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国内

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国各流域梯级水电站逐步形成

来源:中国改革报 2018-11-02 19:59:08

基本形成黄河上游、金沙江中下游、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中下游、南盘江红水河、乌江等大型河流梯级开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水电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常规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从1977年的1572.7万千瓦和517亿千瓦时发展到2017年的31,250万千瓦和11,945亿千瓦时,分别增加了19倍和22倍。2017年常规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底常规水电站在建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我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6.6亿千瓦,待开发约3亿千瓦。40年来,随着全国水电开发的持续推进,各流域梯级水电站逐步形成,已基本完成了全国中型河流的梯级开发,基本形成了黄河上游、金沙江中下游、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中下游、南盘江红水河、乌江等大型河流的梯级开发。水电发展已经从重开发阶段逐步向开发与管理并重阶段、重流域水电综合管理阶段转变。

未来需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发展水电作为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构建绿色流域,实现多目标、功能完备的综合能源基地为目标,继续深化水电开发,加强流域水电统一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安全风险控制,拓展水风光多能互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流域水电综合管理。

建设战略性工程

加快推进、全面完成大型河流水电规划的审批,抓紧开展一批战略性骨干项目的前期工作。深入推动西部各大水电基地建设,安全、有序推进两河口、双江口、乌东德、白鹤滩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其他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龙头水库开工,尽早形成比较完善的流域开发格局和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实现流域规划目标。统筹水电开发、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做好电网与电源发展合理衔接,完善电源结构调整和水电市场消纳协调机制,按照全国电力统一优化配置原则,落实西南水电消纳市场,增强发展协调性。完善水库群多目标服务功能,开展水电增容扩建深度调峰研究,进行典型流域梯级优化规划和水风光互补基地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水风光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理顺管理体系

加强流域管理法规建设,推进流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综合利用多部门协调监管机制,统筹多部门、多业主的多头管理模式,形成统一高效的防洪、发电及生态调度和流域安全监控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流域管理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等制度,多方位、多角度提升流域管控水平。进一步理顺水电站运行调度管理体制和电价形成机制。研究建立西藏水电开发协调机制,促进藏东南水电基地开发。研究流域梯级电站水库综合管理体制,提出已建跨界水电站水库综合管理体制方案。完善大坝和流域运行安全、工程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强化建设期、过渡期、运行期全过程安全监管,健全流域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升水电站安全水平。

流域综合监测

做好各流域综合监测规划。建立流域综合监测和智能监管体系,构建流域综合监测平台,构建全流域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巡视检查、信息共享、监督管理体系,为流域管理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推动开展澜沧江、乌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下游、黄河等流域水能利用、生态环境、流域安全、移民与社会经济等综合监测。长期、系统、全过程观测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和运行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积累相应的科研数据资料,为安全生产、确保移民生活质量、发电调度、生态调度等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减免区域性、累积性、潜在性的不利影响,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安全。

流域联合调度

进行电力调度体制改革,建立以实现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机制,使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研究探索流域统一调度,统一参与电力市场竞价的模式和机制,提升流域水电梯级的优化调度、市场消纳和经济效益水平。深化市场化改革,统筹考虑水电的多目标功能,揪住流域梯级电站价格形成机制这一“牛鼻子”,科学有序解决水电经济竞争力问题和同一流域多市场主体的联合调度和竞价体制机制问题,建立梯级联合调度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流域水风光多能互补,建立梯级水电站与风电、光电联合优化调度机制。

流域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后续发展

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突出工作重点,以保护和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中心,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采取措施保障下游生态流量,开展生态调度,因地制宜恢复河流连通性,加强栖息地保护管理,开展水电开发后评价,全面总结开发经验教训,考虑干支流水电开发及其生态环境状况,从流域层面统筹考虑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规划;完善移民后续服务,形成并落实后续发展综合规划与资金支持机制。

加强技术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长期、系统、全过程监测工程建设和运行可能带来的影响,积累相应的科研数据资料,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形成数据共享和应用的智慧平台。重点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水电工程设计、建造和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和建立数字流域和数字水电,促进智能水电站、智能电网、智能能源网友好互动。围绕能源互联网+开展技术创新,探索“互联网+”智能水电站和智能流域,开展建设试点。加强行业信息化管理,推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系统监测项目建设和运行信息,建立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为流域管理和行业监管提供支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