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市场政策面转暖尚未传递到市场端——整个市场感受到的仍是冬日里的阵阵寒意。
传统淡季来临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18年前三季度光伏建设运行情况》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4GW,同比下降19.7%。
对比2016、2015、2014年的新增装机量,2018年前三季度已完成了2016年(34.54GW)全年装机量,数字上看其表现还算中规中矩。
不过,从当前的产业规模、产能情况来看,这么大的装机量显然不够消化国内巨大的产能存量。
数据方面看,今年前三季度就已实现24.30GW,第三季度的新增装机大概在10GW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因北方天气寒冷不利于开工,加上年内有补贴的指标基本用尽,第四季度是光伏产业的传统淡季,短期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各大组件厂商仍在满产生产,也带来了库存上升隐忧。对此,一位资深光伏人士表示,目前各大厂商满产有趁着组件价低囤货,等2019年指标下发迅速抢占市场的意图。
市场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对中国光伏发展的未来趋势、政策走向和企业对策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时表示,预计10-12月光伏产业链制造端可能有些环节会出现负增长情况。
谈及今年全年新增装机量,王勃华认为,大的预测范围还是在35-45GW,预测较多的还是在40GW左右,接下来的三个月内,还有一些无补贴的项目很难预测。
政策传导需要时间
可见,因季节性因素、政策传导需要一个过程,10月份以来,国家能源局向市场释放的一系列政策利好,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来消化和吸纳。
一定程度上而言,对比5.31新政调控力度之猛烈,市场之不知所措,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各地能源局、发改委等部门的 “纠偏”、“打补丁”政策正在逐渐修复市场信心。
从国家能源局拟组织无补贴光伏示范项目建设,到国家能源局11月2日召开会议拟上调“十三五”光伏装机目标,再到国家能源局下发第三版《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意见稿》,市场信心得以获得充分提振。
然而,政策的无形之手在产业发展历程中主要起的是调控和引导作用,光伏产业要真正壮大发展起来,能经受得住各种各样的市场“洗礼”还是要靠市场的有形之手去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一轮“血拼”已来
由此,光伏产业一轮又一轮的“血拼”将扑面而来,其惨烈之程度也将远超大众想象。
光伏业新一轮“血拼”发生在中国电建2019年度集中采购招标案上。
据了解,有35家光伏组件、逆变器供应商参与招标。组件方面报出了1.5535元/瓦的最低价,集中式逆变器报出了136.00元/KW的最低价。
另一资深光伏人士表示,“爱康集团报价1.5535元/瓦是基于2019年组件将平均降0.2元/瓦的预期投出的。中电建招标价格低,目前来看肯定是达不到的,但企业多半在赌,赌明年的价格铁定能下降。也有拼的意味,但大概率能赢。“
据王淑娟称,2018年1月至今,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均价下降了0.8元/W左右,降幅为28%~31%。从中国电建投标报价来看,比目前的价格大约低0.2~0.3元/W,降幅约12%。由于供货期为2019年全年,如果是2019年的最低点价格,这个降幅完全在预期之内!
而剔出爱康集团等企业报出的最低价,多晶组件报出1738.224元/KW的均价,单晶组件报出1729.693元/KW的均价,也大幅低于2017的报价水平,表明光伏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血拼”早在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标上全力“杀价”之前,组件也经历了数轮降价。据媒体统计,今年1月1日以来,单晶龙头隆基股份已11次下调单晶硅片价格。
最近的一次是10月22日,隆基股份宣布下调180μm厚度、低电阻单晶硅片价格3.17%,至3.05元/片,较之前下调0.1元/片。
数据显示,隆基股份180μm厚度、低电阻单晶硅片从5.4元降到了3.05元,跌价2.35元/片,降幅高达43.51%。
反映在上市公司财报上,隆基股份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46.69亿元,同比增长2.17%,环比下降28.52%;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61.76%,环比下降49.70%。
同时,2018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由2017年第四季度的32.27%降至22.21%,净利率由2017年第四季度的21.69%降至11.49%,存货则由2017年第四季度的23.80亿元升至48.46亿元(猛增了103.61%),应收票据及应收帐款则由2017年第四季度的61.31亿元升至69.25亿元。
逆市之中扩大市场份额是各大光伏企业的当务之急。5.31新政出台19天后的6月20日,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逆变器、组件厂商纷纷亮相德国慕尼黑Inter solar Europe2018,加码海外市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