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视点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侯子良:智能发电专栏

2018-10-21 16:00:54

特约主编寄语

电力需求增长日趋放缓,新能源装机比重不断提高,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对电力越来越高的需求促使传统燃煤电厂向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更加科学高效的新型电厂升级。推进燃煤智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提升煤电经济性的重要手段。智能电厂又被称作智慧电厂,广泛采用现代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智能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电厂的经济、安全、高效和环保运行,智能电厂是电厂数字化结合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在中国受到政、产、学、研、金、用多方的关注。

从2016 年2 月国家三部委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2016 年12 月,国家能源局又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发电技术”。2017 年7 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发展明确了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也为智能电厂树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2018 年1 月发布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团体标准T/CEC 164—2018《火力发电厂智能化技术导则》,进一步明确智能电厂建设的概念、体系架构、技术要求和实施策略。《中国电力》紧密关注该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项目的最新动向,邀请本人作为特约主编,共同策划“智能发电关键技术”专栏,围绕智能发电关键技术,征集智能发电科研及从业人员在该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工程示范、观点视角等,共同促进智能发电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本专栏共收录8 篇论文。论文分为两类:一类是观点性论文,结合我国智能发电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另一类是技术性论文,针对智能电厂建设的具体技术进行理论和方法研究。在观点性论文方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张晋宾等人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能实体定义,给出了智能电厂体系架构参考模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志刚等人建立了智能发电技术的体系构架,提出了智能发电领域的几项关键技术,为燃煤智能发电的技术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郭为民等人阐述了火电厂智能化的定义和技术特征、智能火电厂的体系架构,并从运行优化和检修维护2 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火电厂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路线,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张俊等人基于电力系统全管控理念,研究了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先进智能技术,提出了全面融合人因的电力管控系统,探讨了其中的原理、系统构架与相关技术;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崔青汝等人以电力企业智能发电建设规划为出发点,从功能实现的角度构建由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和智能发电公共服务系统组成的智能火电技术总体架构,提出了企业层面的工作建议。在技术性论文方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尹峰等人提出了面对对象的全厂自启停控制系统2.0,对系统组成、组态设计原则、应用实施方法、故障安全处置做了细节与场景描述,展示了构建智能电厂的一种技术思路;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朱晓星等人提出了基于智能算法的火电机组启动优化控制技术,对机组启动路径、汽轮机启动过程风险预估和蒸汽管道自动暖管过程进行了研究;国电浙能宁东发电有限公司韩华锋等人结合1 000 MW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建设实践,提出了智慧电厂的建设理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慧电厂建设规划,从实际工程角度解读了智慧电厂的实际内涵。

本期专栏希望通过集成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智能发电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推动智能发电发展提供理论、方法、技术、机制、政策方面的支持与参考。希望本专栏能为读者认知智能发电带来帮助,对智能发电的深入研究带来思考和启发。

衷心感谢有关专家学者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电力》李琼副主编、蒋东方编辑在本专栏的策划和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侯子良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2018 年 9 月 10 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