一。2017年10月,该村通动力电工程竣工。海南供电公司共投资329.68万元,新建电杆202基,架设10千伏及以下线路11.55千米,新安装变压器7台,增加变电容量1080千伏安。
村里通了动力电,村民家家户户都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等家用电器,过上了电气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村民再也不为发展农业、养殖业、加工业及日常生活用电发愁了。于是,8月初,村委会决定对原有的自来水管道实施改造,让每家每户都吃上自来水。
依托充足的电力支撑,曹多隆村的水、路等基础设施得以进一步完善;一座占地800多平方米的游乐场也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地面平整、基建等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通了动力电,致富路更宽
9月5日一早,依山傍水的曹多隆村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宁静而温馨。马文平走出院落,在大门外合上脱谷机电源开关。伴随着机器“突突突”的轰鸣声,干净饱满的粮食便源源不断地从脱谷机里流出。
“如今,不仅生活用电无忧了,连生产用电也有了保障。吃不完的粮食,可以通过村里的电商平台卖出去。”马文平说,“以前,得把粮食拉到20公里外的县城去脱粒、加工。”
现在,村东头的安绪龙已经成了村里的种植、养殖大户。“加工喂猪的饲料再不用往城里跑了,光这一项一年至少能节省4万元。”安绪龙说。
今年,安绪龙种了400亩藜麦。另外,他还扩大了藏香猪养殖规模,从20头增加到50头。“现在依靠养殖加种植,一年可以轻松收入上百万元。”安绪龙说。一年来,他不仅把养殖场规模扩大了一倍,还购买了饲料搅拌机、脱谷机、粉碎机等大功率设备,实现了粮食及饲料机械化加工。
曹多隆村有种植藜麦的传统,自从村里通了动力电,头脑灵活的安绪龙瞅准商机,将藜麦加工和藏香猪养殖结合起来,实施藜麦精加工。“谷皮变成藏香猪的养殖饲料,形成了增值产业链。这样,利润会更高。”安绪龙说。在令村民赞赏和羡慕的同时,他也为村民规模发展种植、养殖带了个好头。如今,曹多隆村已有70余户村民办起了养殖场,购买了许多现代化的收割和加工机械。
“电够用了,干啥都方便。现在村里藏香猪、梅花鹿、獭兔等养殖业都有了一定规模。等游乐场建好了,依托龙羊峡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打造乡村旅游,村民的致富路会越走越宽啦!”展望村子未来发展,胡禀伟信心满满。
秋季的曹多隆村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满山满谷都弥漫着粮果的芳香。沿着村旁的柏油路,整齐的电杆、飞架的银线围绕着这个宁静的村落,将电能源源不断地送往每家每户,也连通了他们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