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胜利叫“支部建在连上”。
有一种阵地叫“职工小家建在项目”。
有一种追梦叫“工地职工小家的十美图”。
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中国水电十六局紧扣施工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坚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这个发轫于福建的优良传统,创立“三三五”工程党建工作平台,将基层项目作为重点,推进“三建进项目”,落实党支部建在项目增动力、工会组织建在项目聚合力、团支部建在项目增活力,夯实生产一线群众工作基础,努力建设中国电建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企业。
水口电站坝下工程项目部作为水电十六局基层项目单位的佼佼者,面对职工常年征战四方、对“家”的强烈渴望,坚持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工程项目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凝聚各方力量,把项目建成温馨的职工小家,让一线员工进家建家,项目安家,成长发展,建功立业,抓准队伍与工程建设的结合点,提升团队战斗力,共同描绘职工小家建在项目的十美图,努力开创新时代基层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第二故乡绘美图
“回师水口坝下,建设第二故乡,再创国优精品,重振闽江航运。三十年再聚首,不变的情缘,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筑坝建闸共圆梦。”这是项目经理、省劳模许鹏安历经江河峡谷的磨炼,于2015年7月再度站在闽江之滨的小目标。总把他乡当故乡,我为家乡建工程,乐把项目建成家,闽江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把建工程就是建家的意识贯穿项目建设始终。
三十年前,水电十六局作为“两国四方”联营体责任方,建设的水口水电站,被誉为“五朵金花”(当时全国在建的五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的花魁。三十年后,按照李克强总理来闽考察的指示,为打通海丝核心区黄金水道闽江的航运瓶颈,水电十六局再执牛耳,建设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简称水口电站坝下工程),计划提前一年工期,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这是一项充满挑战而又艰巨的光荣任务。
二、追梦筑坝壮美图
背水一战,除了胜利,别无他路,这是闽江人与大江大河打交道近七十年的自信与品格。水电十六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文进来了,总经理金建国来了,鼓劲加油,成为项目部的坚强后盾。工程业主、设计、监理和省市县镇村领导及有关专家,给予全力支持,一场工程突击战在闽江全面打响。
“凝心聚力中国梦,奋战枯季双百日”立功竞赛号令声起,项目部果断出击,于2017年7月16日,提前进占土石围堰,从而为后续的防渗墙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全体建设者不舍昼夜,顽强拼搏,于8月7日提前实现围堰合龙,8月12日提前完成全部填筑,创造了仅用28天挖运填筑土石方总方量75万方、日填筑高峰2.8万方的壮举,取得第一回合的胜利。
土石围堰防渗墙施工交叉安排,8月11日提前开钻,10月13日提前完成15918.5平方面积防渗墙施工,实现围堰全面闭气。总长1.3公里的堰体防渗线,犹如地下柔性的铜墙铁壁,保障了坝址基坑的快速施工,被业主、监理等领导与有关方面专家赞誉为“滴水不漏”,取得第二回合的胜利。
纵向混凝土围堰浇筑施工,月浇筑混凝土产量从6万多方,提高到7万多方,形成9万多方高峰,连续刷新生产记录,工程施工局面实现从“靠天吃饭”到全面掌控的重大转折,终于赶在洪水的前面,取得第三回合的胜利。
工程建设从此转向快车道,混凝土闸坝逐日攀升,后期项目建设的接力棒得到顺利传递……,所有汗水和智慧换来的成果,成了项目部职工小家全体成员众志成城、携手拼搏的见证。
三、职工小家和美图
项目部先后开辟了“职工小家”、“职工书屋”、“电教室”和职工文体活动室及有关场所,累计投入五万余元。实施职工宿舍“宾馆”化配置,每间宿舍均设有独立的卫浴间,配备液晶电视、空调、热水器、无线网等。建设标准化食堂,建立以会员为代表的膳食委员会,定期测评满意度,确保餐饮卫生可口。项目部因此被评为水电十六局五星职工小家。
开展经常性的员工群体竞赛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号召力吸引力,彰显队伍战斗力,提升职工小家内涵。通过立功竞赛,当好主人尽好主责,众心合力创佳绩。通过“安康杯”竞赛,增强员工安全健康意识、技能素质和文化认同。通过演讲比赛、谜语竞猜、文体比赛等活动,增强职工的集体归属感和精神需求。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深厚学习氛围。开展互帮互助,热心公益事业,努力打造项目是我家、和谐共奋进的大家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19年,大家迎来了“福建省模范职工小家”荣誉。
四、学习强企醉美图
“十学”树起先锋帜,学做结合赢点赞,项目部因此被推荐参加中国电建集团“两学一做”经验汇报交流。时任电建集团党委书记马宗林和福建省直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梁晋阳先后深入现场调研,给予充分肯定。2018年10月30日,福建省总直属企业工会学习宣传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颁奖典礼这份荣耀,花落项目部,在闽江之上的施工现场举办。
“十学十有”细落实:一是班子带头研讨学,学有所得。项目经理是学习先锋、取证高手,班子其他成员学有心得。二是导师带徒结对学,学有互助。学政治学技术学管理,带思想带作风带传承。三是员工个人坚持学,学有成效。13名员工取得建造师证,取得其他证件32人次。四是上级领导亲送学,学有向导。公司、分公司两级领导每年均到项目上党课讲形势。五是参建各方联合学,学有共识。六是检企联系警示学,学有警钟。七是视频简报宣传学,学有氛围。八是网络辅导经常学,学有时效。九是组织答题检验学,学有成绩。十是员工每日早会学,学有践行。早会上党员带头,大家轮流领读《学习强国》以及《弟子规》等内容,久久为功强素质。
五、劳模精神追美图
项目部建立的“许鹏安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省总工会挂牌命名的“福建省劳模工作室”,集聚了项目部各专业带头人和业务骨干17人,专门制定了《劳模工作室培养员工素质提升实施办法》等5个制度,着力培养一批掌握企业优势业务核心技术的传承人。
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导师带徒紧密结合,匠心培育全员化,匠帮打造专业化。倡导“师父”而非“师傅”的言传身教,传授技术带作风。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沿着管理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两条主线,通过入门级、骨干级、后备级三个层级,一级带一级,培养各层级各专业人才。
目前,1名青年人才走上项目经理岗位,5人进入项目班子层级,提拔到部门副主任以上职级25人次,一批人才输送到企业总部、分公司和其他项目,为实现青年员工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和人才保障。
六、安全发展优美图
水口电站坝下工程坝址位于福建省母亲河闽江干流下游,地处城郊结合部的省级美丽乡村景观带,左邻铁路和高铁线,右坝肩为国道,面临省城水源地、爆破、水陆交通、穿越主城区的百万方石碴运输、景观与生态保护等诸多安全风险与生态制约。在这个特定考场,项目部交出令人欣喜的答卷,成为中国电建2017年度安全生产优秀项目部、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每年均是企业的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当地生态办的的样板。
项目部创立“安全生产四线工作法”,紧紧围绕“明红线,守底线,固防线,不触线”四大关键环节,抓好安全生产。一是明红线,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五大发展理念、《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首要共识。二是守底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是每位员工每个岗位的第一责任,决不逾越按制度与规范执行这条底线。三是固防线,人人当好安全监督员,建立配强专职专业的安全员队伍,层层落实兼职安全员,经常性开展群众性创安与文明施工活动,筑牢安全生产全覆盖防线。四是不触线,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追求生产安全、员工安康、队伍安定、家人安心的本质安全。
七、创新创效靓美图
水口电站坝下工程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项目,被列为2017年首批福建省级科技项目。项目部广泛应用骨料碱活性抑制工艺措施,天然砂细度整形技术,悬臂翻身钢模板工艺,污水循环利用处理技术,混合料筛分系统改进技术,无砂混凝土垫层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紧密结合工程急需推进科技攻关,组织四项成果参加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其中,自动脱钩器获二等奖,生态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三等奖。模板移位报警装置、25吨自卸车后门优化设计、拌合系统储存量称重技术、一种新型抗风结构的砂仓遮盖装置四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水口电站坝下工程是洪水压在头顶的项目,工期效益决定项目的成败得失。确保围堰的安全度汛,是项目决胜的重中之重。过水土石围堰的施工强度与难度,以及不停航施工的特定要求,在国内外尚无先例。项目部经反复调研论证,提出将原方案优化调整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新办法,遇到有关方面的置疑。实施结果表明,项目部敢于担当、蹄疾步稳的作为,彻底打赢工期提前的翻身仗。项目部抓住工程总体工期控制这个关键节点实施重大创新和攻坚突破,其意义与价值远大于个别项目的创新,是闽江人敢于自称闽江主人的实力见证。
八、抢险救灾大美图
主动请缨抗洪抢险,彰显水电队伍本色。2016年,在福建闽清遭受“7·9”“尼伯特”台风特大暴雨洪灾袭击面前,尽管项目部也困难重重,第一时间主动出击,一路排险清理塌方,党员抢险突击队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现在重灾区,率先抢险救灾三昼夜,打通闽清县西大路,获得当地政府锦旗与感谢信,称赞中国电建水电十六局这支队伍:抢险不分昼夜,为民奋勇争先。全体员工自觉捐款一万余元,项目部则把上级的慰问品全部捐献,为灾区献爱心。
声名远播,应邀出击抗洪排险,弘扬中国电建精神。2016年中秋节的下半夜,超强台风“莫兰蒂”造成暴雨如注,山洪肆虐,项目部邻县一座水库十几米高的土坝大面积坍塌,危在旦夕,十万火急,事关下游乡镇数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有关人员通过电话辗转找上门来,项目部漏夜行动,组织党员抢险队驰援百公里。经与市县、武警部队等领导专家现场紧急会商,通宵破坝降水位,排除可能溃坝的险情隐患。正是这股强大正能量的汇聚,水电十六局和项目部被省政府列为当地唯一一支由央企组成的抗洪抢险灾后重建应急队伍,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九、人文关怀甜美图
项目部工会致力唱响“四季情歌”:春送慰问,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进场施工三年多来,每年均投入十余万元,对职工唱好“情歌”,对职工直系亲属唱好“情歌”,对外聘劳务工及家属唱好“情歌”对协同作战的兄弟单位唱好“情歌”,对协作队伍唱好“情歌”,对项目周边乡村困难群众唱好“情歌”。
同时,以孝亲爱家为主题,出台专门的制度,开展职工生日、婚嫁、生病及职工直系亲属生日、生病、丧葬的“暖心”活动,每年仅发放孝亲爱家专项慰问金就有三万余元,组织召开恳谈会二十多次,党员干部和职工个别谈心交流一百多人次。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当好企业公民,营造良好的施工大环境。介绍项目部《以企地联动,全力推进社会履责切实开展》的事迹,获中国电建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奖,入选《树责任品牌,讲电建故事》优秀案例集。
十、共建同行众美图
水口电站坝下工程作为水电十六局总部家门口的窗口项目,又地处闽江干流,倍受企业员工的关注,是闽江人不解的情结;特别是老一代闽江人,曾经的记忆与今日的建设,更加吸引着他们。为促进企业发展成果更大范围的共享,项目部党政联手行动,主动与后方的基地管理处抓共建,向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攀“高亲”,率先开辟弘扬企业优良传统的载体,促进队伍闽江精神的传承与项目建设,拓展工地职工小家职能,服务企业大家庭。
项目部主动把自己设立为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的联系点,每逢重要节假日进行互动互访。上至九十多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老革命,下至,老少隔代的“九〇后”攀亲结对,走亲访亲,促进前后方共建同行。一是组织员工代表到后方基地慰问叙旧,开展志愿服务和捐助活动。项目部先后投入十余万元,送去液晶电视、冷暖空调和图书资料等,重点将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活动室打造成为全局冬天最温暖、夏天最清凉、设施最齐全、大家最爱聚的老地方。良好的示范效应,吸引了企业的国内外各单位各项目纷纷加入共建队伍。二是分批邀请在基地建设和后方维稳方面做好表率的老党员老同志,到项目部参观工程建设,宣讲队伍优良传统,讲述企业创业故事,不忘初心向未来。三是发动老党员老同志带头在后方宣传扩大正能量,鼓励并支持前方一线子女安心工作,为企业的和谐稳定做贡献。
最后,用工地职工小家成员自撰联作结语——
中国电建大匠,托起八闽山海联通丝路之百年梦;
工地职工小家,描绘踏浪筑坝建闸闽江之十美图。
图1、水口电站坝下工程施工形象
图2、水口电站坝下工程项目部
图3、安全讲评台
图4、职工书屋
图5、诗词分享会
图6、职工文体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