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大唐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证券变更登记证明》,这标志着桂冠电力收购龙滩公司100%股权的手续全部完成。
一年来,广西公司始终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牢牢把握2015年发展机遇,准确认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做好“提质增效”文章,全年累计完成发电量同比增幅明显;系统所属12家发电企业已有7家超额完成年度发电计划……在2015年的工作中,广西公司捷报频传。
精细管理 内外兼修 争发电增效益
为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广西公司千方百计做好“水”字文章,努力做到“用好每一方水,调好每一度电”。首先,科学安排检修时间,优化检修进度,细化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完善检修管理,提高机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机组“能发、稳发、多发”;其次,积极争取理想的合同电量,加强与电网调度部门沟通,合理调节发电用水,确保不弃水、少弃水,提高电站的水能利用率同时协调好发电与防洪、发电与蓄水的关系,进行科学水库调度,抢发增发电量。
桂开公司开展设备年检 邝兰益/摄
尤其是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多省区出现的强降雨过程,给广西公司在桂、川、黔等区域的水电站带来严峻考验。该公司以保安全、多发电为重点,积极应对汛情,科学处理发电、水量调度的关系,各水电厂加强水情预报信息,及时与气象部门、水库调度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掌握水库来水情况;开展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确保机组多发、满发。
6月中旬,针对龙滩、岩滩区间普降大暴雨情况,所属龙滩电厂通过调减龙滩出力至最低,确保了岩滩零弃水,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下游大化、乐滩弃水量。龙滩电厂3次为下游梯级实施拦蓄控流,为下游梯级消纳区间洪水约3.5亿立方米,折合增加梯级电量约1.5亿千瓦时;红水河6座骨干水电站上半年累计发电171.99亿千瓦时,增幅达65.4%;各水电站通过开展洪前预泄、拦蓄尾汛、拦污栅清理等优化调度措施,实现节水增发电量6.9亿千瓦时,水能利用率提高3.6%。
优化管理 锐意改革 降低生产成本
“现在坐在集控室里就可以查看到大化和百龙滩机组运行的情况,还可根据来水情况来远程调节机组的负荷,很方便呢。”广西公司大化总厂的青年职工莫运凤感叹道。
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集控运行实现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已经成为水电厂管理的发展趋势。广西公司紧跟时代步伐,今年8月1日,大化--百龙滩流域集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广西公司集控运行实现“零”的突破。
广西公司目前拥有红水河、郁江等流域在内的多个梯级水电站群,大大小小39个水电厂,点多面广。为了有效提升流域防洪调度能力,科学合理地利用流域水能资源,实现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在大化总厂、沿渡河等公司集控中心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广西公司目前正在建设更大的集控中心,实现对红水河流域的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郁江流域的西津、山秀、金鸡滩和桂江流域的金牛坪等10个水电站的44台机组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同时实现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集控中心的建成,不仅能充分发挥梯级电站群的规模效益和梯级补偿效益,提高流域各电站的整体发电效益,还能改善生产运行人员工作条件,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可以说,综合效益非常明显。”集控中心筹建处负责人施健升说。
机构改革是广西公司降低管理成本的又一点睛之笔。该公司主动适应集团公司机制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该公司本部开展“大部制”试点改革,由原来的桂冠公司、龙滩公司共20个部门整合为现在的9个部门,期间,累计交流调整副处级以上干部23人,分流安置39名员工到基层企业工作。此外,该公司还提出了组建物资公司、检修公司的改革思路。目前,物资公司步入公司化运作,实现了二级集中采购“四统一”管理,有效发挥了集中采购优势。检修公司已正式组建并运营。通过机构改革,不仅内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科技创效 人才创新 助力攻坚盈利
科技创新是广西公司做好“提质增效”文章的又一法宝。今年以来,该公司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3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参与了两项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截至目前,所属的天龙湖公司有10余项自主完成的技改措施,为减少检修和维护费用做出贡献;桂开公司共有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1项,仅这些发明专利的推广使用,已创效显著;岩滩公司通过科技节能使目前水能利用率提高6.19%,增发电量明显……这一串亮眼的成绩,充分展现广西公司科技创新创效的强劲势头。
而要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多年来,广西公司秉持“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为了促进职工“多元化成长,个性化成才”,该公司每年借助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新型班组建设等平台,开展小革新、小设计、小改造、小发明、小建议的“五小”活动,开展技术攻关、设备改造等创新创效活动。还通过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的职工“科技攻坚工作室”“科技创新研究站”“小发明小创造孵化基地”等机构,扩大科技创新影响力,以培养更多学习型、技术型、创新型、专家型人才,助推企业科技发展。
保护环境 绿色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只有与环境和谐相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在水电发展面临来自环境、水资源等诸多挑战的新时期,如何实现与生态共生共赢,保护好水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天龙湖公司公司员工精心架设表计 谭发晏/摄
为此,广西公司始终坚持尊重环境,有序发展水电建设。今年,所属的龙滩水电工程项目被确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该工程实现水土流失治理率和植被恢复率达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5%。
该工程累计完成绿化35万平方米;完成龙滩桥头生态公园、塘英珍稀野生植物园等场地绿化40万平方米;设立了8个保护园,植树6万多棵,共计迁移保护各种珍稀野生植物22种近2万株(丛);为保证库区生态良性循环,保护当地渔业资源,龙滩电厂每年向库区放流鲢、鳙、青鱼等6个鱼种30万尾;整个工程实现了生产污水“零排放”,让下游群众依然喝的是“放心水”。
“没想到,龙滩电厂会给库区投放鱼苗,让我们这里的鱼变得更多了,还种了这么多树,让我们这里的空气也变得更好了。”一辈子在龙滩电厂附近生活的王奶奶说。
可是,今年7月的一场暴雨过后,广西公司大化电厂上游堆积各种颜色的塑料瓶、废弃品,散发着恶臭的死猪、死鸡、死鱼……一片狼藉。为了还红水河原来的清洁,确保下游百姓的灌溉、饮用用水安全,该厂及时在上游进水口前增设拦污排拦截各种污浊物,还迅速调集租用厂外捞沙船只进行不间断打捞,仔细清理拦污栅前后残余剩漂,用了20天时间打捞、清运拦污排前全部漂浮物2000余吨,不仅使红水河重新焕发昔日的清洁、美丽,而且还给该厂增发电量约1600万千瓦时。
整合资源 优化结构规模质量同步发展
为了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广西公司以实现资本长期稳定增值为核心,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深入推进资本运作,助力企业规模和质量同步发展。
今年,6月26日龙滩资产注入桂冠电力重大资产重组方案通过股东大会审议、10月21日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龙滩注入后,桂冠电力资产规模大幅提高,在役装机容量大幅增加;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均有所增长。龙滩注入后,桂冠电力的水电装机约占到整个广西水电装机的60%以上。
龙滩资产的成功注入,将更好地发挥联合调度中心的协调作用,使得上下游电站发电量额外增加5%;标志着桂冠电力迈出了整合红水河流域水电资源、打造区域水电龙头的坚定步伐,为桂冠电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新的一年,广西公司将继续抓好效益这个核心,同时继续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等区位优势,做好企业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好桂冠电力融资平台,依法合规做好资本运作;认真研究新常态下国企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为再奏凯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