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形容花朵凋零
——去年雨疏风骤之后,独立售电公司都已经开败了吗?
开工第二周,趋势类稿件纷纷提到售电公司2019在现货环境下的二级分化,今晨名为“一场“恶战”正等着售电公司”的文章发出1小时后,阅读量接近3000,朋友圈不少转发。文章亮出专家观点“ 一旦现货市场打开,认真准备现货的,应该是拥有发电背景的售电公司”,独立的售电公司不需要准备现货,因为很快会退出批发市场,退出二级零售市场中,给一级市场上的售电公司当代理。”
享能汇在《现货市场下,售电公司生存还是毁灭》一文中把2018年的售电公司形容为闯入者、守候者和退出者。2016年3月售电公司入场广东电力市场之后,仅仅十多人的售电团队就能做到月入1000多万,到了2018年,全国部分售电公司的收入如过山车般地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现货市场真的完全没有独立售电公司什么事?并不尽然。
享能汇2018年于广州和北京举办了2次电力现货实战培训,独立售电公司与有电源的售电企业的参与比几乎1:1。我们在培训的现场也看到不少带着上亿用户电量进场的独立售电公司、充电桩企业,派出了算法精英来深度理解现货规则和应对策略。
回忆起现场的独立售电公司学员,许多担忧,“我是不是应该提早放弃?现货市场里是否也会出现近两年现行市场被有电源资源的公司‘打压’ 的现状?”
而两次培训,均有一处划重点:
进入现货市场以后,独立和非独立的售电公司在地位上应该更加平等了——现货是金融产品,电厂的发电侧和售电侧在现货市场中是零和的关系。
也就是说,这两者必须分别去市场上"play" 才有双赢的可能,否则只能是一输一赢的结果,两方想要延续现行市场中的“自己人”套路,那恐怕等同于“一损”——其中一方放弃更赚钱的机会,那么以考核谁的KPI为准?
既然发电侧售电公司不得不努力备战现货,那么独立售电公司应当更加清楚所签约用户的用电特征,来规划自己的定位选择:
1. 我带着用户电量去现货市场放手一博
2. 我踏实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3. 历经2019年,来做更准确的定位
跳过2019,且看2020年,根据中央精神,2020年70%的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进入市场,约达5万亿。而2017年的数据是30%。清能互联总经理汪洋在刚结束的培训中强调“ 市场的核心目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把蛋糕做大。” 而2020年这5万亿的市场电量,势必倾向于不断创造低成本的企业,而2019注定会成为独立售电公司“重新定位”的一年,但不完全等同于2选1。
排名第一的居然是不慌的售电企业。就在昨天,一家西北地区独立售电公司联系上享能汇,欲接受电力现货实战培训。回到之前的话,独立售电公司要再次重新定位,就必须清楚所签约用户的用电特征,推导出自己用何种路径做大共同的群体市场,以分得更大的蛋糕。
讲述家族兴起故事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近期热播,剧中男女主角都出生名门,但均被亲戚欺压,成年前过着不如意的生活,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放弃狭隘的宅斗,成就新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