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第二天,能源领域合作是今年论坛的重要话题。2017年,中国金融机构向世界各地能源项目提供的256亿美元贷款中,有68亿流向了非洲国家,占贷款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承建的电力项目数量庞大。根据国际能源署2016年发布的报告《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力发展:中国的参与》,2010~2020年间,中国电力企业已经在非洲37个国家承建或者正在计划承建电力项目,涉及的电力项目数量超过200个。这一时期内所有电力项目中,中国电力企业投资的输配电及发电厂项目接近150个,其中输配电项目49个,发电厂项目总计96个,并且这些电力项目在非洲各个地区的分布较为均匀。
根据美国智库RWR的统计数据,我国已在83个输电基建的建设或收购项目中投资1020亿美元,加上对海外电网的贷款投资,总额达到1230亿美元。而整个非洲大约三分之一的新增电力供应都来自中国投资的项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0~2020年间,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投资的输配电线路不少于28000公里。项目从跨境输电线路(如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贝宁和多哥的跨境线路等)到城市或农村本地配电网(如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本地配电网),覆盖整个电网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大大提高了非洲国家电力联营水平。同时,中国企业在电网的装机容量、线路长度、电压等级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欧洲互联电网和北美联合电网,还掌握了世界领先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和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相继在非洲投资的1000千瓦和±8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中国企业参与率超过了90%,扩建工程设施的中国企业参与率在70%左右。
电网
承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22日,由国家电网公司总承包的埃塞俄比亚GDHA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竣工,项目全部采用中国国产电工电气设备,施工大量使用中国技术标准,这是东非地区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远的工程,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在海外竣工的规模和投资额最大的输变电工程。
电源开发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0~2020年间,中方承建或将承建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总量巨大,约为17吉瓦,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现有装机容量的10%。在新增容量中,超过三分之二已经完工或者正在建设中。2010~2015年间,中国承包商承建并网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7吉瓦,这些已完工装机占地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总量的30%。
中国公司承建项目几乎涵盖整个电力领域,并以水电为主。2010~2020年间,中方承建的完工、在建或计划中项目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56%来自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电,其中水电占比最大,约为中企承建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49%左右(自2010年起至2016年,中国企业在非洲已经完工的大坝超过20座,另外还有20多座处于建设之中),而非水电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比相对较小。此外,燃煤发电项目装机占比为20%,燃气发电项目与燃煤发电项目的占比大致相似,约为19%,燃油发电所占比例最小,约为5%。
在中国公司中,有五家企业主导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力行业市场,分别是:中国电建旗下的中国水电和山东电建,中国能建旗下的葛洲坝集团,三峡集团旗下的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以及中机集团旗下的中国电工。2010~2015年间,上述五家公司完工或基本完工的装机占中国公司在非新增发电装机容量总量的四分之三。
电源
承建: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德阿风电项目是中国首个在非洲投资建设运营的风电项目。这一项目总投资约为25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地点均位于南非北开普省德阿镇附近,装机容量分别为10.05万千瓦和14.4万千瓦,共安装由中国国电联合动力生产的1.5兆瓦风机163台。该项目竣工实现了中国国电集团风电项目开发与自主制造风电设备的联合“走出去”。2013年,龙源南非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参与了南非能源部组织的第三轮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在与众多国际知名电力企业的竞争中胜出,成功中标德阿风电项目。
电源
承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三公司
图为2018年6月7日在摩洛哥瓦尔扎扎特拍摄的努奥光热电站项目三期工程(航拍照片)。 从2015年起,中国电建集团下属的山东电建三公司在瓦尔扎扎特承建努奥光热电站项目二期和三期工程。努奥光热电站项目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项目。二期工程槽式光热电站现已进入商业运行,三期塔式光热电站也于近日顺利实现首次并网目标。待项目完全建成后,努奥光热电站将为超过100万的摩洛哥家庭提供清洁能源,还可以把富余的电能出口到欧洲。
电源
承建: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地海外建设集团
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工程一期装机容量51MW,二期153MW,两期合计204MW,由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国电建成员企业)和中地海外建设集团联营体承建。项目建成后,平均上网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在3100h以上,平均每年可为埃塞俄比亚电力系统提供6.3亿kWh以上的电量,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埃塞俄比亚电力供应能力。阿达玛风电项目作为埃塞首个投产的风电项目,不仅在埃塞并且在东非区域内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多国政府能源部长等政要前来参观、借鉴开发经验。作为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对当地经济起到拉动作用,根据电力与国民经济收入的关系,初步估算,在埃塞每度电可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约1.0美元,则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GDP6.3亿美元。埃塞俄比亚阿达玛二期风电EPC项目第一个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施工的国外风电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海外风电总承包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第一次以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支持的海外新能源项目。
电源
承建: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
2003年6月,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作为牵头公司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强强联手,击败国际上诸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一举夺得了苏丹麦洛维大坝土建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在2003年7月正式开工,历时5年半建设完成。电站装机1,250兆瓦。水库建成后将蓄水125亿立方米,并通过麦洛维电站使下游400 公里范围内形成自流灌溉,解决尼罗河两岸400万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电站全部十台机组已于2010年4月8日并网发电。麦洛维大坝是尼罗河干流第二大水电项目,属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以发电和灌溉为目的,库容124.5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125万千瓦,相当于苏丹全国现有装机容量的2倍以上,灌溉面积达100多万亩,惠及400多万苏丹人民。该电站主要由左右岸面板堆石坝、左岸心墙堆石坝、左右岸土坝、溢流坝和发电厂房组成,最大坝高67米,坝轴线长度9.8公里,蓄积一个287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可与纳赛尔湖相比。其工程巨大,可与我国长江三峡工程媲美。
中国能建在非洲国家的业务覆盖电源、电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多个领域。2017年11月10日,在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中国能建旗下葛洲坝集团牵头的“葛洲坝—中国水电—中地海外”三家中资企业联营体中标蒙贝拉水电站,合同总额57.92亿美元,刷新了中资企业在海外承建最大规模水电站的签约纪录。此外,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安哥拉卡古路•卡巴萨水电站、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埃塞俄比亚FAN水电站、尼日尔坎大吉水电站等一系列水电项目也在顺利推进中。
电源
承建: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已竣工的埃塞俄比亚特克泽水电站是首个获得中国建筑领域最高奖“鲁班奖”的海外水电项目。特克泽水电站是埃塞俄比亚发展经济造福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电站集水利、发电、灌溉等功能于一体,是该国最大的水电站,被称为埃塞俄比亚的“三峡工程”。该电站共安装4台7.5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坝高188米,是非洲最高的混凝土双曲薄拱坝。特克泽水电站是葛洲坝集团以联营体模式在海外中标承建的第一项工程,葛洲坝集团五公司独家承建了电站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双曲拱坝。2002年开工后,项目部全体员工在非洲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克服困难,提前完成了大坝浇筑任务,并创造了拱坝无一条裂缝的奇迹。
索约燃气联合循环电站
电源
承建: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中南院
2017年7月,由中国能建旗下中电工程中南院勘察设计的安哥拉索约燃气联合循环电站竣工投产,该项目新建2套209E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每套机组由2台燃气轮机发电机、2台余热锅炉和1台汽轮发电机组成,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是非洲目前装机最大的燃气电站。投产后将成为安哥拉电力系统主力电厂之一,满足该国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改善电源布局、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内容部分转载自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文章《优势互补——中非能源合作成果综述》,作者杨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