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基层报道

江西丰城发电公司:“安全、环保、效益”实施燃料掺配管理一体化

来源:国电江西公司 2018-10-29 00:00:00

如何通过精细的配煤掺烧,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环保达标排放,又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江西丰城发电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在掺配管理中突出“过程管控”和“提质增效”主线,把控燃料入厂到入炉全过程管控,扎实推进燃料掺配管理一体化。

关注结焦,发安全电

“李工,三天后5万吨神华煤准备进厂,这批为神华外购混掺煤,与原来的神华自产煤种不同,这个煤有高热、高挥、高水特性,我们已经在码头取样,正送往煤检中心,请做好接样准备。”丰城公司储运部运行专责刚从公司生产调度早会回来,就接到燃管部调运主任的电话。放下电话,他一刻也不耽误,立即填写好“厂内煤样采制化通知单”,为新来煤“安家”,又叮嘱制样班长下午2:00前必须制好“粉样”交生技部节能中心,送电科院检测熔点指标。次日,送检煤质信息显示,此批煤种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小于1150,易结焦特性。

随着国电与神华重组,丰城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神华长协煤采购力度,入厂煤质同比大幅提高,为防止高热高挥煤掺配对锅炉造成“结渣结焦”影响负荷接带和稳燃,该公司结合锅炉实际性能,重点关注低灰熔点煤掺配,把控煤炭“灰熔融性”入炉前化验,指导配煤掺烧。

每次神华低熔点煤通过“海进江”转汽车陆续进厂,各储运班长都会按照掺烧试验摸索的经验,将低灰熔点易结焦煤配至机组AC仓掺烧,并加强与值班值长的沟通和信息反馈,根据负荷变化及结焦情况,适时调整掺配量和煤仓结构。同时,每一批次的掺配指导信息都详细地在公司“燃运日志”中记录,并要求运行人员通过接卸掺配、煤场掺配、皮带掺配等多种手段,调配好入炉煤种低灰熔点煤质比例,使入炉“口粮”适烧。集控室监盘人员则通过调整锅炉配风、氧量适当放大控制、延长停磨吹扫时间等管理措施,防控锅炉“结焦”,发安全电。

控硫为先,发环保电

随着环保发电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丰城公司在历年混煤掺烧中,除了强调热值、挥发份、灰熔点指标合格,还通过加大“控硫掺配”力度,守住达标排放底线。

为全面落实好脱硫脱硝达标排放工作,每年,该公司都与发电部、检修部、储运部、燃管部、生技部五大生产部门签定“年度污染物达标排放”目标责任状,明确提出全年脱硫、脱硝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率必须达到100%,SO2、NOx均小于每标立方35和50毫克,并严格落实奖惩绩效考核机制。

“来煤严格按硫份指标分类,分为1%以下、1%至1.5%、1.5%至1.8%,1.8%以上四个等级,分区域堆放。”“1.8%以上硫份煤不直接上仓,采取皮带掺配或煤场掺配的方式,掺混后含硫控制在1%至1.6%之间,然后再分仓掺配。”目标责任状签定后,该公司储运部通过组织燃运人员开展技术讨论,结合“燃料管理信息系统”,让大家在实施掺配过程中对“运行方式”精准把控,充分为污染物达标排放出谋划策。

与此同时,燃运、集控、脱硫三大专业运行人员,还建立起掺烧“信息通道”进行联手控硫,并采取“四步法”抓细抓实掺烧管理。第一步由集控运行人员根据发电负荷情况提出燃煤需求,第二步由燃料储运人员分班次、分仓位将入炉煤硫份指标信息适时上传,第三步脱硫、脱硝运行人员跟踪“环保排放实时趋势”及时向储运人员进行信息反馈。第四步整合信息,结合煤仓投运情况,储运人员再进行合理、精确地“微调”,形成“控硫掺配”闭环管理,共发环保电。

“上周入炉掺配含硫0.98%,煤场库存综合含硫1.01%”,每次的周生产会上,该公司储运部都会及时将配煤、存煤含硫指标进行通报,以便各部门调整后续的燃料采、配、烧各环节调控力度。

提升管理,发效益电

电量就是效益,管理创造效益。历年来,该公司根据年度电量目标任务,始终把燃料“保供”作为第一要务,踏准节奏,提高库存,确保煤炭供应。利用好新集团煤电协同优势,提高神华长协煤兑现率,坚持长协煤量为主,加大本地低价煤采购量,充分发挥长协煤及本地煤来平抑煤价,同时加强与丰城市政府的沟通协调,保证海运煤、本地煤进煤通道畅通。

为提高制粉系统适应性,2017年该公司先后完成了四台机组D煤仓旋转煤斗技改,有效解决了煤仓频繁堵煤造成锅炉制粉系统燃烧不稳和影响负荷接带的困境。2018年汽车卸煤沟技改完成,优化了物流和运输方式,增加了配煤掺烧灵活性,煤种适应性进一步拓宽,汽车煤接卸力度又将大幅提升。2015至2017三年间,该公司汽车煤接卸量逐年增加,分别由2015年的155.89万吨占全年进煤53.8%、2016年的 204.43万吨占比79.1%,提升至2017年达254.07万吨占比85.5%。2018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汽车煤接卸量累计达231.85万吨占比94.3%,预计全年将创历史新高,汽车煤同比火车煤物流成本降低20元/吨,大大节约成本。同时该公司明确提出年度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控制在每千克90大卡以内,通过每季度一次烧旧存新,每年一次煤场初始化,降储损,防亏吨,切实有效节约燃料成本。

为实现管理与效益“双提升”,该公司储运部还开展了“我是锅炉营养师”劳动竞赛活动,细化掺烧措施,每月一比,上榜公示。同时,成立了“减少入厂入炉煤热值差”课题攻关小组,建立精细台账,课题组由党员和生产骨干组成,确保目标实现。

在具体做法上,混煤掺烧小组着重强化掺配过程控制。白天由储运分管领导现场监督,夜间由生产值班干部现场跟踪,当值运行班长全班次加强煤场巡检、全盘控制来煤接卸。实现煤车厂内周转速度加快;反馈火车、汽车来煤情况及煤场信息及时;落实来煤分质堆放、取用严格,进行提“热”、控“硫”、防“断”掺配,做到灵活机动,按需供“粮”,保证配煤工作满足机组“顶峰”需求,将精细化掺配的关口前移到接卸、储存环节,适应企业当前生产和经营双赢需要,共发效益电。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