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企业风采

吉电股份:沙漠能源情

来源:吉电股份 2018-09-19 00:00:00

沙漠能源情

――吉电股份新能源电力战线"奋斗者"侧记

  九月的沙漠荒原,几乎每天都刮着不同程度的大风。在大西北这样荒无人烟的环境里,吉电人凭借着智慧、勤劳和汗水建成了一座座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将这些蛮荒之地变成了清洁能源的富集之地,在为千家万户带来光明的同时,也为节能减排和土地能效价值的提升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吉电股份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吉电股份秉承"崇德广业 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在甘肃省兰州市成立了西北新能源公司。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新疆哈密二道湖光伏、天津静海光伏等20余个新能源项目先后并网发电,吉电股份新能源的发展布局也从吉林省拓展至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初步形成了东北、西北、华东以及江西等区域初具规模的"3+1"新能源发展趋势。

  在新能源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吉电股份许许多多干部员工"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奋战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原,各个场站的建成和发展无不凝聚着吉电人艰辛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为了真实展现他们的奋斗故事,笔者在众多为大西北电力事业默默奉献的吉电人中,电话采访了三位最为突出的"奋斗者"代表,他们是四平热电公司安全与环保监察部专工张生,基建办主任商海德和生产技术部专工孙孝林,他们的故事令人敬佩,催人振奋!

  工程建设的"使者" 2015年3月,48岁的商海德被派驻西北大格勒风电场任项目经理,负责建立项目经理部,并建立健全项目各项管理制度。

  大格勒风电场设备大部分建在沙漠中,为了随时掌握工程建设情况,按期、优质、高效完成建设工程。工作期间,这个从未在西北沙漠生活过的典型东北壮汉,克服了高原缺氧、紫外线直射、风沙大等重重困难,每天蹲守在施工现场旁站监督管理。沙漠中的瞬时风力有时高达七、八级,四处扬起的沙尘,灌得他嘴巴、耳朵里都是沙子。为了防风沙,他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可即便是武装成"恐怖分子",每次大风沙过后,满身的汗水夹带着身上和鞋子里的泥沙没有一斤也能称出八两。起初,由于工作场地地处高原,氧气稀薄,他经常出现头昏目眩,半夜常常感到胸闷气短被憋醒,而每次他都咬牙挺住;沙漠里气候干燥,早晨起来,他的鼻子常常流血不止,他就卷上两个纸卷牢牢塞住,继续坚持工作。时间长了,这些不适也就慢慢习惯了。

  在格尔木工作期间,商海德每天起早贪晚坚守在工作岗位,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过度的劳累使他的体重骤减28斤!可他从未叫苦、更不埋怨。这个乐观向上、永不言苦的老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吉电股份新能源建设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能源管理的"功臣" 44岁的孙孝林是汽机检修专业"专家"也是四热公司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2015年6月挂职到西北公司新能源工作。

  刚到大西北时,为做好本职工作,他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一方面要调整高原缺氧、水土不服带来的身体不适;另一方面,他原来从事的是检修、工程技改管理工作,虽然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经验,但对新能源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却没有专业管理经历,需要尽快补充专业知识和相关管理技能来满足工作需要。

  一到大西北,他便直奔各个光伏电站和风电场,边干边学,学以致用,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掌握了本岗位技术管理需求。西北新能源公司成立时间短、员工少,技术力量薄弱。他针对实际情况,按照火电厂管理经验和标准,补充完善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工作流程,并通过系统培训和检查指导,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使各个场站的日常检修、缺陷管理、文明施工、技术监督等多项基本工作从无到有、从粗枝大叶到逐渐完善,为标化准、规范化和程序化达标工作奠定了基础。

  西北新能源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之间跨度大,最近的也要500多公里,下去检查一次要跨越甘肃、青海、新疆、陕西等多个省市,工作起来十分不便。每到一处,他都要拼命克服长途颠簸和近3000米高海拔带来的高原缺氧、气候干燥及生活饮食习惯不适等各种困难。在青海格尔木电站期间,他曾发生一次持续三天40度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的高原反应。回顾当时的情景,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他那时恐慌无助的心情和现在"后怕"的心理。他说,在那里虽然到处充满了责任和挑战,却也激发着他的工作干劲儿和激情!他为自己能站在新能源的土地上,为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且能得到西北新能源干部员工的认可而感到莫大的满足!

  守护安全的"卫士" 55岁的张生是四平热电从事多年安全监察工作的"安全专家",尽管已快到退休年龄,但仍坚守岗位、发挥余热。由于他工作经验丰富、为人忠厚老实,被指派到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三塘湖风电场主管安全工作,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经过六天的长途劳顿,到达新疆时整个人几乎被颠簸得"散了架"。

  三塘湖风电场位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三塘湖十三师的一个牧场,距离最近的巴里坤县75公里,其中戈壁道路30公里。风电场四周是黑色的山、黑色的地,一片黑漆漆、人迹罕至;方圆百里内无水、无电、无网络,一些用柴油发电机发电的区域,因为资源有限,晚上10点半后也必定停电。那里一天气候多变,七八级大风是平常事,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6度。七、八月份正是东北百花齐放的季节,可是在哈密,午夜后的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冰冷的床铺令人难以入睡,真正应了"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这句俗语。面对远远超出常人想象的艰苦生活环境,他没有抱怨、更没有退缩,略作调整,便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三塘湖风电场工程由包括土建、电气安装、35KV线路、110KV线路、风机吊装等六家单位施工,工作范围广,人员复杂、交叉作业,管理困难可想而知。为了当好监理,张生重新拿起书本,认真学习监理大纲、土建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边学习工作,边与来自甘肃各场站、检修公司和各个电厂来此工作的人员沟通、交流和磨合,目的就是共同抓好风电场建设的安全管理。

  工作期间,张生每早7:30分上班,晚8:30下班,每天在现场工作超过10小时以上,共制止违章300余次,提出考核50余项,发出安全整改单20余次,发出停工令2次,有效遏制了施工现场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为了给风电场员工留下宝贵的资料,他每天坚持写安全监理日志、安全监理巡检记录、安全旁站记录;为了让在风电场工作的每名员工都心系安全,他每周针对现场实际对班组长以上人员进行一次2小时的安全培训,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他先后为风电场编制了安全监理工作方案、安全监理细则、安全监理考核细则、风电建设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监理要点等多项方案措施,为三塘湖风电场的安全建设倾尽了全力。三塘湖项目是吉电股份西北公司参与建设管理的第一个风电场,它的顺利建成并网,为西北公司风电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吉电股份"西征"战略谱写了恢弘的华章。

  在采访中笔者还获悉,在西北工作的日子里,张生、商海德、孙孝林……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在外拼搏的吉电人,面对茫茫荒漠和呼啸的风沙,面对工作上的一道道难关,总是从容一笑,却从未向家人提过。尽管那里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却从未动摇过他们在那里工作的决心。劳累一天后,打个电话给远方的妻子儿女,报的是平安、报的是快乐!他们已在平凡而圣神的工作中视奉献为天职,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吉电人在猎猎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笔者没有去过大西北,但仿佛看到了广袤的沙海上一排排舞动的"大风车",耀眼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光伏组件,正在为西北人民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光明和希望!也正是因为有了许多象张生、孙孝林这样甘当大西北电力事业"铺路石"的吉电人,向沙漠中的"胡杨树"一样,用特有的顽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才铸就了大西北沙漠瀚海中一道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