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互联通道工程送端禄劝换流站运维人员研讨解决工程难题。 李品 摄
今年6月11日,世界首个±500千伏三端直流工程、国内首个两端改三端直流工程——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提前19天建成投产。在南方电网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云贵互联及配套工程管理团队(以下简称“管理团队”)奋力攻坚,与全体工程建设者一道,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功战胜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技术复杂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最终,云贵互联通道工程从取得核准批复到全部投运仅用时11个月,创造了世界上直流工程建设周期最短的新纪录,刷新了电网建设的“南网速度”。
抢时间的工程建设者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是国家重点输变电项目,对加强云贵两省电网互联互通、促进云南清洁水电消纳、提升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工程2019年7月开工建设,原计划于2020年6月30日投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发挥央企影响力、带动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力争工程提前投产。时间紧、任务重,这无疑对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项目开工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和团队定了目标——‘守初心、建西电东送优质工程;担使命、创直流建设最快速度’。工程建设到一半,突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给施工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我们党员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打赢了这场攻坚战。”工程投产当天,管理团队成员、超高压公司云贵互联项目部经理董言乐动情地说道。
作为工程调试总指挥,董言乐日以继夜守在换流站的主控室,高效组织调试,仅用12天完成高坡送肇庆两端方式调试,仅用21天完成禄劝送肇庆两端方式和禄劝、高坡送肇庆三端调试,创造同类调试最快纪录。为了在现场协调问题,董言乐把电脑搬到车上,边办公边赶路,最多时10天跑了5000公里。
在工程建设任务最复杂、最困难、最紧急的禄劝换流站,管理团队成员、超高压公司云贵互联项目部变电项目总工鲁翔和同事们一起,克服“多边工程”(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边修改、边协调)建设难题,采用压缩设计时间、加快招标采购、优化施工组织、强化内外协同等一系列超常规措施,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设备采购、施工招标、三通一平等全部建设准备工作。大年初一,他就放弃休假,主动返回工作岗位。不仅如此,他还和同事们一起,巧妙应对换流站场地狭小的难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12台换流变的安装试验,38天完成两个阀厅的设备安装,4个月完成电气安装,创下换流站电气安装速度之最。
今年2月,正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和高峰时期。疫情突如其来,对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工期滞后近两个月。面对考验,管理团队迅速行动,精准施策,提前组织排查4000多名返岗人员的身体情况和近期活动轨迹,做到“返程一批、隔离一批、体检一批、合格一批、进场一批”,推动工程快速复工。2月底,云贵互联及配套工程所有标段全部复工,成为公司乃至全国首个全面复工的大型输变电工程,有效带动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为公司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出重要贡献,充分发挥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主力军、顶梁柱作用。
在肇庆换流站,管理团队成员、超高压公司云贵互联项目部肇庆分部项目副经理郭卫明带领员工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数据显示,肇庆换流站35天完成312面屏柜接线,直流线路仅用50天完成124基组塔和217千米架线。为保障电力供应,工程调试期间,该站还兼顾送电3.8亿千瓦时,仅5月中旬广东负荷高峰期就紧急送电1.6亿千瓦时。
云贵互联云南侧交流配套工程建设的背后,总是活跃着一个忙碌的身影——云南电网公司基建部主网建设科高级经理杨永昆。他充分结合交流配套工程建设内容和施工要点,紧盯工期进度计划,先后多次组织各参建单位召开工程建设进度优化讨论会,从基础开挖、浇筑、组塔、放线、老旧杆塔拆除、停电改接等工序入手,精细测算工期进度,及时预判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任何事情都敌不过“认真”二字。在杨永昆精细化排定工程建设工期后,各标段的施工进度均得到了有效提升,不仅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还实现了所有子项均比南方电网公司攻坚战目标提前,部分子项提前15天以上。
正是团队成员一次次刷新一项又一项的攻坚纪录,最终创造出工程建设的“南网速度”。
迎难而上的科技攻坚者
“国内没有将两端常规直流改造为三端常规直流的先例,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我们需要开展大量的技术攻关,不仅要攻克三端常规直流技术这一新课题,还要解决原高肇直流主设备在三端直流系统中的适应性问题。”管理团队成员、南网科研院云贵互联工程系统研究与成套设计项目经理刘涛回忆起奋战在工程调试一线的场景,感慨良多,“面对极其复杂的直流运行方式和控制保护策略,我们成功挑战了‘一项又一项不可能’。”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直流运行方式众多,是目前500千伏常规直流运行方式的18倍左右,而且有“二送一”和“一送二”两种三端方式,其所带来的特点是整个工程的控制保护系统极其复杂,控制保护策略需兼顾所有运行方式,并且需要满足多端直流新的功能及性能需求。
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团队开展了大量研究试验工作,与各单位密切配合,进一步优化调试方案,高质量完成了首个两端改三端直流控制保护策略的研究、设计与试验,在短时间内攻关解决了包括三端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新控保系统与高肇老设备配合、三端直流故障稳控策略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双极接线方式下换流站极性转换设计方案,实现了两种三端双极运行方式的灵活切换。
不仅如此,云贵互联及配套工程还推动了关键设备国产化。工程实现了全部设备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调试,直流控制保护、换流阀、换流变压器、直流高速开关(HSS)等关键设备全面使用国产设备,自主化率达到100%,对推动我国电力装备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以直流高速开关(HSS)为例,它是多端直流工程的“咽喉”设备,技术一直为国外设备厂家垄断。在云贵互联通道工程中首次使用了西电集团研制的ZKLW—550开关作为直流高速开关,并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直流空充电流转移试验”和“燃弧耐受能力试验”,试验均一次通过,为推动直流高速开关全面国产化和后续多端直流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电力通信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管理团队成员、超高压公司信通中心通信科高级经理田霖介绍,通过工程线路专业、通信专业、变电专业的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工程创造了电网工程全程422.5公里超低损、无中继通信国内最长纪录,进一步减少通信传输网络非必要节点,在为后续基建工程中无法选择中继站或中继站可靠性较差的情况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工程案例。此外,工程首次将OPGW光缆、塔上光纤环网及WAPI无线覆盖技术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相结合,实现了各类监测信息的传输与实时监测,解决了输电线路位于电信运营商网络难以覆盖地区的输电线路图像、微气象和覆冰等监测信息稳定传输的难题。这也是该技术在南方电网公司的首次应用。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云贵互联及配套工程建成投产至今,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为消纳云南清洁水电、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陈细英 通讯员 李桦 周慧 李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