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管理创新

天津滨海供电公司总经理 郭向军:先行先试 探索路子 争当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引领者

2019-11-19 00:00:00

先行先试 探索路子 争当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引领者

文/天津滨海供电公司总经理  郭向军

 

今年,天津滨海供电公司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寇伟“先行先试、探索路子”的要求,坚决贯彻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新区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开放优势,大力实施“9100行动计划”,全力攻坚滨海“两网融合”综合示范和智慧能源小镇综合示范工程,争当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引领者,充分发挥央企“国家队”和“大国重器”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打赢电网企业转型发展攻坚战。

 

顺势而上 政企联动

两网融合支撑区域发展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建设“三型两网”是公司顺应新时代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抉择。滨海供电公司作为大型供电企业,理应肩负起最大作战单元的使命担当,瞄准最佳的“势”点、“时”机,顺势而上,因势而动。2019年年初,滨海新区提出“加快建设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新定位,打造智慧能源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与“三型两网”战略目标高度契合,为“两网融合”深耕落地提供“政策势能”;滨海新区聚焦经济发展,启动功能区法定机构改革,新区2262个内外资项目落地,投资额1912亿元,未来三年接电容量达371万千伏安,政府和市场活力显著增强为“两网融合”高效推进提供“发展势能”。滨海供电公司通过实施“1001工程”、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等举措,获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评价和持续强力支撑,为“两网融合”开花结果提供“稳定势能”。三大势能确保政企合作共建、协同推进“两网融合”建设的水平和力度达到新高度。

滨海供电公司与新区政府深化合作,携手打造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将“三型两网”理念与实践有机融入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表示“全力支持‘两网’在新区率先落地”,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已纳入新区5G重点应用场景。通过“1001工程”,建立政企协同电网建设模式,政府出台联合审批、全额出资建设电力排管等一系列政策,泛在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中征地、破路等手续全部予以减免简化,开通电网建设“绿色通道”。生态城已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一类试点,正围绕“1+3+N”的总体架构,努力建设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样板。滨海供电公司聚焦生态城区域集中开展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与管委会联合成立“智慧能源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城七大类城市运营数据及1000个全域摄像头和3架无人机全部无偿向滨海供电公司开放,双方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建立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模式。

 

融合发展 苦练内功

质效提升支撑企业转型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滨海供电公司聚焦“三型两网”建设基础,从实用性、经济性和基层应用便捷性的角度出发,精算投入产出比,夯实企业治理基础,力求“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实现业务融合提升和班组减负,激发员工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营配贯通实现主动抢修。结合供电指挥平台建设,实现营配调数据异动自动提醒、数据统一管控,提前两个月完成新区A类及以上区域4398个低压台区营配调贯通,在生态城示范区成功实现了用户精准主动抢修服务,有效提升用户获得感和满意度。年内,新区全域营配贯通率将达到100%,完成全部供电服务中心营配业务融合,依托供电指挥平台可以实现主动可视化抢修等八大高级应用。

设备物联增强电网感知力。新区全域重点“三跨”输电线路通道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完成国内首次基于5G技术的陆空一体化电力设施立体巡检,国内首条立体式电缆防御体系在于家堡地区投入使用,实现传统“被动巡视”运维模式向“主动防御”模式转变。

自主创新提升电网智能化。第三代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制成功,实现自主作业。国内首个智能充电机器人在生态城投入试运行,服务国内首条全程无人化运行公交线路运行。完成和畅路站等6座5G基站建设,实现5G技术全场景应用。

班组减负增强队伍活力。完成营配融合“六合一”移动作业终端开发应用,将故障换表流程由原有的22个环节缩短至7个环节,效率提升70%。首座三种“双确认”方式全部应用,实现倒闸操作“一键顺控”的110千伏游乐港变电站成功投运,倒闸操作时间缩短90%。通过工作模式革新,提升服务品质和员工创新创作能力,以张黎明同志为代表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形成,为企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创新业态 共享共赢

创造价值打造“生态圈”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滨海供电公司将开放、迭代、共享的互联网+思维贯穿“两网融合”建设始终,与政府、研究机构、上下游企业等结成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加快新兴业务拓展布局,提升泛在电力物联网价值创造能力。

多元合作,共建“朋友圈”。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新加坡能源集团双向互动、优势互补,打造智能电网融入新加坡新型城市住宅国际化示范。在“产学研”融合方面,与天津大学等单位开展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应用研究与合作。在与支柱企业共赢方面,与天津港集团在码头岸电、港口电动集装箱卡车及港区仓储区光伏等方面深度合作,打造绿色港口用能新模式,支撑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和枢纽港口建设。

资源聚合,赋能“产业链”。对内,与南瑞集团、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平高集团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全国道德模范张黎明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品牌效应,加快带电作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开展智能充电机器人、智能感知终端、集中储能系统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外,缔结信息产业联盟,与中国移动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资源复用价值共享,加快5G业务应用验证。

业态创新,再造“增值点”。探索数据增值服务新模式。初步建成生态城能源大数据中心,建立以电为核心的能源大数据服务平台,完成综合用能监测及感知设备融合分析五大业务应用场景搭建,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紧密结合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特点,园区级、企业级、楼宇级、港口级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开工建设零能耗建筑样板工程,部署能量路由器实现对清洁能源有效控制,为综合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商业化模式探索路子。探索电网资源复用模式。完成天津首个“多站融合”商业化运营项目建设,为字节跳动、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提供边缘计算服务,实现新兴业务收益“零”的突破。

滨海供电公司将视使命为生命,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高质量打造滨海“两网融合”落地示范,全面争当“四个先锋”,为公司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