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国内

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能源互联促变革

2019-10-27 20:29:2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推进能源转型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根据《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部署,到205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超过50%。同时,由于80%以上的非化石能源均需要转化为电能使用,专家推断在能源消费侧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也将超过50%。

 

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图源自太原市人民政府。

“两个50%”意味着,一半以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都将依靠电网完成,电网正由电力枢纽向能源枢纽转变。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能源互联网+的创新与发展”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数十位专家深入探讨智慧电网对能源转型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化能源变革提供宝贵参考。

 

1
数字技术为能源电力行业赋能
 

 

 
“作为各类能源转换利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能源互联网成为电网功能形态演进的基本方向。数字革命为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跨越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托,数字化成为推动能源产业变革的强大力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跃表示,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该公司计划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打造企业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
根据国网能源院的研究,数字技术正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能源行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为能源电力行业赋能。国网能源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运洲指出,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与坚强智能电网融合发展,是实现传统电网向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多流合一”能源互联网转型跨越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牛东晓认为,数字经济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新的增长点,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02至2018年,数字经济规模从不到1500亿元增长至31万亿元,16年间增长208倍,年均名义复合增速达到38%,远超同期GDP增速。2018年,我国GDP达90.03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1/3。“工业互联网通过把传统工业系统与互联网作用叠加,形成一种新的工业形态,将在数字经济中起到关键作用。”牛东晓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工业互联网的典型案例,将有力助推数字经济的发展,从而支撑起国家经济战略转型。

 

2
智能枢纽为优化能源配置增效
 

 

 

我国“富煤少油贫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短期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很难改变。对于由“煤老大”向“排头兵”转型的山西省而言,能源互联网将如何推进当地能源转型发展呢?

 

 

论坛上,张运洲对外发布了国网能源院关于推进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相关研究,建议加快推动山西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并全面推广。利用国家电网公司在“大云物移智链”、边缘计算、云物协同等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应用经验,打造包含大数据分析、运行监测、共享服务、价值创造等模块的山西“能源云”。同时按照“平台+生态”的思路,实现对山西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引流+赋能”。以分布式光伏服务、综合能效服务、电动汽车服务、能源电商服务等子生态建设作为切入点,促进全环节、全要素供需对接和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互利共赢的能源新生态。
如今,电力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需要充分发挥电网的枢纽作用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大家认为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高,能源自给率不足80%,电力在提升能源自给自足水平和能源安全中的地位凸显。为此,应充分发挥以电为中心、电网为枢纽的重要作用,有效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及调度,促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此外,能源转型要求突破体制机制框架,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议以电力市场机制建设为核心推动能源体制机制变革,向社会资本逐步开放电网投资,建立适应能源低碳转型的能源体制机制。
清华大学教授夏清表示,现货市场实现了电力资源的时空优化配置。以分时的价格引导源、网、荷、储的互动与协同,可全面提升消纳新能源能力和资产利用率;以空间的价格引导电力供需合理布局,可以一种经济的方式引导电网安全。现货市场开启了需求侧响应、储能、分布式电源的新业态,是能源的重要支撑。

 

作者:王怡 谢文川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