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焦点要闻

【决战两大工程】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投产送电 跨越山河 造福西东

来源:南方电网报 2020-06-12 00:00:00
电力18讯:

 

  6月11日,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投产送电。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李志杰 摄

 

  在禄劝换流站,工作人员进行融冰装置引线支柱绝缘子安装作业。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李志杰 通讯员 夏云礼 张绍伟 摄

 

  高坡换流站工作人员正在加紧调试。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李志杰 摄

 

  西起云南昆明禄劝换流站,途经贵州安顺高坡换流站,最后到达广东肇庆换流站,横贯东西1243千米,这就是世界首个±500千伏三端直流工程、国内首个两端改三端直流工程——云贵互联通道工程。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高度重视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建设,多次作出研究部署,科学组织、科学管理,安全和质量两手抓、两手硬,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公司还成立昆柳龙直流、云贵互联及其交流配套工程“攻坚战”指挥部,调动各方力量,千方百计将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坚持全网一盘棋,南方电网公司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并与设计、监理、建设、检测等单位同向发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用时不到12个月完成建设,创造了直流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最短的建设工期。

  工程的投产,将扩大云南、贵州的水电和火电互济规模,实现云贵两省电力直接互济互补,构建市场机制平台,促进云南清洁水电消纳,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保等效益,有效助力沿线多省区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高质量发展。

  融合与创新的攻坚之旅

  复杂的施工环境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巨大的考验。如何跑赢时间是一道必答题。

  南方电网公司深入总结并充分运用特高压工程建设的丰富经验,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管理、技术等都在融合中擦出新的火花,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我们现在提前介入,把问题关口前移,实行过程验收,工程建设完也就验收完,大大节省了时间。”云贵互联通道工程送端新建的±500千伏禄劝换流站副站长夏云礼介绍,之前的模式是工程建设好,然后再验收,把发现的问题向有关方面反馈,他们进行整改,然后质监、管理和工程项目分部等再进行复检,耗时较长。

  在±500千伏禄劝换流站开工之前,超高压公司昆明局便成立了生产准备组和前端技术组跟进。据介绍,这支团队根据之前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换流站运维经验,梳理出1300多条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和设计单位西南设计院进行了充分讨论沟通,最终有1165条措施落实到了工程建设之中。

  这一做法也是来自正建设中的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昆北换流站。对于夏云礼来说,就像是给自己盖一所房子,自己就是使用人,当然是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而且要有最好的入住体验。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屏柜、二次安防图等设计中,夏云礼的团队需要更深入的介入,参与设计。

  为了抢回被疫情耽误的时间,云贵互联项目部贵阳分部结合工程建设实际,与生产部门及参建单位沟通协调,制定了“随工随验、随验随消、随消随复检”的“三随”工作法,根据施工进度开展分部工程验收,并结合施工、自检、消缺进度,提前有序开展竣工验收,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需要打的硬仗还有很多。±500千伏禄劝换流站海拔约2530米,是南方电网海拔最高的±500千伏超高压换流站。“这里地质复杂,岩溶强烈发育,年降水124天,入冬后夜间低温可达零下5摄氏度,对电气设备绝缘水平、阀厅设计和施工等有更高要求。”云贵互联工程项目部昆明分部副经理薛钰介绍。

  “我们在地下打了1350多根桩,一般长度15米左右,最长的达到67米。”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桩用来防止溶蚀带来的避免设备沉降。此前,桩基施工前还需另加详勘,避免桩底下方存在溶洞造成掉桩,相当于每桩成孔2次,工作量翻倍。

  为了在雨季到来之前基本完成场平施工,设计勘测、挖填、强夯、爆破、设计勘测等作业同步开展,采取三班轮换制24小时工作,日均挖填方量超过1.6万立方,日最高挖填方量突破4万立方。薛钰表示,仅用100天时间完成153万方土石方挖填和32米高边坡施工,刷新同类型工程纪录。

  而超高压公司贵阳局负责的8个标段中,共有铁路、公路、电力线路交叉跨越点110处,57%的塔位位于山势陡峭的高山上,75%铁塔土质为岩石,施工条件差,也是困难重重。该局提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集中一切需要集中的力量,充分发挥各专业、各部门的优势,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肇庆换流站控保改造过程中涉及全站二次控保设备、主控楼及阀厅空调、阀控、阀冷设备及直流测量装置改造,涉及改造的控保屏柜共312面,更换直流测量装置共15台,防火控制电缆达到235公里。”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受端改造的±500千伏肇庆换流站站长郭卫明说,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肇庆换流站之所以能按期保质完成,一个是靠广东电网公司在人员上的大力支持,另一个是靠站内人每个员工没日没夜的付出。“我们站年轻人多,像关就、劳颖然、蔡少辉等几个人的孩子要么刚出生不久,要么一岁左右,都比较小,但工程进度比较紧,尤其是疫情严重的时候,他们几乎回不了家,最放松的时刻也就是晚饭时,因为那时候才能通过电话跟孩子打打照面。”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已经形成“八条交流、十条直流”18条500千伏及以上大通道,南方电网人始终保持着攻坚克难的意志力、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时空变换,策略不同,不变的是南方电网人对卓越品质的追求。

  技术多点突破 关键设备全面国产化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是世界上首个±500千伏三端直流工程,改造后将形成云南禄劝换流站—贵州高坡换流站—广东肇庆换流站的输电通道。改造前的高肇直流仅能实现贵州送电广东,如今实现了云贵粤灵活送电,经济性更优。在并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背后是南方电网的硬核技术突破和支撑。

  “从两端到三端也带来非常多的技术难题,多端常规直流工程,运行方式多样,控制保护系统极其复杂,整个交直流故障响应与两端常规直流差异较大,还涉及到多端解闭锁、直流线路故障重启动等策略问题,但是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云贵互联项目部总工程师徐自闲介绍说。

  世界上已有的多端常规直流输电工程,如意大利—科西嘉—撒丁岛三端直流输电工程、加拿大魁北克—新英格兰多端直流系统和印度建设的NEA800直流输电工程,实际运行中以多端运行的并不多。

  以前,两端±500千伏直流工程送电方式仅有十几种,改为三端后送电方式达276种,复杂的运行方式也给工程的控制保护系统带来更高要求。为此,公司成立了技术攻关团队,啃下很多硬骨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双极接线方式下换流站极性转换设计方案,实现了“二送一”和“一送二”两种三端双极运行方式的灵活切换。

  不仅控制保护系统,在稳控系统方面,南方电网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可切换多种运行方式的直流故障稳控策略,可自动判断孤岛与联网、送电与受电、一送多、多送一等各种运行方式,研制出适应多端常规直流运行模式和多种不同直流故障的稳控系统,满足了交、直流故障,线路过载等不同故障组合下的系统稳定要求。

  在工程设备的研发上,工程也实现了重大突破。以直流高速并列开关为例,它是多端混合直流输电工程的“咽喉”设备,国内目前仅用于昆柳龙直流工程和云贵互联直流工程中,技术一直为国外巨头垄断。南方电网公司开关技术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毫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跟国外公司反复沟通技术细节,排除每一个技术风险,首次提出特殊试验“燃弧耐受能力验证试验”和“极限分合闸速度下的机械操作试验”,并写入技术规范书。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中这样的首次还有很多。工程中采用的光传输系统创造了国内电力工程应用领域无中继最长纪录,全程415.8公里不设任何形式的光纤中继站,节省投资近千万元。”徐自闲说,选择此方案,因为云贵互联输电线路沿线地质复杂,途经高海拔、重冰区、喀斯特地貌区。考虑到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光纤中继站点的选址建设与日常维护十分困难,而超长距离无中继传输系统比中继解决方案成本低、效益高,运行维护简单,是适宜用在云贵互联工程直流线路的重要通信技术。

  依托此通信系统,云贵互联直流工程还实现了各类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信息的传输与实时监测。南方电网公司供电区域部分输电线路位于电信运营商网络难以覆盖的无人区,长期缺乏稳定可靠的通信手段,线路运维人员无法及时有效获取这部分输电线路的图、微气象和覆冰等监测信息,无人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成为难题。为突破这一难题,南方电网公司在云贵互联通道工程中首次将OPGW光缆、塔上光纤环网及WAPI无线覆盖技术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相结合,实现该技术在南方电网范围内的首次工程应用。

  “从两端到三端,电网技术取得多项突破,工程关键设备全面使用国产设备,自主化率更是达到100%,对于我国掌握多端直流关键技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徐自闲感慨地说。

  溢出效应显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是南方电网公司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南方电网供电区域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项目,是国家确定的加强云贵两省电网互联互通、促进云南富余水电消纳、提升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投产,将加大云南与贵州水火互济规模,是解决云南水电消纳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云贵互联项目部经理董言乐介绍,该工程新增300万千瓦云南水电外送通道,2020年—2030年逐年可增送云南清洁水电电量约80亿—20亿千瓦时,2020年—2030年累计可增送云南富余电量约580亿千瓦时。

  工程也将提升贵州电力外送通道能力。据介绍,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建成投产之后,将提高贵州外送通道利用率,可利用云南季节性水电弥补贵州外送电量不足问题。经初步估算,2020—2030年可提高高肇直流利用小时300—1000小时,提高贵州外送通道利用小时200—550小时,提高贵州外送通道利用率4%—11%,年均提高7%。

  长远来看,工程将推动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建成后,云南外送通道备用容量仅为470万千瓦,基本可满足500—800万千瓦直流单极故障需求。”董言乐说,但随着云南永富直流供电云南文山地区容量的增加,云南外送通道备用容量将逐年减少至170万千瓦左右,不能满足500—800万千瓦直流单极故障需求,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可逐步替代永富直流临时承担的云南外送通道备用容量。

  此外,该工程还可实现云贵两省直接互济,构建市场机制平台。云贵互联通道构建了两省间电力市场机制的电网平台,在云南、贵州电力出现较大波动或系统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实现两省电力直接交易或短期备用容量150—300万千瓦。

  除了上述效用以外,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存在着许多溢出效应,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尤其显著。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处在石漠化地区,土地贫瘠,贫困发生率高,多数人常年在外打工。夏日起家在该县白岩镇高坡村,是精准贫困户,家中无地,家有老父老母,膝下有一双儿女,大的18岁,小的6岁,在上学,靠夏日起夫妻常年在外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家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无法外出,他为此感到焦虑,“一大家子人靠我养活呢!”

  疫情发生后,高坡换流站向高坡村委会发函,提出用工需求,要求是贫困户。夏日起符合条件,也懂泥工活儿,成功被高坡换流站招收。“现在的月工资跟出外打工差不多,还能就近照顾家庭,感觉很满足了。”夏日起说。

  工程开工以来,尤其是今年2月底全面复工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发挥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影响力、带动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效益显著。在保就业方面,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建设高峰时期全线投入4300余人,积极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因疫情外出务工难问题。此外,在保能源安全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大平台的作用,安排该工程调试阶段及时恢复从贵州向广东送电,有效缓解了广东因企业复工复产及持续高温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工程建设有效带动了包括原材料、电力设备、电力电子器件、施工、监理、检测等在内的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企业复工复产达产。

  生态效益方面,根据供需形势分析初步研究,2020—2030年云贵互联通道可送出云南富余清洁水电电量约580亿千瓦时,可减少火电燃标准煤约1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5.8万吨,减少灰尘排放约7000吨,将有效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的建成投产,凝聚着南方电网和社会各界无数人的汗水,也见证着南方电网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历程。工程将在推动云南清洁能源消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窦小兵 孙维锋 刘杰 通讯员 崔文俊 刘天宇 彭在兴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大事记

  2018年10月10日,可研批复

  2019年3月25日,禄劝站“三通一平”开工

  2019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本工程

  2019年7月19日,云贵互联直流线路开工

  2019年7月17日,禄劝站土建开工

  2019年11月16日,高肇直流开始停电改造

  2019年11月30日,禄劝站开始电气安装

  2020年3月9日,禄劝站外电源投产

  2020年4月19日,肇庆站交流场投产

  2020年4月20日,云贵互联直流线路全线贯通

  2020年4月24日,高坡站交流场投产

  2020年5月2日,高坡站完成直流站系统调试

  2020年5月3日,肇庆站完成直流站系统调试

  2020年5月4日,禄劝站交流场投产

  2020年5月15日,完成高坡至肇庆两端系统调试,高肇直流改造工程投产

  2020年5月16日,禄劝站完成直流站系统调试

  2020年5月20日,开始禄劝至肇庆两端系统调试

  2020年5月24日,开始禄劝、高坡送肇庆(二送一模式)三端调试

  2020年6月11日,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投产

  ■ 建设故事

  看单台300多吨换流变如何漂洋过海到禄劝

  将长12.5米、宽3.5米、高4.5米,重达300多吨的换流变压器,运抵海拔2530米、多高山大岭的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禄劝换流站并非易事。而且,这样的大家伙有14台,需要经海运、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接力”运抵禄劝换流站。

  据超高压公司物流服务中心现场物资专员李树兵介绍,变压器运输属于最高级别的“四级大件”运输。禄劝换流站首台换流变于2019年10月17日发运,从山东济南经海运至广西钦州港,再经铁路运输至云南楚雄禄丰县大德火车站,后公路运输至禄劝换流站现场,全程约4700公里,总体历时40天。

  为确保本次大件运输顺利,超高压公司物流服务中心组织加固桥梁19处,电力高压线、电缆改造200余处,空障整改处理70余处,还有铁路隧道整治、限界尺寸扩宽、信号机、站台、回流线支架整改等工作。同时,还周密组织承运单位沿线实测梳理风险点,专人押运制定应急预案,协调途经地交警、路政人员实施交通管制,严格控制运输车辆在弯道、桥梁等情况下的速度,多措并举确保运输安全。

  换流变压器途经的禄劝换流站进站道路是本次运输的一大难点。据介绍,禄劝换流站进站道路约6.8公里,是目前南方电网在建工程最长的进站路,挖填方量约12.5万立方米。同时,受道路周边电力线路、通讯线路等因素限制,石方无法进行爆破施工,全部依靠破碎锤24小时连续破碎。超高压公司昆明局组织施工单位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加大资源投入,详细划分施工区域,150名施工人员、20台挖掘机(其中破碎锤12台)、8台装载机、6台推土机、5台压路机、30台土方运输车辆连续作战,历时75天完成了路基施工,基本具备了大件运输条件。

  超高压公司昆明局为此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组织制定党员突击队攻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根据实际划分5个党员责任区,构建各参建单位党员及群众联动机制,确保了工程建设和大件运输的顺利推进。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孙维锋 窦小兵 通讯员 薛钰

  “飞跃”北盘江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直流线路横跨云、贵交界的北盘江大峡谷,跨度达1170米,高差300余米,与北盘江大桥并肩伫立,成为连接云、贵两地的“电力高速公路”。

  北盘江大峡谷位于乌蒙山区,这里万壑千岩,巍峨壮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感叹人力之渺小。工程直流线路就从此穿过,沿线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平均海拔1950米,高山大岭区域占比58.1%,重冰区占比38.6%,均为南方电网公司直流线路建设未曾遇到的。

  需要跨越北盘江大峡谷的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直流线路第七标段全长74.108千米,新建铁塔170基,其中重冰区铁塔40基,标段沿线地形差、交通差、气候差,施工难度很大。为了完成建设任务,整个标段组织了35个马帮共600多匹马和架设70多条索道进行全线的砂石料、水泥钢筋、塔材、架线金具材料的运输。“跨越北盘江的N7003、N7004号塔基,档距1170米,是第七标段档距最长的两基塔,施工过程困难又复杂。”回忆起这基铁塔的建设情况,负责第七标段建设协调工作的云贵互联项目部贵阳分部杨健铭说道。

  N7003—N7004号塔档距大、高差大、转角大,杆塔和导线需承受极大的应力,且跨越北盘江大峡谷,施工环境复杂,在导线牵引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跳轮及断线的安全事故。为此,云贵互联项目部贵阳分部组织开展专项研讨,事无巨细地研讨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了专项的放紧线施工方案,每日召开总结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历时16天完成放紧线施工,实现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由验收工作组完成。为实现云贵互联通道工程“零缺陷”投运,4月18日,有着16年输电线路工作经验的超高压贵阳局验收工作组组长郭天天带领首次参与验收工作的胡超在此开展验收工作。

  “注意安全,缺陷处理情况要逐个核实。”胡超还清晰地记得郭天天在他上塔之前的每一句叮嘱。在胡超看来,郭天天是个有点“唠叨”的老师傅,每次上塔前,都要叮嘱他几遍。每次他对验收细节有疑问,郭天天都会以点带面,发散性地讲解很多验收的知识和他积累的“一箩筐”工作经验。

  他们背着沉甸甸的工具包一步步登向塔顶,过了绝缘子串,他们面对的是一段斜度在50度左右的高空“下坡路”,在导线上,他们双脚踩稳,双手抓牢,谨慎又稳重地迈出每一步。“那一档线不算是坡度最大的,在位于六盘水市果布嘎乡的云贵互联通道线路7标N7089—N7090那一档线坡度大概有70度,基本是垂直的,走起来更有挑战。”郭天天不无感慨地说。

  “下坡”之后,虽然是一段较为平缓的路程,但劲风穿过峡谷,吹得导线有些许晃动,再加上脚下1000多米处是汩汩流动的北盘江,让胡超的额头上冒出大颗大颗的汗珠,步伐也渐渐慢下来。“抓稳踩牢,不要看脚下,看前方,看缺陷处理情况。”观察到胡超的变化,郭天天在另一旁的导线上鼓励他。走到了导线间隔棒,胡超停下来喝口水,拿袖子一把抹了额头上的汗水,又继续向前出发。走过了大峡谷,又爬过了一个“大上坡”,他们到达连接导线的铁塔上,填写、检查好验收记录,拍拍身上的尘土,喝点水,又向下一档线出发。距离塔下不远处的北盘江大桥观景台上,游客们的目光被他们俩吸引,一边看一边感慨“了不起,了不起啊!”(韩旭)

 

  ■ 建设者说

  超高压公司云贵互联通道工程项目经理 董言乐

 

  回首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的建设,有许多让人难忘的时刻:调试工作中的每一个清晨与深夜;10天走了4500公里的行程,以及路途上见到的每一张为工程建设殚精竭虑的面孔;办公室墙上的工程倒计时牌,那每天不断减少的数字……

  6月11日,我会记住工程投产的这个时刻,为我们又创造了更多的“第一”而自豪,向每一位参与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建设的劳动者致敬!

  超高压公司广州局云贵互联通道工程项目部肇庆分部建设协调工程师 吴梓阳

 

  能参与到这个工程我感到十分荣幸。工程建设任务重、有效工期短,而且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计划2月初复工的工程,延误至3月初才组织复工,可以说是难度空前、挑战空前、压力空前。但项目分部的每个成员戮力同心、科学分工,及时重新制定施工计划,统筹协调施工单位有序复工复产,每天碰头会上及时解决制约工程进度的问题,最终光荣地完成了肇庆站改造工程攻坚战,提前8天满足交流场启动条件。尽管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但自己的工程管理能力逐步得到提升,还有一个团队一起攻坚克难,这将会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超高压公司云贵互联直流线路工程现场攻坚组织协调员 庞燚

 

  云贵互联直流线路工程施工现场铁塔组立、架线施工、交叉跨越同时进行,点多面广,3000多名人员在现场施工,疫情防控和施工管控难度十分大。我十多次到施工项目部和施工现场检查防疫情况,连续30多天驻扎在施工现场,解决了材料运输、停电协调、交叉跨越等40多项难题。经各方共同努力,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39基铁塔组立、237千米线路架线,直流线路工程提前10天贯通目标。

  现在工程投运了,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为了西电东送工程建设,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将继续发扬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奔赴新的征程。

  超高压公司贵阳局建设协调兼合同及物资管理专责 姜鹏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工程从立项、可研、核准、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异常紧张。在项目前期工作的协调中,我们经常为了一份文件“跑断腿、磨破嘴”。在施工建设阶段,我们长期驻守现场,关注每一个细节。在疫情防控时期,我们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全力协调各方,有序组织工程复工建设,加班加点地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在工程验收阶段,我们创新思维,制定了“随工随验、随验随消、随消随复检”的“三随”工作机制,完成了施工与验收的高效衔接。

  作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参与者,我深感荣幸。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次次刷新着国内同类工程建设纪录,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只是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成百上千个建设者之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守岗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冲在“攻坚战”第一线。

  超高压公司贵阳局云贵互联通道工程高坡换流站运行副值班员 罗小林

 

  从去年9月参与云贵互联通道工程FPT试验开始,我就知道这将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首次两端改三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工期紧任务重。

  作为高坡换流站参与FPT试验时间最长、唯一全程参与DPT试验的运行人员,我在为期37天的DPT试验期间,共撰写了试验日志17篇、试验录波分析报告8篇、专项问题分析日志4份,同时还发现了金属大地转换的顺控程序缺陷。就这样,我从一个小白逐渐成长为熟悉三端直流关键技术的运维工作者。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很高兴作为其中一名建设者,见证了它从试验室仿真模型到跨越云南、贵州、广东三省的西电东送重要通道的转变,这离不开所有同事的共同努力,相信未来我们还能为西电东送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超高压公司昆明局禄劝换流站运维二值副值长 黄殿龙

 

  2019年年初,我从±800千伏普洱换流站生产运行岗主动请缨调到基建部担任云贵互联通道工程项目部昆明分部电气技术专责,常驻送端±500千伏禄劝换流站参与基建工作。2019年3月25日,禄劝换流站开始“三通一平”,我们在雨季前的100天完成了150余万方土石方平整,并在土建开工5个月后,交付安装,创下了新的“南网速度”。今年4月30日,基建工程告一段落,压力转移到生产运维。收到岗位调动通知后,我又换上运行工装,开始参与禄劝换流站运行调试工作,和班组人员一起通宵达旦,高质量完成了707个大项10196个小项操作,历时15天顺利完成禄劝换流站交流场及站系统调试。

  虽然禄劝换流站目前已经成功实现提前投产目标,但是新站新设备新工程,新的安全运行将接踵而至,要做到“建得起,接得下,管得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始终坚守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云南电网建设分公司第四业主项目部项目经理 夏勇涛

 

  不管多么大的大事,其实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细节组成的。电网工程建设涉及专业多、协调工作量大,但我们对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从细节入手。项目管理制度精益化,建立周、月协调制度,全力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安全作业精益化,强化施工人员安全自我意识,加强作业风险分析,强化现场安全监督;质量管控精益化,从原材料抽检、施工机具审核、现场工艺控制,从细节到整体全面进行质量控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个人都非常努力、用心,都用尽自己的所有的全身力量做这项工作。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们业主项目部每一位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

  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分公司主任工程师禄劝换流站B标项目副经理 施利波

 

  我在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投标阶段,主动担任项目副经理,不为别的,就觉得我来可能比别人更合适一点吧。土建交安前,我来到现场,看到各区域的场地面貌,想想仅有4个月的时间,心里有点发怵、有些担忧。我默念,埋怨没有用,只能顶上去,见缝插针地争取工作面。其间,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原本紧张的工期更加紧迫。作为项目部负责人和一名党员,我只能咬紧牙关上,和大家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一起攻坚。5月1日,交流场及交流滤波器开始带电调试,回望过去的4个月,我们不辱使命。有汗水,有泪水,也值得。

  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三级助力技能专家云贵互联通道线路工程2标项目副经理 熊金武

 

  参加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建设是段难忘的人生经历。一是施工期间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工程攻坚战一起打;二是本次施工工期之紧迫,是我工作生涯之少见;三是来自地方政府,以及南方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及云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大力的支持和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困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自豪感。工地上,原计划10天的任务,我们加班加点硬是3天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挑战,我们都跨过去了。看着苦战之下,一条条银线连通云贵之间,我觉得,“万家灯火,南网情深”之中,也有“云送铁军”的汗水和自豪。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