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访谈

两会国企新声第三辑: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数字化转型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来源:国资小新 2021-03-07 00:00:00
电力18讯: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期间,小新将持续推出“两会国企新声”栏目,一起见证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国企的两会代表、委员,如何就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稳就业保民生、“碳达峰”和“碳中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热点话题,建良言献良策开启履职之旅。

  今天,小新为您分享“两会国企新声”第三辑——《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数字化转型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一:自主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以自主研发打造国之重器

  高端装备制造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等特点,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表示,在新发展阶段,要坚持重大高端技术装备自立自强,加快组建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提高我国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制能力,以自主研发打造国之重器,以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存在的短板,刘明忠表示,急需建设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满足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攻克转化一批高端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这对推动装备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大批技术专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和能工巧匠。对此,刘明忠建议,进一步促进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融合发展,重点建平台、抓载体。刘明忠表示,要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沟通合作,如联合成立创新联盟、“校企协作创新平台”等,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加速实现国防领域科技自立自强

  自主创新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科技武器装备,提升空天防御战略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表示,武器装备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买不来也换不来,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国防安全。

  “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和发展利益的新变化,持续深化空天防御体系研究,坚持体系化发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推进由交装备向交体系能力转变,带动了航天防务产业能力整体提升和快速发展。

  马杰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将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将二院建设成为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世界一流安全防务企业,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文:充分发挥大型骨干国企作用 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中央企业的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科技创新资源和技术积累,承担着关键行业的技术创新,是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

  经过调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文建议,在国家基础研究,特别是在产业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充分发挥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大型国有企业中的科研院所牵头组织开展国家层面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作用,提升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水平。同时,李全文还针对当前我国应急管理装备方面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快自主创新,推进应急管理装备能力现代化,及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科技研发投入,体系化思路加大装备标准化建设等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王巍:完善成果分配机制 助力企业科创闯过“人才关”

  3月5日下午,江苏省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江苏省镇江市代表团的王巍参加审议并发言。

  王巍是一名来自镇江的基层代表,他所在的企业是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基层代表,王巍自然对报告中提到的“各级政府要继续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强化就业优先;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延续执行研发费用优惠等政策;继续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十分关注。他说,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这正是我们航天企业最关心的。

  王巍表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关键是强化科研创新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受体制机制约束,科研工作者薪酬待遇受限等问题突出,导致高精尖人才招引难,留住人才更难。因此,他提出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对高科技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能够给与更多的政策支持,解决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上的“瓶颈”问题,下沉创新成果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机制,运用薪酬+股权激励等方式,有效留住核心骨干人员并充分激发其创新创效潜能。

  关键词二:数字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明:发力智慧农业 促进乡村振兴

  发展农村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乡村,激活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积极开展5G智慧农业项目探索,在广东省21个地市同步推进“5G+平安乡村”项目。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明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的议案,建议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选择基础较好的农业产业园区,开展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打造示范园区,以点带面规模化推广。

  “借助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高效化及可持续发展。”魏明说。

  魏明表示,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平安乡村,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必备条件。广东移动将持续完善农村地区的光网覆盖,在行政村“村村通光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然村的覆盖度,为乡村信息化应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还透露,随着700MHz 5G网络的推进,5G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将显著增强,今年部分农村地区的群众将在家用上5G。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秉衡:加快数字长江建设 发挥黄金水道作用

  长江是我国水上交通最繁忙的航道,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的主骨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范秉衡认为,目前,长江航道正在实施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化技术革命。现代化的长江航道需要科技创新,智慧引领。进一步加快数字长江建设,对航运安全、效益提升以及对我国其他内河建设,将起到引领和启示作用。

  范秉衡指出,目前数字长江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二是分段实施带来技术标准差异,对不同系统间数据互享、信息互通、服务互联造成影响,不利于后期标准化管理。三是数字长江示范应用推广不足,技术水平亟待提高,难以支撑现代航运管理。

  范秉衡建议,全面加快数字长江建设,加快推进新基建的部署及落地,由交通航运、水利等部门联合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协同,联合长江沿线各省市政府部门,以及信息服务商、设备供应商、系统厂家等多单位,建立纵向有分工、横向有协同的工作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石玉东: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

  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转型。能源互联网能够促进能源综合协同利用,降低能源供给成本,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石玉东指出,“十四五”时期,新能源会进一步大规模发展,其高效利用面临挑战。能源互联网能够提升新能源利用率,保障客户在市场机制下自由选择更经济的能源,是全社会综合能效提升的重要手段,需要在节能提效、需求响应等技术领域进一步探索。

  石玉东今年准备了一份关于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的议案。他建议,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进一步拓展5G技术优势,构建基于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的新型能源服务体系,实现综合能源数字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香: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区块链建设

  工程机械作为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的保障,是大国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和产业链的调整,我国工程机械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比如,因上下游产业链信息不透明、生产实施变更频繁、工程机械产业链长导致产品服务效率低等问题。

  刘飞香建议,构建工程机械行业产业区块链,推动相关企业上链,建立高效协同生态。具体而言,可由政府指导,高校、区块链公司、国内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大型物流企业等牵头成立工程机械产业区块链联盟,负责工程机械产业区块链的标准、模式研究,制定产业区块链数据规范、应用规范、智能合约规范、信息安全规范等,并协调联盟事务;由联盟组织建设权威的跨机构、跨地域工程机械产业公有链,建立从原材料、配件、制造环节到客户和售后服务过程的公有链生态体系;鼓励全产业链采购、物流、生产、质检等业务上链,构建企业间、用户间互信支撑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数字经济提速,今年有望新建5G基站70万个

  中国5G新基建及应用正在明显提速。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提交了两份关于5G的提案,他表示,疫情使得中国5G新基建以及数字经济提前了6-7年,今年中国有望再新建5G基站70万个左右。

  目前国内已开通近72万个5G基站,约占全球七成。张云勇表示,现在已经实现了地市级以及300多个城市的主要热点全覆盖。今年,一方面,中国联通会进一步优化城市的5G覆盖,另一方面,中国联通会推动5G延伸到一些县域甚至乡镇的热点,推动旅游、高铁等场景的覆盖。

  目前乡村等人口并不密集的地区仍是5G的盲区。张云勇表示,首先,对此不能简单“一刀切”,说是乡村没有5G的需求,实际上很多乡村对于5G存在着非常旺盛的需求。5G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推动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张云勇建议,在一些偏远山区,可以考虑通过更低的频段来降低部署成本,比如,四家运营商共享700MHz频段,共建共享一张网络,可极大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和建设难度。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