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新闻

光伏行业走出低谷 国内回暖全球开花

2018-12-13 20:55:49
“‘100%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实现控温目标最有效的途径。”12月11日,在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表示,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在未来两三年左右,光伏发电将成为全球绝大多数地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



日前,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项目进入并网发电阶段,而第三批领跑基地的奖励也已兑现,光伏领域频现利好消息。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从近期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第四批领跑基地将要到来、“十三五”光伏建设目标可能上调的消息来看,光伏行业正在走出低谷,并将迎来新的机遇期。



“光伏行业已进入了新的阶段,从过去单纯的拼速度、拼价格、拼规模转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光伏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表示,光伏行业未来市场前景乐观,企业应继续对国内市场充满信心,同时注重海外市场布局,并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上半年增长超预期

第三季度开始减速



根据光伏协会提供的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硅片产量68.9GW,同比增长约11.1%;电池片产量55.3GW,同比增长约8.4%;组件产量56.8GW,同比增长约7.2%。若只看2018年上半年数据,电池片、组件产量相比去年同比增长超过20%,硅片产量同比增长率更是接近40%。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分析认为,2018年上半年光伏制造端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增速虽不及前两年,但2017年基数较大,上半年各环节增量仍超过业内预期;在“5.31新政”的影响下,行业急速冰封,第三季度实际产量相比去年同期甚至略有减少,全年总量预计将与去年持平。







在产能利用率方面,由于前两年新增产能较多,受市场环境影响,2018年企业开工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光伏协会对不同体量的企业分别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因为业务遍布全球,受国内环境变化影响较小,产能利用率在下半年仍保持在70%以上;主要市场集中在国内的的中小型光伏企业受“5.31政策”影响较大,下半年开工率仅维持在50%左右。



在光伏新增装机量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约24.3GW,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约12.24GW,同比增长近70%,增速高于预期,总装机量占比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电站。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GW,同比下降19.7%,其中集中式17.4GW,同比下降37.2%,分布式17.14GW,同比增长12%,集中式与分布式各占总量的一半,相比上半年的突飞猛进,分布式光伏在第三季度增速骤降,几乎陷于停顿。







落实政策引导发展

国内市场逐渐回暖



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从2011年的270万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5300万千瓦,七年间翻了近20倍,得益于前两年光伏装机量的大幅增长,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光伏发电总量同比增加56.2%。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电规总院”)主导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显示,截至2018年9月,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已达到165GW,2018年预计新增光伏装机量40GW,虽然新增装机量相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仍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截至2018年10月,依据《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共发布6批、206家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前已开始动态调整工作;而为推动智能光伏产业发展,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制定了《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在加快贯彻落实。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我国光伏行业正抓紧时间转型升级、淘汰低端产能、告别盲目扩张,步入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阶段。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太阳能、水电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全国核电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以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结构发展趋势来看,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而光伏作为我国重要的几种清洁能源之一,在国内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组件成本走低,转换效率提高,从依赖补贴发展到逐渐实现平价上网,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光伏在我国清洁能源中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全球市场前景乐观

光伏产品出口量再创新高



根据光伏协会提供的数据,从2010年到2018年第三季度,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累计出口额约1400亿美元,其中2010年和2011年超过200亿美元,2012-2017年稳定在120亿-160亿美元之间,考虑到十年间光伏各环节价格不断下降,出口总量几年来至少翻了一番。2018年1-10月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由于价格下跌,今年电池片和硅片出口数量有望再创新高,组件的出口额和出口量更是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光伏协会预计2018年产品出口总额将达到150亿美元,其中约80%为光伏组件。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发现,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力新能源,我国光伏组件出口市场的集中度持续下降。2013年,国内光伏组件出口前三大市场为美国、日本及欧洲,三大市场占据出口总额的68%;2018年前十个月,国内光伏组件排名前三的出口市场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占出口总额的41.5%,市场集中度下降明显,对美国出口在贸易壁垒的影响下仅占0.26%,前十大出口市场中只有荷兰一个欧洲国家,占比约3%。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梳理发现,目前,光伏组件出口形成以南美、北非等新兴市场为主的遍地开花的局面。







据光伏协会统计,国内已有超过20家光伏企业在海外布局产能,截至2018年上半年,海外布局的电池片产能达到11.35GW,组件产能达16.59GW。随着硅片、逆变器、背板等配套产品也开始向海外布局,产业链日趋完善,成本有望继续降低,届时国内光伏企业在国际上将更具有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已有100多个国家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许多大型企业、国际机构发布可再生能源计划。包括苹果、谷歌在内的一些跨国企业宣布已经实现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国际能源署提出了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30%的发展目标;欧盟则提出2050年100%的可再生能源方案。欧洲太阳能行业协会(SolarPower Europe)预计,2018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达到500GW,2019年-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也将达到500GW,相比现在增加一倍,到2022年底,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超过1TW。



来源:北京国发智慧能源研究院

         绿能智库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