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张超 李浩然)近年来非洲进入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新的阶段,非洲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能源供应不足问题,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非洲国家改善电力供应的关键举措。
记者从日前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获悉,中国将同非洲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应用清洁能源领域的交流合作。专家指出,可从清洁能源等四方面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
“能源被称为经济社会的血液,也是工业化的基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伍萱在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专题研讨会上说,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破解能源困局,实现能源转型,解决资源污染、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途径。
伍萱介绍说,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配置和使用的平台,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实质上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
在4日召开的非洲能源互联网发展论坛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介绍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对非洲能源资源需求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撰写并发布了《非洲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提出的思路是要加快非洲大型水电、太阳能、风电基地和各类分布式电源的开发,加强各国骨干网架和配电网建设,推进非洲国家的跨国跨区联网,推动建设非洲与欧洲、亚洲电力互联通道,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广泛互联、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平台,为非洲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刘振亚认为,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有四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非洲水能、太阳能、风能十分丰富,储量占全球12%、40%和32%,推动非洲清洁能源开发要以刚果河、尼日尔河等以及非洲东部、北部、东部太阳能和风电为重点,建设一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二是依托能源互联网,2050年非洲的水电、太阳能、风电装机规模可以达到2.2亿、5.1亿、1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超过7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空气污染排放物1870万吨,促进非洲绿色低碳发展。互联互通包括加快骨干网架和配电网建设以及加快推进各国电网互联,形成非洲北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和南部三个区域同步电网,并通过特高压输电实现跨区互联。
三是推进“电矿冶”的联动发展。非洲矿产资源丰富,推动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冶炼加工,带动矿业冶金等行业加快发展,形成“电矿冶”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提升电气化水平,加快实施电能替代。以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和初级生物质能,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发挥大电网作用,提高电力普及率,降低用电成本,着力解决无电人口供电和用不起电的问题。预计到2050年,非洲地区的电力普及率可达到90%以上,非洲各国的平均电价将降低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