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企业风采

战斗在高原风雪之中

来源:成都院李奉霖 2020-12-14 13:48:09
电力18讯:

像往常一样,当天色暗下来,凛冽刺骨的冷风中总会飘起片片雪花。这个时候的漆黑的山谷里,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总准时响起,在工地上燃起一丝光亮。

在这个没有通讯、供电、供水的山沟里,这一丝光亮仿佛已成为勘探工作者最大期盼,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褪去一天的疲惫,洗漱完躺在床上或是围在火炉旁,扯扯家常,享受着每天少有的放松时间。

休憩不了几个小时,又将迎来新的一天刻不容缓的作业。

工期紧,任务重,已是紫霞水电站勘察设计项目耳熟能详的标签。这个项目从开始投标,到最终要求递交可研报告,仅仅只有半年的时间。为了能顺利按时交付项目,身为最前期的勘探专业,在接到任务通知的第一时间,勘察中心便紧急策划安排人员、设备进场。

紫霞工作部位坝址区距离最近的忠玉乡有40公里,工区附近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为了方便工作开展,临时营地只能在工区路边找一片相对比较安全的场地,搭建起帐篷。虽然勘探人员早已习惯风餐露宿的生活,但临时帐篷不足以支撑夜间温度零下20℃的合适居住。帐篷封闭性不好,室内的温度与室外相差无几。中途经常被冻醒,早上醒来,被子里残存的温度,抵挡不住寒冷空气的浸湿。

12月份的紫霞工地,早已进入寒冷时节,早晚温度将至零下。在寒风凛冽的山谷里,两侧崇山峻岭,晴天的日照时间也不足4个小时。在这条狭长山谷里仿佛总有吹不完的风,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花,侵蚀着河谷里的一切。

为了让现场的钻探工作尽快赶上进度,保证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即使天气再寒冷,早上7点半的早餐时间和8点开始工作的时间已是项目的死命令。早晨的工地,生火的、暖设备的、暖水路的,大家井然有序开始了一天工作,开钻前的设备至少得烤半个小时以上才能正常运转。到了夜晚,等到水路已经抵挡不住气温的骤降而冻结时,人员便是该休息的时候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简陋的帐篷内,简单的洗洗便酣然入睡。

目前,现场勘探工作正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也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迎刃而解,“艰苦不言辛苦,奉献不计得失”的高原精神,早已根深蒂固,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必须挺身而出,为项目后续推进提供有力保证。

这是奋斗在3700米雪域高原上,中国电建成都院勘探人用实际行动履行着水电事业的使命与担当。

在西藏,高海拔、高寒的恶劣自然环境,令多少人员望而生畏,需要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勇气,靠的是“海拔高斗志更高,风暴强意志更强”的信心和斗志。

地勘工作任重而道远,年轻人作为未来的基石,继承和发扬成都院地勘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接过前辈们的火炬继续奔跑,抓住机遇,风雨兼程,面向未来,为公司二次腾飞贡献自己的价值。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