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发电

棉花滩电站记者手记:挚爱的眼神愈发厚重

2018-12-17 15:25:45

挚爱的眼神愈发厚重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王怡

  汀江之水,蜿蜒南流。将视线越过龙湖的水面向北眺望,著名的革命老区龙岩市上杭县便坐落于此。

  穿越时空90载,以汀江流域为代表的闽西人民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浸润延续,正如记者从棉电人骨子里感受到的那样。时任福建省领导的习近平同志先后4次来到棉花滩,为棉电人立誓建设好棉花滩电站项目鼓足了士气、指明了方向。从棉花滩电站几易时间开工建设,到优建、精管实现4台机组“一年四投”,从在现代化企业建设路径上探索前行,到心系老区百姓服务地方发展,棉电公司优质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

  建设成绩的取得远非表面看起来这般光鲜,个中艰辛唯有体验过的人方可体会。

  “数载奔波为项目,一片丹心唯有它,拳拳赤子为父老!”这是原棉花滩电站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王灿荣跑项目时写下的诗句。项目筹备期间,由于常年奔波,他身患多种疾病,却每天都在高强度工作,最多一年出差280多天。棉花滩电站开工,48岁的王灿荣却劳累病逝。

  2016年夏天,棉电公司总工程师董继斌连续三天三夜在抗洪一线指挥,突发脑溢血,倒在现场。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后,重新站了起来,人整整瘦了20多斤。从租住房走到公司,普通人只要五分钟,董继斌最少需要花上半个小时,为了早日康复多锻炼,坚持不让人扶助。

  “能够成为棉花滩电站的一员,我深感自豪。”所到之处,棉电人无不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中有曾经身背草席、棉被前来报到的棉花滩电站首批员工,安装调试时期连续五个月鏖战在地下厂房,“军大衣+方便面”成为他们最熟悉的“装备”;他们中也有远离家乡驻扎棉花滩的新生代建设者,以电站业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作为鞭策,心无旁骛做好本职工作,持续提高专业本领,在一场场保电任务中体味工作的历练,在一次次水利调度中感悟青春的价值。“不能把习总书记的嘱托付之东流。”这句话出自棉花滩电站运维部巡操班副值班员陈芳菲之口,2年前她才离开校园跨入棉花滩的大门。自此,点亮万家灯火成为了她最大的心愿。

  时过境迁,棉花滩电站开工至今已整整20个年头。如果说岁月在棉花滩的面容上留下了些许痕迹的话,却丝毫没有磨灭掉棉电人心中对这份事业的敬畏与坚守。那挚爱的眼神,正愈发厚重。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