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氢能

机会情报:氢能发展再迎政策扶持

2018-10-13 17:49:10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11日表示,氢能是我国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打造好产业环境,统筹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部门将研究制定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图,明确氢能发展战略定位、目标和任务。加快组织突破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装备,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以及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

  虽然燃料电池距离真正的推广还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但在广阔的前景以及政策大力支持下,各方纷纷布局燃料电池领域。研究机构建议重点关注储氢、运氢以及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企业。

  近日,比亚迪(01211)向投资者透露正在研究氢燃料电池。实际上,今年5月份比亚迪就已经与美国混合动力公司达成协议将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客车。

  不止比亚迪,汇信原引了解,国内企业潍柴动力(02338)、长城汽车(02333)等,都先后布局氢燃料电池,日本丰田更是早在1992年就开始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今年5月份,李克强总理参观丰田汽车北海道厂区时,就表达出对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强烈意愿。

  汇信原引智通财经对比,发现氢燃料电池转移一个电子比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需要的质量更小,简单地说,就是能量密度更大。从下表也可以看出,氢能的能量密度占据绝对优势。

  事实上还远不止如此。由于在实际反应中,电池的能量转换会有损耗,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相对燃料电池的直接放电损耗更严重。由于不受卡诺循环限制,燃料电池理论能量转化效率可达90%以上,实际效率可达到60%。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氢燃料电池也有储能电池不可比拟的优势,即“充气五分钟,续航一千里”,充氢5分钟可行驶500公里,而储能电池此时还趴在充电桩吸取能量。

  理论上,氢燃料电池集合了汽油车的高能量比、即充即走,以及超越储能电池的高能量转换效率、无污染的优点,可谓新能源车的终极解决方案。

  相关概念股

  雄韬股份在氢能产业链已形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

  大洋电机逐步构建起了完整的“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品体系。

  猛狮科技:公司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联合建设的康奈尔大学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中国)项目,旨在发力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研究,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尽快产业化。后续,猛狮科技还将拓展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公司之前已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合作,在UCLA设立猛狮科技负极材料研究中心;与新加坡IMRE合作,共同开发锂硫电池技术。2017年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4,869.12万元竞购上燃动力51.01%股权。上燃动力主要从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科研和技术服务,填补了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方面的空白,通过布局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研发,为新一代新能源车辆的设计开发奠定基础。

  科力远: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能为镍氢动力电池提供配套原材料的企业。混合动力汽车(HEV)被认为是今后10年最实用、最具有前景的环保节能车型,预计到2020年全球HEV将达到2500万辆,而研究及使用结果表明在HEV所用动力电池中,镍氢动力电池综合性能最佳,每辆HEV的泡沫镍用量在8至10平方米,公司将面临历史性的发展契机。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