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电网

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则全面升级(附新文件全文)

2019-01-18 13:00:20

增设交易品种,光伏入场分摊,电储能调峰交易略有调整。

 

随着《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暂行)》正式印发,东北市场已于2019年1月1日零点起按照新规则启动市场模拟运行

 

1月14日,东北能监局官网刊发文章,总结新版规则修订的过程及升级要点。文章指出,本次东北电力辅助服务规则的全面升级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增设旋转备用交易品种,实现辅助服务市场“压低谷、顶尖峰”全覆盖。

 

旋转备用是指为了保证可靠供电,发电机组在尖峰时段通过预留旋转备用容量所提供的服务。为激励和引导火电厂主动提升顶尖峰能力,新规则设计了尖峰旋转备用市场日前竞价机制,火电厂日前报最大发电能力及备用售价,每十五分钟为一个统计周期。

 

东北旋转备用交易以发电厂顶尖峰能力作为交易标的物,机制上有三个创新点:

 

一是实行东北全网统一平台交易,完全打破了辅助服务的省间壁垒;

 

二是明确“能上能下”的机组才能获得全部辅助服务收益,向火电机组能力提出了完整的灵活性标准;

 

三是机组发电能力考核采用系统随机自动抽查方式,减少了调度机构人工操作量,也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其次是对原有深度调峰补偿机制进行了完善。

 

一是将非供热期实时深度调峰费用减半处理,同时将供热期风电核电电量按照两倍计算分摊费用,以准确体现出东北供热期调峰资稀缺程度,使新能源受益与分摊的费用更加对等。

 

二是考虑到东北地区光伏发展迅猛,对电力系统调峰已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正式将光伏纳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范畴。

 

三是对市场主体承担的省内与跨省调峰费用之和设置了上限,对没有调节能力或者调节能力较弱的市场主体起到“底线”保护作用。四是对深度调峰辅助服务的调用原则和执行流程进行了细化、优化。

 

一直以来,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以调峰为主,调峰所占辅助服务市场比例高达95%以上。由于补偿力度大,东北发电企业参与调峰积极性较高。东北自2014年便已启动调峰市场,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2014年10月至2018年5月底,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合计补偿费用44.74亿元,有偿调峰辅助服务平均价格0.506元,实际最高出清价格1元,最低出清价格0.2元。

 

本次文件对电储能调峰交易规则(第三章第四节41—48条),除增加与“光伏电站”相关表述外,其它修订点不多。

 

文件规定,电储能可在电源侧或负荷侧为电网提供调峰辅助服务。而用户侧电储能设施与风电、光伏企业协商开展双边交易价格的上限、下限分别为 0.2、0.1 元/千瓦时。

 

同时文件还规定,电网企业按以下方式计算用户侧电储能设施的补偿费用:

 

电储能设施获得的辅助服务费用=Σ成交电量×成交价格+Σ调用剩余电量×调用补偿价格;

签订双边合同的风电、光伏企业支付给电储能设施的辅助服务费用=Σ成交电量×成交价格。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