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基层报道

多渠开路激活“效益泉”——国电电力大同发电公司提质增效工作纪实

来源:国电电力 2019-01-09 00:00:00

翻开国电电力大同发电公司2018年工作簿,一个个亮眼的数字交相辉映:全年完成供热量1472万吉焦,同比增加119万吉焦;供电煤耗完成307.24克/千瓦时,同比降低4.94克/千瓦时;在运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全年获得环保补贴10015万元;超额完成电量目标,利润同比增长明显……

2018年,该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转化为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的有效举措,多渠开路激活“效益泉”,创造了一份“抢眼”成绩单。

强基,让企业健康运行

该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站在讲政治高度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控安全、环保风险,着力构筑坚固防线。

该公司坚持安全体系全覆盖、安全管理零容忍、安全事故硬考核、责任追究严查处的安全管理理念,围绕年度安全目标分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制定安全第一责任人定期报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及定期述职机制;加大责任制闭环管理,按照各单位月度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打分,打分情况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实施安全生产重奖重罚机制,切实督促各级安全责任人守好主业、精耕细作安全“责任田”。

李明是该公司锅炉磨煤机班的一名员工,2018年,他先后参加了6台次机组标准化检修。“在狭小阴暗潮湿的炉膛里开展锅炉‘四管’防磨防爆检查滋味真不好受,但只要能及时发现缺陷,解决问题,累一点、苦一点也值得。”在设备维护方面,该公司精细做好机组检修,加强设备综合治理,扎实开展隐患排查、设备定期试验、切换、保养等工作,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该公司本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严格执行国家环保减排法律法规,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不断加强环保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环保隐患排查;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三年规划方案》,加快推进各项环保改造,有效履行了央企社会责任,环保工作经验成效登上央视《走遍中国》栏目及《中国环境报》。

管理,让企业提质增效

该公司坚持目标引领,精细管理,“亮剑”市场,紧牵发电量、燃煤成本的“牛鼻子”,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实现了提质增效。

当前电改步入“深水区”,交易电量俨然成为电力市场的一块“大蛋糕”。如何在百舸争流的竞争环境中更好地分得这块“蛋糕”?电量营销是制胜法宝。

为突出抓好电量营销这条主线,该公司可谓下足了功夫。从年初开始,就深入学习电力市场相关交易政策,建立领导班子统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营销人员全面抓的工作机制,为营销工作找准着力点;在做好区域调研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营销,主动对接市场,重点分析区内大用户、跨省区交易用户、售电公司、与其他发电企业合作的模式,确保与量大价优的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该公司参与京津唐大用户直接交易19.56亿千瓦时,交易平均价格同比提高36.86元/兆瓦时;参与开展跨省区域挂牌交易4.07亿千瓦时;参与发电权交易1.17亿千瓦时,新增利用小时34小时。

控煤价是创效增收的保障。该公司准确把控采购节奏,精准预判市场拐点,在市场上行阶段及时调整煤源结构,市场下行阶段及时调控煤源煤价,实施“超前、错峰、低价”储煤;加强与同煤、平朔、内蒙地区等重要煤源的战略合作,提升长协煤进煤比例,防范煤价波动风险;细抓配煤掺烧工作流程,加强过程管理,根据机组运行情况,结合电网负荷及环保排放需求,及时调整掺配方案,最大限度掺烧经济煤种和煤泥,努力控价燃料成本。

创新,让企业焕发生机

该公司始终把创新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设立创新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焕发企业生机活力。

管理创新提升发展能力。该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创新,将全面风险管理与绩效管理融合运用,将风险管控目标纳入企业年度绩效合同,将风险管控情况指标化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了全员风险意识,提高了日常风险预警、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与此同时,该公司大力实施人才管理机制创新,设立首席师评选、大二工匠评聘、青年英才选拔三条通道,为员工岗位成才打造新平台;针对空缺的管理岗位,面向全厂开展公开竞争性选拔,变“伯乐识马”为“赛场选马”,真正把企业所需、符合标准、适应岗位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激活了人才队伍“一池春水”。

科技创新提升竞争能力。该公司在做好传统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建立智能升压站安全检查系统,引入智能机器人巡检,大大提高了升压站运行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在厂前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建立统一的外委人员数据库,对外委人员出入进行实时监控,堵塞了外委安全管理漏洞;搭建“燃料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了燃料采购、调运等智能化管理。

技术创新助力增收创效。2018年12月17日,该公司8号机组低位能供热增容改造顺利投入运行,不仅新增供热面积1100万平方米,而且8号机组供热期供电煤耗降至150克/千瓦时以内,每年可节约标煤2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746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540吨,实现了经济效益、节能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该公司开展机组深调峰技术攻关,在不改造设备的前提下,600兆瓦机组实现全负荷脱硝及40%额定负荷的深度调峰;搭建供用水智能调度指导系统,使全厂发电水耗同比下降13.86%,度电水费同比降低1560万元。

聚力,让企业持续发展

该公司党委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第一责任,深入落实集团党组“六个起来”要求,深化“抓支部、强堡垒”工作,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细胞”,该公司党委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开展“一部一品”建设,既要求党支部扎实做好各项党建基础工作,更要求融入中心工作,创新方式方法,突出支部特色,增强党建工作吸引力;制定《党小组“三比三赛”创优竞赛管理办法》,以“比学习、赛和谐,比贡献、赛效益,比安全、赛文明”为主要内容开展党小组创优竞赛,明确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急难险重苦脏累新”开展,突出服务生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走进该公司基层党支部,都会看到党员积分管理公示栏,里面张贴着每名党员每月的积分记录。该公司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从履行党员义务、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等7大项、21小项内容对党员进行量化考评,使党员日常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改变了党员考核“一锅烩”“评价党员凭印象”的现象,增强了党员“主角”意识。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得该公司基层支部“活”起来、党小组“比”起来,党员“动”起来,党的旗帜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2018年,该公司基层党支部申报“党员先锋工程”41项,开展创争活动500多次,创效近3000万元。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