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商情

国内新投12万吨低价料,取消欧洲双反措施,硅料价格下行压力大

来源:王淑娟 智汇光伏 2018-11-04 15:37:19

1)新投产12万吨又便宜又好的多晶硅料

10月28日、10月31日,两家多晶硅巨头,协鑫、通威的新疆、包头新产能分别投产,考虑到通威乐山新产能即将投产,近期将有12万吨低价新产能投产。据通威介绍,新产能成本甚至能低至30元/kg;超过70%的产品能满足P型单晶和N型单晶的需要!(注:2017年底,中国的多晶硅产能仅有27.2万吨!)

2)取消欧洲多晶硅42%+1.2%的双反税率

11月1日起,欧洲的多晶硅将被取消42%的反倾销税和1.2%的反补贴税。

3)硅料价格下行压力大

鉴于上游供给充足,明年一二季度下游需求仍然低迷,预期市场价格继续走低。由于已经贴近一线大厂的成本线,二三线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生产,预期未来部分企业将因成本倒挂严重而选择停产检修,产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一、取消欧洲多晶硅42%+1.2%的双反税率

根据商务部2014年第25号公告,对欧盟企业多晶硅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为42%和14.3%

 

根据商务部2014年第25号公告,对欧盟企业多晶硅征收的反补贴税率为1.2%.

 

 

10月31日,商务部发布第86号公告:

2018年11月1日起,我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终止实施。

 

2014年4月30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25号和第26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实施期限为2年。

 

2017年4月28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22号和第23号公告,决定自2017年5月1日起,继续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实施期限为18个月。

 

2018年3月15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30号公告,宣布上述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将于2018年10月31日到期,国内产业或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有关组织可在该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到期日60天前,以书面形式向商务部提出期终复审申请。

 

在公告规定时限内,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未提出期终复审申请,商务部亦决定不主动发起期终复审调查。鉴此,自2018年11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终止实施。

二、国内11万吨以上低价硅料投产

1)通威6万吨高纯度多晶硅,成本将低至30元/kg

10月31日,通威包头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投资的80亿元,已实现高纯多晶硅生产,预期产品成本将低于4万元/吨,随着生产线的进一步优化未来成本或将达到3万元/吨。

根据为10月23日发布的公告,通威股份在的乐山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一期2.5万吨也即将竣工,预计将于2018年12月投产。后续,乐山一期项目达产后实际产能也将超过3万吨/年,而通威股份高纯晶硅的实际产能将达到8万吨/年。

项目达产后超过70%的产品能满足P型单晶和N型单晶的需要,在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生产成本将降至4万元/吨以下。

 

图片来自于世纪新能源网

2)协鑫6万吨高纯度多晶硅投产

10月28日,保利协鑫新疆基地6万吨多晶硅项目于宣布正式投产。

依托协鑫参与国家“02专项”半导体材料技术的背景优势,以及参与江苏、徐州“产业援疆”实践所形成的“煤、电、硅、网、云”一体化优势,实现运营成本最低、综合效益最好、产品品质最高。

 

三、多晶硅价格下行压力大

国内的多晶硅价格近期持续下降。根据PVinfoLink的统计,多晶硅菜花料成交价以75元/kg为主,致密料为83元/kg为主。虽然取消了国外的双反税率,但由于国外多晶硅价格偏高,在如此的低价下,很难对国内产能造成冲击。

近期硅料价格持续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对年底前整个终端需求的预判相对悲观,而上游在需求预期悲观的前提下不选择积压库存,导致新成交价格一再下跌。

目前多晶硅价格已经贴近一线大厂的成本线,二三线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生产。明年一二季度下游需求仍然低迷,预期市场价格继续走低,未来部分企业将因成本倒挂严重而选择停产检修。

协鑫、通威新产能成本如下图中绿色区域,这些产能的投产,将造成既有产能的进一步出清。红色产能甚至部分橙色产能都会被淘汰,产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说明:图中的色块面积代表该类型企业的产能

图:三类企业的硅料成本情况

上述三种分类当中,每一种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硅料企业如下图所示。

说明:图中的色块面积代表该类型企业的产能

图:三类企业的代表性企业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