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全容量并网启动大会在达拉特旗召开,标志着该基地一期50万千瓦项目各项工程全面竣工,进入全容量并网发电阶段。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6个月的建设,原本荒无人烟的库布其沙漠,如今已变成大片的“蓝色海洋”。达拉特旗委书记奇·达楞太向记者介绍说,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打造库布其沙漠经济先导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17年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全国第三批10个重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之一。
180天打造并网奇迹
记者了解到,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500兆瓦项目从开工到全容量并网发电,历时180天。奇·达楞太表示,“中广核、国家电投、中节能等投资建设单位及广大建设者们,克服沙尘肆虐、高温酷暑的重重困难,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夜以继日、不畏艰苦,仅仅用了不到180天的时间就提前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奇迹般地在库布其打造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希望之海。”
虽然达拉特旗光伏基地的企业优选工作在第三批10个应用领跑基地中开展得较晚,但在基地主管领导和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呈现全容量提前并网的良好结果。记者了解到,从开工到建成,参与建设的几家企业只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基地的主要工作。
其中,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在达拉特旗基地创建了两项第一:6月30日开工建设,10月30日成为基地第一个具备升压站一次带电条件的项目,11月30日成为基地第一个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的项目。该项目建设人员对记者介绍,他们秉承中广核集团“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将达旗领跑项目打造成为“领跑者中的领跑者”,成为中广核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又一张新名片。”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从项目开工之日就下达了“大干一百天”的动员令,并成立了达旗领跑者光伏项目“党员先锋突击队”,先锋突击队员奋战在一线岗位上,克服了酷热、沙尘和风暴等恶劣条件,从安全管理、质量把关、施工组织、到货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全力保障该项目的安全提前并网。
光伏+ 推动高质量发展
达拉特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75%,干燥少雨,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时数约3000小时,达拉特旗平均水平面总辐射年总量为6005.8MJ/m²,达拉特旗总体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B类很丰富区,非常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记者了解到,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2017年11月30日由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总规模200万千瓦,占地面积10万亩,建成后年发电量近40亿度,实现产值超15亿元,同时可有效治沙近20万亩,年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粉尘70万吨,带动周边农牧民致富3200人。
本期50万千瓦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2.5万亩,投资37.5亿元,包括国家电投建设的1号10万千瓦项目、4号20万千瓦项目;中国节能建设的2号10万千瓦项目;中广核建设的3号10万千瓦项目以及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220千伏汇集送出工程项目、库布齐沙漠林业公司建设的集中智能运维中心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达拉特旗光伏基地采用“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的立体化新型产业循环模式,通过“光伏+治沙”“光伏+农林”“光伏+旅游”,推进沙漠生态治理、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沙漠农林结合、沙漠特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金沙、蓝海、绿洲”,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库布其新能源与沙漠经济融为一体的奇特体验。基地建成后可将响沙湾、恩格贝、银肯塔拉等景区有效连接起来,形成沙漠旅游多层次、互补性、立体感的沙漠旅游新格局。
“今年以来,达拉特旗狠抓招商引资、产业转型、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96项,新引进重点项目24项(其中,实施重点能源项目15项,新引进5项)。”奇·达楞太向记者介绍说,预计到2018年年底,将完成生产总值达354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增长6%;全旗发电196亿度,增长63%;全社会用电72.6亿度,增长34%;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176.7亿元和132.4亿元,增长13%和3%;公路、铁路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8亿吨和2842万吨,增长21%和75%。
“达旗多能并进、多轮驱动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奇·达楞太表示,下一步,达拉特旗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抓好基地项目收尾验收和后续项目的争取工作,做足做活“光伏+”产业,把基地打造成为全国沙漠最大最集中的光伏先进技术发电基地,全区乃至全国现代能源经济的样板区、转型融合的示范区。
同时,结合国家增量配电改革的契机,加快建设光伏、火电相互配套、互为补充,就地消纳与向外输送相结合的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现光伏发电基地与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的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 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17年基础上翻一番,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能源发展网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6个月的建设,原本荒无人烟的库布其沙漠,如今已变成大片的“蓝色海洋”。达拉特旗委书记奇·达楞太向记者介绍说,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打造库布其沙漠经济先导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17年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全国第三批10个重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之一。
180天打造并网奇迹
记者了解到,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500兆瓦项目从开工到全容量并网发电,历时180天。奇·达楞太表示,“中广核、国家电投、中节能等投资建设单位及广大建设者们,克服沙尘肆虐、高温酷暑的重重困难,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夜以继日、不畏艰苦,仅仅用了不到180天的时间就提前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奇迹般地在库布其打造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希望之海。”
虽然达拉特旗光伏基地的企业优选工作在第三批10个应用领跑基地中开展得较晚,但在基地主管领导和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呈现全容量提前并网的良好结果。记者了解到,从开工到建成,参与建设的几家企业只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基地的主要工作。
其中,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在达拉特旗基地创建了两项第一:6月30日开工建设,10月30日成为基地第一个具备升压站一次带电条件的项目,11月30日成为基地第一个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的项目。该项目建设人员对记者介绍,他们秉承中广核集团“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将达旗领跑项目打造成为“领跑者中的领跑者”,成为中广核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又一张新名片。”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从项目开工之日就下达了“大干一百天”的动员令,并成立了达旗领跑者光伏项目“党员先锋突击队”,先锋突击队员奋战在一线岗位上,克服了酷热、沙尘和风暴等恶劣条件,从安全管理、质量把关、施工组织、到货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全力保障该项目的安全提前并网。
光伏+ 推动高质量发展
达拉特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75%,干燥少雨,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时数约3000小时,达拉特旗平均水平面总辐射年总量为6005.8MJ/m²,达拉特旗总体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B类很丰富区,非常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记者了解到,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2017年11月30日由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总规模200万千瓦,占地面积10万亩,建成后年发电量近40亿度,实现产值超15亿元,同时可有效治沙近20万亩,年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粉尘70万吨,带动周边农牧民致富3200人。
本期50万千瓦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2.5万亩,投资37.5亿元,包括国家电投建设的1号10万千瓦项目、4号20万千瓦项目;中国节能建设的2号10万千瓦项目;中广核建设的3号10万千瓦项目以及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220千伏汇集送出工程项目、库布齐沙漠林业公司建设的集中智能运维中心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达拉特旗光伏基地采用“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的立体化新型产业循环模式,通过“光伏+治沙”“光伏+农林”“光伏+旅游”,推进沙漠生态治理、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沙漠农林结合、沙漠特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金沙、蓝海、绿洲”,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库布其新能源与沙漠经济融为一体的奇特体验。基地建成后可将响沙湾、恩格贝、银肯塔拉等景区有效连接起来,形成沙漠旅游多层次、互补性、立体感的沙漠旅游新格局。
“今年以来,达拉特旗狠抓招商引资、产业转型、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96项,新引进重点项目24项(其中,实施重点能源项目15项,新引进5项)。”奇·达楞太向记者介绍说,预计到2018年年底,将完成生产总值达354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增长6%;全旗发电196亿度,增长63%;全社会用电72.6亿度,增长34%;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176.7亿元和132.4亿元,增长13%和3%;公路、铁路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8亿吨和2842万吨,增长21%和75%。
“达旗多能并进、多轮驱动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奇·达楞太表示,下一步,达拉特旗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抓好基地项目收尾验收和后续项目的争取工作,做足做活“光伏+”产业,把基地打造成为全国沙漠最大最集中的光伏先进技术发电基地,全区乃至全国现代能源经济的样板区、转型融合的示范区。
同时,结合国家增量配电改革的契机,加快建设光伏、火电相互配套、互为补充,就地消纳与向外输送相结合的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现光伏发电基地与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的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 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17年基础上翻一番,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能源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