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应用经验

【典型案例】信号干扰引起温度测点跳变导致机组跳闸事件分析

2018-08-14 14:59:25

 一、 事件经过

某月14日,某厂某号机组运行负荷730MW,发生汽轮机#2轴瓦度及部分推力瓦温度突升,导致汽轮机ETS保护动作,机组跳闸。1:25:31时发生汽轮机#2轴瓦温度及部分推力瓦温度突升(最大值升至220℃),超过轴瓦温度高跳闸汽轮机的保护定值 130℃,1:25:32触发汽轮机ETS保护(首出为汽轮机轴承温度高高),汽轮机跳闸。

 

 

 

二、事件原因分析与查找

 

 

 

1)汽轮机保护动作原因。检查ETS保护逻辑及跳闸首出逻辑正确。调取历史趋势,于14日01:25:31秒保护逻辑出口发出跳闸脉冲,分别为主机#2瓦轴瓦温度高高和推力瓦温度高高。机组在01:25:32跳闸,同时ETS首出为主机轴承温度高保护动作。调用历史趋势相对应的温度测点在保护发出的同时发生了突变,据此可以确定本次机组跳闸的直接原因是轴承温度高保护动作。

2.jpg

图1 跳闸脉冲

2)#2轴瓦及推力瓦温度突变的原因。根据温度测点发生突变,然后在1秒后恢复正常这一现象,以及对应的跳闸首出初步判断是由于干扰造成的温度保护误动。为进一步确定该判断并查找造成温度突变的原因,做如下分析:

①突变的测点为汽轮机轴瓦温度及推力瓦温度,使用的测量元件为K分度热电偶。查询历史趋势,发现以上温度测点在跳机前有一个持续时间为1秒的较大波动值,达到了跳机限值。进一步查询发现,该柜内其它部分温度测点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波动值,且波动方向有正有负,见图2所示。

1.jpg

图2 温度测点跳变趋势图

②为做进一步分析,对该柜内热电偶卡件的各个通道的温度点进行历史查询,可见:

a. 温度补偿值稳定,不存在波动,且各温度补偿点数值接近。同时亦检查了各卡件温度补偿点引用正确。

b. 波动的测点分布于不同的卡件上。

c. 一块卡上有些测点数据显示稳定,有些点向上波动,有些点向下波动,波动的幅度的大小不一。

d. #2轴承座处轴瓦的温度波动大。

该现象与测点及测量系统受到干扰及测量系统接地不佳,导致信号不稳定的现象相似。

③检查机组及控制系统工作情况

a.检查SOE记录,确认机组跳闸前无其他异常情况记录。

b.检查操作员记录,确认机组跳闸前后时间段无汽机侧操作,也无大功率电气设备启停。

c.检查报警记录,确认机组跳闸前无相关运行参数报警,无相关现场设备报警,无控制系统和卡件的报警。

d.查询Error Log,无控制器、电源和卡件等的报警信息。

e.通过了解,该时段无现场巡检,无电子间及汽轮机运转层使用电焊、检修等作业。当天天气为小雨,无雷电现象。

④检查DCS系统机柜接地情况

DCS盘柜通过绝缘螺栓固定在支架槽钢上,盘柜与支架间装有绝缘垫,使盘柜与支架直接保持绝缘。盘柜间接地电缆串接后分组接入DCS接地汇流排,最终接入电气地。解开DCS汇流排至电气接地点接地线,测量盘柜与槽钢间电阻,两者之间阻值接近0Ω。不符合DCS厂家技术规范要求的机柜与支架绝缘大于500MΩ的接地要求。

⑤检查热电偶补偿导线及接线方式

现场检查K分度热电偶温度测点补偿导线采用ZRB-KXFFPP型号电缆,具有总屏和分屏,符合要求。依据设计规范,电缆总屏线应接入机柜地,分屏线接入卡件地。现场实际接线是电缆总屏同时接至DCS卡件IO通道屏蔽地和机柜的屏蔽地,不符合要求。该屏蔽的接线方式抗干扰能力较弱,甚至会引入新的干扰。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次引起热电偶温度测点突变的原因是由于DCS机柜接地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热电偶补偿导线屏蔽接线不规范造成整个系统抗干扰能力差导致。

 

 

三、事故处理与防范

1)DCS接地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整改,消除盘柜接地的隐患,满足DCS系统接地要求。

2)对温度测点的屏蔽接地方式进行整改,实现电缆总屏与分屏隔离,电缆分屏线接入DCS卡件屏蔽地,总屏接入机柜地。

3)针对干扰可能引起热电偶信号跳变造成保护误动的隐患,在保护逻辑中增加测点变化速率判断功能,当某测点变化速率超过一定值时在保护逻辑中屏蔽该测点,避免保护误动作。

 

4)逻辑中检查重要温度质量判断回路和温度变化速率限制判断功能,如果未有,进行新增。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