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国外

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19-12-08 21:07:31

11月底,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接连赶在第25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前发布最新报告,不约而同地作出了“全球当前减排力度不够、地球变暖趋势无减缓”的论断。

其中,WMO通过两份报告警示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再创历史新高,地球正处于有史以来最温暖的5年。NUEP则呼吁所有国家做出更多贡献以实现组合效应,同时点名美国等发达国家应更快行动,以加速扭转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趋势。

碳排放量再创新高

WMO最新的《温室气体公报》指出,去年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407.8 ppm(1ppm为一百万分之一),较2017年上升0.5%,是1750年工业化前水平的147%。2017—2018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速超过了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WMO援引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称,自1990年以来,长寿命温室气体的气候增温总效应增加了43%,这其中有82%是由二氧化碳引起。这种长期增长的趋势意味着人类未来将面临越发严重的气候变化,包括气温升高、极端天气、水资源压力、海平面上升以及陆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

值得关注的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长寿命温室气体甲烷,去年在大气中的含量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869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是工业化前水平的259%。甲烷对增温效应的贡献约在17%左后,2017—2018年间甲烷增加值为过去十年来的历史第二高。

此外,一氧化二氮去年在大气中的含量达到331.1 ppb,是工业化前水平的123%,其对增温效应的贡献约为6%,同时还会破坏大气的平流层和臭氧层。WMO表示,全球约有40%的一氧化二氮来自人类活动,包括生物质燃烧、化肥使用以及各种工业流程等。

WMO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快于2011—2015年间,增长率接近20%。

地球正处于最暖期

WM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可能正处于有史以来最'温暖'的5年。”WMO发布的《2015—2019年全球气候》报告显示,2015—2019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比2011—2015年增加了0.2摄氏度,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时期,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度上升了1.1摄氏度。

WMO表示,温度的上升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成正比。尽管目前只有6个月的数据,但如果温度以目前的高水平持续到今年底,2019年将成为有史以来最温暖的五个年份之一。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100年,在最坏的情况下,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7摄氏度。

无独有偶,UNEP在最新的《2019排放差距报告》中也作出了全球气温只高不低的预测。报告中指出,未来十年,全球每年至少需要减少7.6%的排放量,才能防止气温升高不超过1.5摄氏度,“这一结论十分暗淡,意味着我们未能阻止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的步伐,我们需要更深度、更快速的减排行动”。

UNEP的专家们发现,在撰写这份报告的十年间,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应采取的措施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如果维持目前的气候政策和国家自主贡献水平,预计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30年都无法达到峰值,更不用说2020年。

UNEP强调,即使当前《巴黎协定》下所有无条件承诺都得以兑现,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3.2摄氏度,这将带来“更广泛、更具破坏性”的气候影响。

美国人均排放居全球之首

UNEP建议,出于公平和公正的考虑,短期内发达国家必须比发展中国家更快实施减排,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甚至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拥抱更清洁的技术。

对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举措,UNEP表示,美国目前仍是《巴黎协定》的参与国,退出要到2020年11月才能生效。目前,美国比《巴黎协定》规定的减排目标至少高出15%,是未达到既定减排目标国家中“最严重”的一个,美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首位。

《2019排放差距报告》中显示,虽然2005至2017年间美国碳排放量下降了14%,但随后该国放宽了发电站和车辆排放标准,导致过去几年排放量上升。报告敦促美国加速实现电力供应100%无碳,并推出和实施到2030年所有新建建筑物和汽车“更清洁”的政策等。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最新月度能源报告中指出,2018年美国与能源生产和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自2014年以来首次增加,达到52.7亿吨,比2017年增加2.7%。其中,天然气总排放量增加了10%,使得住宅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7.4%,商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2.8%。

此外,2018年,美国与石油消费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1.9%,与柴油消耗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了6%。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