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月29日召开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发布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全社会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比重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
已经开启的新一年用电需求走势,成为行业关注热点。“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产业运行和地方发展等,以及2018年高基数影响,预计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平稳回落,在平水年、没有大范围极端气温影响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5%左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在发布会上预测,2019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2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进一步提高。
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二产用电主力拉动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直以来,用电量不仅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风向标,也是判断经济统计指标质量的重要参照。去年经济总需求扩张走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为何电力消费增速却在加速,弹性系数超过1,创下近年新高?这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叶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力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要素,与经济的关联性应该从宏观经济和社会进程两方面来看。
▶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 2018年各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6.8%、6.7%、6.5%、6.4%,相对应各季度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8%、9.0%、8.0%、7.3%,GDP和用电量增长走势基本一致。
“2018年用电量增长达到8.5%,超过GDP增速,弹性系数超过1,是我国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体现。同时,电力作为最重要的二次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提高,也是终端消费清洁化的体现。”叶春表示,新一轮电力制改革,包括一般工商业电价的降低,也激发全社会包括居民用电的热情。可以说,2018年我国经济维持平稳较快的增长,给用电量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具体来看,一产用电量同比增长9.8%,保持稳定。二产用电量同比增长7.2%,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迅速,成为用电量增长的稳定剂。三产用电量同比增长12.7%,近几年三产用电量都维持了高速增长。此外,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也得到快速增长。
▶另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3.5%,继续延续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60%。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用电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性调整,从低端向高端、从传统向新技术的转变,在用电量上的反应愈发明显的。
叶春告诉记者
从国家经济和社会进程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城乡电网改造持续推进,电气化水平得到局部提高。与此同时,电费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这就提升了冬季采暖负荷和夏季降温负荷。这些变化都可以从2018年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0.3%这一数据看出。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冮宇峰看来,电煤替代、交通运输设施电气化等其他因素,也拉动了用电量的增长。比如,2018年我国电能替代用电增长15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1/4以上,也就是拉高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两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多种因素促使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长达到8.5%,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从用电量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都朝着既定的目标在前进和优化。
煤电装机容量破10亿千瓦
今年增量将大幅收缩
记者从发布会上注意到,截至2018年底,火电11.4亿千瓦装机中,煤电为10.1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3.0%,比上年降低2.2个百分点。中电传媒资深观察员彭源长指出,“得益于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工作的大力推进,我国煤电装机容量破10亿千瓦的时间明显延缓。”
叶春预测
2019年火电发电量增长5.5%左右,发电量增量相对2018年将有大幅收缩。预计截至2019年底,火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1.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9%,比2018年底降低一个百分点左右。
在谈到新一年煤电能否扭亏的问题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薛静告诉记者,当前,全国煤电企业亏损面仍过半,应重点保障电煤供应、落实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等。具体来说,建议加强煤电运三方中长期合同有效监管,确保合同履约到位;进一步规范煤电定价机制,以电煤价格指数为依据,引导市场合理预期,控制电煤价格在合理区间,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困境。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用电量增长不确定性增大。
《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产业运行和地方发展等,以及2018年高基数影响,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2018年回落,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5%左右。
从电源侧来看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19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200万千瓦左右;预计201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0亿千瓦、同比增长5.5%左右。其中,水电3.6亿千瓦、并网风电2.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0亿千瓦、核电5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21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8.4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1.8%左右,比上年底提高1个百分点。
作者:朱怡 支彤
已经开启的新一年用电需求走势,成为行业关注热点。“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产业运行和地方发展等,以及2018年高基数影响,预计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平稳回落,在平水年、没有大范围极端气温影响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5%左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在发布会上预测,2019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2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进一步提高。
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二产用电主力拉动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直以来,用电量不仅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风向标,也是判断经济统计指标质量的重要参照。去年经济总需求扩张走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为何电力消费增速却在加速,弹性系数超过1,创下近年新高?这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叶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力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要素,与经济的关联性应该从宏观经济和社会进程两方面来看。
▶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 2018年各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6.8%、6.7%、6.5%、6.4%,相对应各季度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8%、9.0%、8.0%、7.3%,GDP和用电量增长走势基本一致。
“2018年用电量增长达到8.5%,超过GDP增速,弹性系数超过1,是我国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体现。同时,电力作为最重要的二次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提高,也是终端消费清洁化的体现。”叶春表示,新一轮电力制改革,包括一般工商业电价的降低,也激发全社会包括居民用电的热情。可以说,2018年我国经济维持平稳较快的增长,给用电量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具体来看,一产用电量同比增长9.8%,保持稳定。二产用电量同比增长7.2%,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迅速,成为用电量增长的稳定剂。三产用电量同比增长12.7%,近几年三产用电量都维持了高速增长。此外,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也得到快速增长。
▶另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3.5%,继续延续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60%。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用电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性调整,从低端向高端、从传统向新技术的转变,在用电量上的反应愈发明显的。
叶春告诉记者
从国家经济和社会进程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城乡电网改造持续推进,电气化水平得到局部提高。与此同时,电费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这就提升了冬季采暖负荷和夏季降温负荷。这些变化都可以从2018年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0.3%这一数据看出。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冮宇峰看来,电煤替代、交通运输设施电气化等其他因素,也拉动了用电量的增长。比如,2018年我国电能替代用电增长15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1/4以上,也就是拉高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两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多种因素促使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长达到8.5%,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从用电量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都朝着既定的目标在前进和优化。
煤电装机容量破10亿千瓦
今年增量将大幅收缩
记者从发布会上注意到,截至2018年底,火电11.4亿千瓦装机中,煤电为10.1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3.0%,比上年降低2.2个百分点。中电传媒资深观察员彭源长指出,“得益于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工作的大力推进,我国煤电装机容量破10亿千瓦的时间明显延缓。”
叶春预测
2019年火电发电量增长5.5%左右,发电量增量相对2018年将有大幅收缩。预计截至2019年底,火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1.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9%,比2018年底降低一个百分点左右。
在谈到新一年煤电能否扭亏的问题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薛静告诉记者,当前,全国煤电企业亏损面仍过半,应重点保障电煤供应、落实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等。具体来说,建议加强煤电运三方中长期合同有效监管,确保合同履约到位;进一步规范煤电定价机制,以电煤价格指数为依据,引导市场合理预期,控制电煤价格在合理区间,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困境。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用电量增长不确定性增大。
《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产业运行和地方发展等,以及2018年高基数影响,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2018年回落,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5%左右。
从电源侧来看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19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200万千瓦左右;预计201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0亿千瓦、同比增长5.5%左右。其中,水电3.6亿千瓦、并网风电2.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0亿千瓦、核电5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21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8.4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1.8%左右,比上年底提高1个百分点。
作者:朱怡 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