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党员本色
――记十九大代表、国网陕西宝鸡供电公司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李海成
在秦岭沿线的居民心中,他是电力的保护神;在班组中的同事心中,他是值得信赖的班长;在陕西电力人心中,他是无所不能的创新达人;在贫困群众心中,他是啥忙都帮的热心人。他就是来自国网陕西宝鸡供电公司的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国网公司特等劳模、国网工匠周红亮。
从巡线工人到创新达人他走了5万多千米
9月6日,下了好几天的雨终于停了,不少人迫不及待走进秦岭赏景。周红亮抬头看向天,眼里却没有美景。
“110千伏嘉黄Ⅰ线的一基塔上又有鸟巢了,得赶快拆了。”周红亮扶了扶头上的安全帽,对同事上官原野说。
5分钟后,周红亮开始攀登铁塔。不一会儿,他就爬上铁塔顶端,在塔顶上开始小心翼翼地工作起来。将近半小时后,周红亮才返回地面,满身大汗的他顾不上卸下装备,就立即催促薛龙:“快走,趁天气好赶紧去下一个点看看。”9月初,宝鸡供电公司全面启动了2017年秋季检修工作后,周红亮的班组需要在电网冬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对位于秦岭深处的19条高压线路进行全面巡视维护。这样的工作,周红亮已经干了22年。
用“风餐露宿”和“险象环生”来形容巡线工作,是一点不为过的。巡线途中,周红亮和队友们要与天气斗,与动物斗,与故障斗,每一次巡线途中的故事,都可以是一部惊险小说。20多年来,周红亮穿坏了60双绝缘鞋,走过了5万多千米的巡线山路。
在5万多千米巡线过程中,周红亮也遇到过很多难题,他总是在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创新,这是周红亮找到的有效办法。
从创新达人到国网工匠他用一颗匠心筑梦
前几天,巡线归来的周红亮坐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中,盯着眼前的电动分流器,眉头皱得紧紧的,总觉得还有地方可以改进一下。在周围的墙上,摆满了各种发明成果和荣誉证书。
促使周红亮从巡线工人向创新达人转变的,正是他对巡线工作的热爱。“我的所有想法,都是为了把巡线工作做得更好。”周红亮说。正如摆在他眼前的这个电动分流器,那是几年前,夏季用电高峰期间,一条110千伏线路接点发热。周红亮和同事赶去处理,使用老式分流器时,需要人在铁塔上带电作业,用绝缘杆一点一点将并口夹拧紧,操作非常慢。别人都只是抱怨,周红亮却从汽车玻璃升降的原理中找到灵感。不久之后,可以遥控固定并口夹的电动分流器就从这个工作室诞生了。现在,这款分流器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并在陕西电力公司推广应用。
从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有11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数量是过去的4倍。正是凭着爱和问题较真、和自己较劲的这股劲头,周红亮的“不务正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今年年初,周红亮被评为首届“国网工匠”。
从国网工匠到党代表他永葆党员本色
这些年,周红亮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共产党员周红亮”这个称呼。
“我家里以前没有党员,但我从小就羡慕党员。”周红亮说,从小到大,他一直认为能当上共产党员是一件光荣一辈子的事。经过两次手写入党申请,2012年,周红亮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变化的是自己的身份,不变的是敬业的态度。周红亮用更加严苛的准则要求着自己,春节进山值班的总有他,遇险情冲在最前的也是他,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整理资料的,不用看,肯定是他。
变化的是工作的职位,不变的是对同志的热情。成为共产党员后,党务党建工作也成了周红亮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周红亮带领整个班组的党员,像一列疾驰的火车,带着磅礴的气势和永不停歇的动力冲在最前,真正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战斗堡垒作用,在班组中形成了一种不畏艰险,争先攻坚的氛围。
变化的是献爱心的范围,不变的是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从很早以前开始,周红亮每次进山巡线,总是会给沿线居民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比如带些日用品,帮忙维修家电;成为共产党员后,周红亮将目光放得更远,工作范围以外的困难群众生活,也在牵动着他的心。
被选为十九大代表,也许就是因为周红亮永葆着党员本色。“能够当选十九大代表,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周红亮说,对他而言,十九大代表是对他日常工作的认可,也鞭策着他更加认真地做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
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