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汇成燎原光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电力变迁
王昊宇 王创业 陈君
1978年11月24日深夜,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严立华的家里,18位农户在煤油灯下签订了 “大包干”契约。他们未曾想到,这张满是红手印的契约书,日后会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见证。
小岗红手印。刘晶东 摄
通电 点亮星星之火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13.3万斤,人均收入达400元,相当于1978年的18倍。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善生活条件便成了全村人的奋斗目标,最为基础的就是对于电的需求。
“那天煤油灯的光很暗,按手印的时候找纸上的名字都费劲。”“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老人对当年按手印的情景记忆犹新。
1982年,小岗村成为凤阳县最早通电的村庄之一。一条220伏的低压线路从村子贯通,周边4个村子共用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1997年参加工作的电工李士令回忆:“听老电工说,当时没有设备,人手也不够,电线杆就靠大家肩挑背扛,搭设了这条线路。”“大家都在村口等着,通电的时候,小岗村欢呼声一片。虽然家里只能用5瓦的灯泡,可是真的觉得小岗村亮了起来!”另一位“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的儿子严余山回想通电的当晚。
网改 保障村民用好电
通电的喜悦没过多久,严金昌发现电总是不够用。“一打雷,就停电”是那时候的常态,严金昌记忆最深的是1987年夏天,有一次大暴雨,小岗村的变压器烧毁了,维修了很久,村里几个月都没用上电。那时,全村人经常在漆黑的房间里度过漫漫长夜。
到上世纪90年代初,农村供电设施差,电网薄弱的问题更加突显。
“村里电器多了,村里的变压器就‘吃不消’了,停电是常有的。”严金昌回忆。“遇到结婚等大事,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电,必须请电工来家里把把关,确认婚礼上的电器能不能用。”
1998年,国家推行“两改一同价”的电力体制和电价大改革,当地供电部门投资135万元,为小岗村实施电力改造,架设了10千伏的裸铝线路,电线杆从7米的木头杆换成8~10米的水泥杆,还专门安装了一台160千伏安的变压器。电压稳了,电费降了,村民们开始购买多种多样的电器。严金昌购买了2台空调,可是第一年夏天就发现高峰期时电又不够用了,空调成了摆设。
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加速了农网改造的速度。凤阳供电公司主动履职,及时了解农户的用电需求,免费为农民立杆、施工,增容变压器,将电线架到田间地头,村民们终于可以放心用电。
升级 助推美好新生活
小岗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农村的缩影,和中国的绝大多数村子一样,它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改革问题。
2004年,小岗村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红色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4年,小岗村规划了总面积5平方千米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引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小岗盼盼食品公司、谷优美食品科技公司、徽观农业蒸谷米深加工项目等陆续落户。
一个个现代农业项目,如同一股股新鲜血液注入,让小岗村焕发出了新生机。
为了促进小岗村更好发展,凤阳供电公司履行责任,为小岗村提供坚强电网。近10年,小岗村配电网大变样,2008年,村里新增了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10千伏线路有了两条;2015年,110千伏小岗村输变电工程和配套电网相继投入运行;2017年,35千伏小溪河变电站完成了增容……小岗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大幅度提升。
凤阳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彭乃勇介绍,这种超前规划基本上可以确保小岗村未来10年发展用电无忧。
如今,严金昌一家新盖了小楼,还开起了“农家乐”,家里前前后后装了17台空调。令严金昌格外满意的是如今的供电服务,“现在一个电话,供电所的员工就来了,服务贴心,就像自家人一样。”
倾情作为勇担当
――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的“绿色印迹”
侯旭东
2007年,太原第二热电厂“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山西第一爆”。张楠 摄
龙城北望,汾河之滨,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这个有着60年发展历史的企业中,到处都呈现着大唐奋斗者们砥砺奋进的“绿色印迹”,运煤铁路线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等环保举措先后落地、硕果累累。
运煤线改造彰显“绿色责任”
运煤铁路线改造工程的实施,可以实现煤炭运输100%铁路化,既是高站位为“全面改善省城大气环境质量”作贡献的政治任务,更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在大唐集团的坚强领导下,2018年,太原第二热电厂主动出击,不等不靠,启动运煤铁路线改造工程。9月4日,成立运煤铁路线改造项目领导组、工作组;9月7日,召开运煤铁路线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审查会;9月18日,召开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会。同时,先后召开5次党委会专题研究相关事宜,为工程顺利开工打好了基础。
为确保“2018年10月底前铁路线全线贯通,2019年1月底前全部工程竣工”的目标按期完成,该厂合理安排协调施工进度,制定了两个阶段有序推进的计划,并先后多次与太原市政府和太原市铁路局、供电公司等单位沟通协调。目前,改造工作正按计划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机组超低排放实现“绿色引领”
2015年11月,太原第二热电厂全面完成4台30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成为山西省首家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的火电厂。
为响应省市政府“推进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尽快实施”的号召,该厂超前谋划,在原本计划一年中改造2台机组的基础上,提出了对10~13号4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的奋斗目标。
为确保安全、质量、工期,施工期间,该厂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24小时“不间断、零距离”现场监管,做到有作业必有监护;质量方面,加强前期与设计方会审图纸、技术联络,严把工艺质量关,实现了改造工程试运一次成功;进度方面,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保证措施,制定6个工期节点,对工期进行重点监控、监管,同时每日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供货、质量、进度等,及时解决现场施工难题,有效推动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超低排放改造后,4台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均达到了山西省第Ⅰ类超低排放标准限值要求,烟尘排放浓度低于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3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5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达到了燃气发电厂的排放水平。
不懈努力百花开
――国产第一条500千伏元锦辽海输变电工程建设回溯
张刚 顾波
1979年11月,我国第一条全国电压等级最高、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全套国产设备的500千伏主干线路―――元(元宝山)锦(锦州)辽(辽阳)海(海城)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开始建设,线路总长度602千米,工程分段调试投产。1985年,元锦辽海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改革开放电力先行
改革开放之初,辽宁全省工农业用电的需求迅猛增加,电力供应不足,发展能够实现长距离、大容量输送电力的高压输电技术,成为破解难题的必由之路、当务之急。
“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当时一些难度很大而又不能绕开的问题摆在了辽宁电力人的面前。”国网辽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安全总监于长广说。当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元宝山电厂30万千瓦机组已于1978年投入运行,计划扩建60万千瓦机组。同时辽宁省内鞍山、辽阳、营口三市当地电源仅有40余万千瓦。由于规模大、距离远,输送容量大,只有建设500千伏电网,才能满足辽南地区用电需求。
1979年1月20日,隶属于原国家水利电力部的东北电业管理局对辽宁各电力建设单位转发了水电部的急件――― 《关于下达一九七九年电力工业基本建设计划的通知》,《通知》明确:集中力量搞好锦州电厂和元锦辽海送变电两个重点工程的建设。
时任东北电管局副总工程师、元锦辽海线路工程电网调度总指挥的金玉声告诉记者:“当时工程建设的场面非常壮观……大家凭着一腔热血,自力更生,收集参考国内外技术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消化吸收,攻克技术难题,通过工程建设实践培养了大批电网建设技术骨干。”
元锦辽海输变电工程投运后,辽西电网处于低谷时,可将电力输送到辽南,同时,完善了东北电网南部的结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和供电质量。辽南地区用上了来自元宝山和锦州电厂的电,原来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缺电问题一去不复返。
电力发展辽宁模式
改革开放后,全国的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而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工业的“粮食”,以元锦辽海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代表的输变电技术,正是在那筚路蓝缕中艰难起步。
“国内当时使用的都是进口设备,费用昂贵,而选定在辽宁建设元锦辽海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研发500千伏设备,对东北电网乃至全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可以说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金玉声回忆说。
“决策就是命令!老一辈辽宁电力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关一个难关攻克,大家夜以继日地钻研攻关。终于,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完全掌握了500千伏输变电技术。”于长广说。
国网辽宁检修公司锦州运维分部专工杨建国说:“当时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上实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据了解,当时国内500千伏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全部依赖进口,但1984年投运的董家500千伏变电站却大量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董家、辽阳、王石500千伏变电站的很多设备都是由辽宁电力人自己设计的,然后交由国内厂家生产,填补了设备制造技术的缺失,为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日臻完善、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
董家变电站是国内首座国产设备集合的500千伏变电站,包括随后的辽阳、王石500千伏变电站在内,元锦辽海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辽宁电力乃至全国电力系统积累了丰富的500千伏设备运行维护经验,折射出中国电力工业从 “拿来主义”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蜕变。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