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政策动态
1
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发改经体〔2019〕27号)。通知要求,
1)公开、公平、公正优选确定项目业主,不建议电网企业或当地政府投资平台控股试点项目。
2)已纳入省级相关电网规划、但尚未核准或备案的配电网项目和已获核准或备案、但在相关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配电网项目均属于增量配电业务范围。电网企业已获批并开工、但在核准或备案文件有效期内实际完成投资不足10%的项目,可纳入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进一步做好增量配电网规划工作,允许符合政策且纳入规划的分布式电源以适当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但试点项目内不得以常规机组“拉专线”的方式向用户直接供电,不得依托常规机组组建局域网、微电网,不得依托自备电厂建设增量配电网,禁止以任何方式将公用电厂转为自备电厂。
4)进一步规范增量配电网的投资建设与运营。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采用招标定价法、准许收入法、最高限价法、标尺竞争法等方法核定独立配电价格。支持增量配电网企业在保证配电区域内用户平均配电价格不高于核定的配电价格水平情况下,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新闻来源:
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901/t20190116_925666.html
2
1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19〕1号)。意见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央“六稳”工作部署,1)切实稳住有效投资,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千方百计扩大电力省内消纳、稳定云电外送,力争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不低于20%。2)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一般工商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和高新技术、互联网+、大数据、高端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争取2019年底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依规调减输配电价,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新闻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ER4XvxQm3fDqEQXUtbYMsQ
3
1月11日,江西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基准电价+浮动机制"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赣能运行字〔2019〕6号)。通知指出,以年用电量达到4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水泥企业为试点,鼓励与发电企业建立"基准电价+浮动机制"的市场化定价机制,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既可采用煤电联动机制,也可采用水泥行业重点商品价格与电价联动等机制,建立企业间中长期合作关系。对擅自曲解合同条款或履行合同不到位的市场主体及时预警并督促其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在交易平台进行通报并将有关情况纳入年度市场主体运营评价。
新闻来源:
http://www.jxdpc.gov.cn/tztg/
4
1月15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工作的通知》(陕发改运行〔2019〕55号)。通知指出,落实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供应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提高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工作能力,确保储气调峰设施罐存、管网管存在较高水平运行。加强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值守工作,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保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新闻来源:
http://sndrc.shaanxi.gov.cn/html/100073/1031485.html
5
1月10日,新疆能监办印发《新疆电力市场监管实施细则(试行)》(新监能市场[2019]10号)。实施细则规定,电力市场监管对象为电力市场成员,分为市场运营机构、电网企业和市场主体三类,对电力市场成员履行电力系统安全义务、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资质、执行电力市场运行规则、交易和电费结算、信息披露和报送、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情况实施监管。监管内容主要为市场主体注册及退出、市场运营及电力市场业务稽核等,并给出电力市场干预与中止、电力市场争议处理监管措施。
新闻来源:
http://xjb.nea.gov.cn/NewsDetail.aspx?id=3354
6
2018年12月29日,东北能监局印发《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东北监能市场[2018]220号)。通知规定,辅助服务市场成员包括市场运营机构和市场主体,分为调峰辅助服务、旋转备用辅助服务、黑启动、抽水蓄能超额使用辅助服务等。考虑到东北地区光伏发展迅猛,对电力系统调峰已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正式将光伏纳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范畴。2019年1月1日零点起按照新规则启动市场模拟运行。
新闻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eZKjYXwDvZZvtJKXjL8qMw
要闻聚焦
1
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第一产业用电量7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用电量47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用电量108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2018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862小时,同比增加7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13小时,同比增加16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61小时,同比增加143小时。2018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439万千瓦,其中,水电854万千瓦,火电4119万千瓦。
新闻来源:
http://www.nea.gov.cn/2019-01/18/c_137754978.htm
2
甘肃新能源弃风弃光在全国一直最高,属红色预警。2018年,甘肃能源监管办,大力推进甘肃电力市场化建设,有效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和跨省跨区外送。一是大力推动兰州铝厂、酒泉钢厂、金川公司等大型企业自备电厂与新能源发电权置换交易,2018年,自备电厂与新能源发电权置换电量37.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82.6%。二是主导建立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全年为新能源腾出发电空间4.03亿千瓦时,同时火电企业实现调峰收益1.64亿元。三是将新能源和火电拆分打捆外送28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113亿千瓦时。四是积极组织甘肃电力企业参与富余新能源跨省区增量现货交易,送出新能源电量32.5亿千瓦时,占全国交易量的46.7%。五是开展水电增发电量替代火电交易电量30.3亿千瓦时,火电企业间执行发电权交易电量15.3亿千瓦时。下一步,甘肃能源监管办将配合推进甘肃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加快推进调频市场建设,探索跨省区市场直接交易,加快推进售电侧改革,鼓励以满足新能源就近消纳为主要目标的增量配电业务发展。
新闻来源:
http://www.nea.gov.cn/2019-01/18/c_137754810.htm
3
1月10日上午,江苏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模拟运行总结会,对模拟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江苏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出清结果合理,技术支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交互正常,市场组织运作及交易平台系统经受了全面的考验,模拟运行总体情况良好,验证了市场规则及实际运行情况能够与江苏电力生产实际有效衔接,有利于更充分挖掘电网调节能力,满足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具备试运行条件。
新闻来源:
http://www.nea.gov.cn/2019-01/18/c_137754811.htm
华北电力大学现代电力研究院与中国能源经济监管研究院联合出品
政策动态
1
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发改经体〔2019〕27号)。通知要求,
1)公开、公平、公正优选确定项目业主,不建议电网企业或当地政府投资平台控股试点项目。
2)已纳入省级相关电网规划、但尚未核准或备案的配电网项目和已获核准或备案、但在相关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配电网项目均属于增量配电业务范围。电网企业已获批并开工、但在核准或备案文件有效期内实际完成投资不足10%的项目,可纳入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3)进一步做好增量配电网规划工作,允许符合政策且纳入规划的分布式电源以适当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但试点项目内不得以常规机组“拉专线”的方式向用户直接供电,不得依托常规机组组建局域网、微电网,不得依托自备电厂建设增量配电网,禁止以任何方式将公用电厂转为自备电厂。
4)进一步规范增量配电网的投资建设与运营。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采用招标定价法、准许收入法、最高限价法、标尺竞争法等方法核定独立配电价格。支持增量配电网企业在保证配电区域内用户平均配电价格不高于核定的配电价格水平情况下,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新闻来源:
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901/t20190116_925666.html
2
1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19〕1号)。意见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央“六稳”工作部署,1)切实稳住有效投资,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千方百计扩大电力省内消纳、稳定云电外送,力争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不低于20%。2)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一般工商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和高新技术、互联网+、大数据、高端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争取2019年底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依规调减输配电价,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新闻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ER4XvxQm3fDqEQXUtbYMsQ
3
1月11日,江西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基准电价+浮动机制"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赣能运行字〔2019〕6号)。通知指出,以年用电量达到4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水泥企业为试点,鼓励与发电企业建立"基准电价+浮动机制"的市场化定价机制,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既可采用煤电联动机制,也可采用水泥行业重点商品价格与电价联动等机制,建立企业间中长期合作关系。对擅自曲解合同条款或履行合同不到位的市场主体及时预警并督促其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在交易平台进行通报并将有关情况纳入年度市场主体运营评价。
新闻来源:
http://www.jxdpc.gov.cn/tztg/
4
1月15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工作的通知》(陕发改运行〔2019〕55号)。通知指出,落实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供应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提高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工作能力,确保储气调峰设施罐存、管网管存在较高水平运行。加强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值守工作,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保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新闻来源:
http://sndrc.shaanxi.gov.cn/html/100073/1031485.html
5
1月10日,新疆能监办印发《新疆电力市场监管实施细则(试行)》(新监能市场[2019]10号)。实施细则规定,电力市场监管对象为电力市场成员,分为市场运营机构、电网企业和市场主体三类,对电力市场成员履行电力系统安全义务、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资质、执行电力市场运行规则、交易和电费结算、信息披露和报送、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情况实施监管。监管内容主要为市场主体注册及退出、市场运营及电力市场业务稽核等,并给出电力市场干预与中止、电力市场争议处理监管措施。
新闻来源:
http://xjb.nea.gov.cn/NewsDetail.aspx?id=3354
6
2018年12月29日,东北能监局印发《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东北监能市场[2018]220号)。通知规定,辅助服务市场成员包括市场运营机构和市场主体,分为调峰辅助服务、旋转备用辅助服务、黑启动、抽水蓄能超额使用辅助服务等。考虑到东北地区光伏发展迅猛,对电力系统调峰已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正式将光伏纳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范畴。2019年1月1日零点起按照新规则启动市场模拟运行。
新闻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eZKjYXwDvZZvtJKXjL8qMw
要闻聚焦
1
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第一产业用电量7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用电量47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用电量108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2018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862小时,同比增加7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13小时,同比增加16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61小时,同比增加143小时。2018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439万千瓦,其中,水电854万千瓦,火电4119万千瓦。
新闻来源:
http://www.nea.gov.cn/2019-01/18/c_137754978.htm
2
甘肃新能源弃风弃光在全国一直最高,属红色预警。2018年,甘肃能源监管办,大力推进甘肃电力市场化建设,有效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和跨省跨区外送。一是大力推动兰州铝厂、酒泉钢厂、金川公司等大型企业自备电厂与新能源发电权置换交易,2018年,自备电厂与新能源发电权置换电量37.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82.6%。二是主导建立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全年为新能源腾出发电空间4.03亿千瓦时,同时火电企业实现调峰收益1.64亿元。三是将新能源和火电拆分打捆外送28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113亿千瓦时。四是积极组织甘肃电力企业参与富余新能源跨省区增量现货交易,送出新能源电量32.5亿千瓦时,占全国交易量的46.7%。五是开展水电增发电量替代火电交易电量30.3亿千瓦时,火电企业间执行发电权交易电量15.3亿千瓦时。下一步,甘肃能源监管办将配合推进甘肃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加快推进调频市场建设,探索跨省区市场直接交易,加快推进售电侧改革,鼓励以满足新能源就近消纳为主要目标的增量配电业务发展。
新闻来源:
http://www.nea.gov.cn/2019-01/18/c_137754810.htm
3
1月10日上午,江苏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模拟运行总结会,对模拟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江苏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出清结果合理,技术支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交互正常,市场组织运作及交易平台系统经受了全面的考验,模拟运行总体情况良好,验证了市场规则及实际运行情况能够与江苏电力生产实际有效衔接,有利于更充分挖掘电网调节能力,满足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具备试运行条件。
新闻来源:
http://www.nea.gov.cn/2019-01/18/c_137754811.htm
华北电力大学现代电力研究院与中国能源经济监管研究院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