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新闻

纸上谈兵变梦想成真!中实易通“两个服务”搭建产业创新创效平台

2018-11-28 21:07:12

“服务+孵化”

科技成果落地不再难

山东中实易通公司“两个服务”搭建产业创新创效平台

 

任靖 张劲 安朔钊 罗青

 

把纸上谈兵变为梦想成真,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所属集体企业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实易通”)就有着这样的“魔法力”。该公司专注于将创新课题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为电网和主业提供优质服务(两个服务)。该公司采取“成果转化、二次开发、多方合作”的工作思路,成功转化多项科技成果,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回望该公司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虽步履艰辛,却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开辟了一条“依托一个项目、研发一批成果、孵化一批产业、培育一个新兴业务”的创新创效之路。

 

当新型输电线路异物激光远程在线清除装置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保电现场的时候,中实易通人倍感自豪;当该装置精准发力,高效精准清除电力线路上的异物的时候,业内人叹为观止,因为这耗时几分钟的操作就能减少一次停电、可能避免一次事故;当此项“黑科技”被广泛关注的时候,中实易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一项创新科技产品的应用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现实意义,更加坚定了打通科研项目成果与落地应用之间“最后一公里”的决心。

 

回望中实易通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之路,成果令人刮目。中实易通不负众望,通过科技成果的武装,现已具备防腐蚀施工一级资质(山东电网唯一一家)、电网工程类及电源工程类调试特级资质、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国网系统唯一)、承试一级资质、输变电工程和火力发电工程设备监理甲级资质、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资质(甲级)、智能变电站A级调试资质等7项行业或电网最高等级资质。

 

成果卓越

擦亮科技转化品牌

 
 

环氧基带锈防腐涂料、输电线路异物激光远程在线清除装置、电缆隧道测温系统、智能大气腐蚀监测仪,这些高科技产品可谓是该公司成果转化孵化的代表作,试点应用效果良好,成功打响了企业品牌。

 

自主研制的环氧基带锈防腐涂料性能以其低表面处理、长效防腐性能见长,列入国家电网新技术(新产品)成果目录,并顺利纳入国网公司集体企业电商平台,培育了市场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已在山东、河北等地累计推广应用70余吨。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该公司不断总结应用效果,建立中试熟化平台,革新提升防腐涂料的生产工艺,目前,防腐涂料的生产已形成工业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模式,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中实易通研发的输电线路激光除异物装置系统采用平台管控、操作人员岗前培训、远程授权的全过程管控模式,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目前,输电线路异物激光远程在线清除装置已在山东电网全面推广,确立了“1+2”(1台设备、2名专职操作人员)的服务模式。该项技术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快速、准确、高效地清除输电线路上的常见异物,并逐步开发了智能激光驱鸟装置、激光除障碍机器人等一系列激光产品,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建设新时代“最好的电网”保驾护航。用数据说话,用事实呈现,是彰显实力最直观的方式。目前,该公司已在山东17个地市设立了服务点,累计清除异物600余处,同比降低因异物导致跳闸次数达30%,共培训200余人次,并成功运用于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上,该装置的卓越性显而易见。

 

“动态大气腐蚀地图”系全国首创,入选国网科技部2018年重点推广目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已确定2018年在国网系统内9个省推广应用。目前,智能大气防腐监测仪已在山东布置了100个监测站点,并建立了“山东电网动态大气腐蚀地图”,四川等网省电力公司正在积极部署。

 

可见,中实易通的科技转化成果已走向了全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精益水平日臻完善,该公司作为众多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其实力更是不可小觑。

 

搭建平台

畅通协同发展通道

 

2016年3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技术转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营造科技成果转化良好环境。中实易通敏锐地捕捉到了前方的发展道路和未来的成功关键,打响了一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持久攻坚战。

 

为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宽松良好的环境,中实易通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探索。国网山东电科院院长苏建军曾多次强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效的平台是关键。”这里所提及的“平台”,包括规范成果转化的规章制度、激励创新作为的制度以及权责明确的联动机制,这是保障成果转化的核心。

 

中实易通遵循“依托平台、统一管理,专业主导、规范流程,分工负责、有效激励”的原则,采取“不定期申报、集中评审”的方式,全面部署,强化管理,加强鼓励,通过严格评审、立项过程,使得列入中实易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库的课题成果转化成功率显著提升。


 

中实易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国网山东电科院建立协同发展的创新创效工作机制,向协同要动力,以协同聚合力,依托国网山东电科院的科研技术创新优势,产出原创性的科技成果,依托集体企业中试平台,实施产品开发与升级,推动原创性成果的转化,服务电网安全优质创新发展。

 

为创新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始终是中实易通的关注点,也是其夯实发展的根基。该公司坚持责任明确的工作方针,按照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的要求,系统指定了各级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做到了责任分工合理、目标考核科学、奖惩落实到位,保证了各级部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成为了创新创效的原动力。

 

人才积累

夯实持续发展基础

 
 

注重培养人、激励人,是中实易通在发展路上始终关注的焦点。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业务之初,该公司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一批优秀的技术、项目管理、市场开发人才迅速成长起来,组建了科技成果推广团队,他们能够精准掌握新技术、新业务,一专多能,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注重总结提升,不断推进技术服务升级、产品性能优化,已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果转化领域的业务精英。

 

中实易通本着“让员工有获得感,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理念,充分挖掘人才的最大价值、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又注重创造条件,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员工更快更好成长。激发员工的成果转化激情,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并不是一句空话,该公司正在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激励机制,尝试设立成果转化项目专项基金、绩效奖励等方式,让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不让成果躺着睡大觉”是中实易通的目标,虽然通俗易懂,却饱含了该公司远大的志向。目前,中实易通正在筹建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提升科技成果孵化基础能力。未来,该公司将持续聚焦电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全面提升主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依靠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促进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转化落地,打造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主阵地。

 

作者:任靖 张劲 安朔钊 罗青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