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充电联盟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又传来好消息!2019年绿色充电能源产业大环境会大幅改善,整体政策迎来利好。中国充电联盟理事长董扬透露,四部委已经沟通意见,要求各地方政府不要补车,要补充充电基础设施,要求地方政府出台详细的实施办法。
当前,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成为未来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之大趋势已经十分明朗。但肉眼可见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能源保障设施建设,依然还在路上艰难跋涉。
综合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77.7万个。其中,2018年全年增长的充电桩数量为33.1万个;新能源增量车桩比近3:1,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稳定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9年,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达16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占比60%,约为96万辆,其他乘用车占比20%,约为32万辆;商用车占比20%,约为32万辆。
对于2019年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中国充电联盟也也已经有所预测:2019年,预计新增私人充电桩48万个,预计新增公共桩12万个;到2019年年底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45万个,私人充电基础设施超过95万个,总保有数量达到140万台左右,车桩比提高到3.2∶1左右水平。
但真正困扰充电桩企业的问题却是,建设落地难、运营效率低等问题,如何通过技术提高、补贴引导,才能够让配套能源设备厂家获得市场收益,实现长青发展。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中也对技术和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
第一,2019年将提高充电设施技术质量,加强充电技术研究和充电设施产品开发,满足充电可靠性要求,促进充电设施智能化,改善用户充电体验。
第二,提升充电设施运营效率,积极盘活"僵尸桩"。
第三,优化充电设施规划布局,强化充电设施供电保障,推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充电设施标准体系。
第四,做好标准顶层设计和体系规划,发挥标准技术引领、规范充电设施市场的作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行业标准间的协调统一。
在能源设备的技术能力上,目前大家都朝着大功率快充设备出发,而且已经有企业推出的智能储能设备是能够解决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配套难的痛点。在以往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主要是以电网为主导,新在建小区、商业区在规划充电桩、充电站时,配电容量得到了合力的分配,但对于电容不足的老旧小区,配电则十分困难。所以,新型的新能源储能装备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可根据需要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且相对独立运行,尽可能的使用新能源,缓解了充电桩用电对公共电网的冲击;在能耗方面,直接使用储能电池给动力电池充电,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从而使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环节也达到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