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受电量和利用小时数持续走低、燃煤成本居高不下、煤电“停缓建”等多重因素影响,火电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一个已投产34年的老发电企业,华电龙口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忧外患”下遭遇了经营业绩的滑坡。面对严峻形势,该公司将提质增效作为全年工作的主抓手,集众智、聚合力,抢电量、争政策、控成本、提效益,全力打赢“保盈”攻坚战。
2018年1~6月份,龙口公司累计安全发电20.66亿千瓦时,累计利用小时数比电网统调机组平均水平高31小时;全年已落实发电量计划47.35亿千瓦时,机组计划利用小时数达到5381小时。供热量完成216.48万吉焦,完成年计划的58.50%,同比增加32万吉焦。
度电必争――以电量效益最大化促“提质”
“要把争取电量作为提质增效的基础性工作,统筹算好发电经济账,全力提高公司的效益。”龙口公司总经理在年初职代会上对电量营销作出了部署要求。
基数电量是整个发电量计划的基础。受入鲁外电量和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市场奖励电量取消、当地矿资源枯竭导致合同电煤奖励电量减半等因素影响,龙口公司2018年基数电量计划锐减。面对不利局面,该公司密切关注省经信委电量计划分配原则,落实了调峰调频、非停奖励等电量分配政策,充分利用工业供汽、海水循环、掺烧低质煤等优势题材,争取基数电量计划倾斜政策,年初落实基数电量计划17.48亿千瓦时。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直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山东省市场电量达1300亿千瓦时,跨省区交易、省内月度双边、集中竞价、上调和下调、省间发电权交易等交易种类繁多,呈现出发电企业、社会售电公司竞相“围猎”的态势。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电力直接交易市场,龙口公司没有因自身机组市场竞争力弱的现实而自暴自弃,充分利用“周边工业用汽区位优势”“用电增值服务优势”“全员营销优势”等“三大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直供电市场空间。截至6月底,该公司落实市场电量计划29.79亿千瓦时,市场电量边际效益达到2.11亿元。
做市场营销,关键在一个“跑”字。“要突破区域局限,走出去争取每一个潜在用户。”该公司决策一定,营销部门分兵出击,在抢占龙口当地市场的同时,西进滨州,东赴烟台,南下日照,足迹遍布整个山东,最终与40家用户签订了2018年直供电代理服务协议。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更需用心把握。营销人员在认真研究进入直供电市场的用户名单后,本着“不漏掉一个潜在用户”的原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东营和滨州几家企业,发觉对方感兴趣但态度不明确后,营销人员随即启程赶赴当地,经过3天的深入接触和沟通,最终靠诚意打动了对方,双方初步达成了2019年合作意向。
把用户争取过来后,要留住用户就要靠优质的服务。龙口公司成立由营销、检修等跨专业成员组成的市场营销服务团队,全天候响应用户需求,提供了变压器检测和油取样化验、故障抢修、节能指导、110kV变电站建设咨询等服务。从今年开始实施“互联网++”服务模式,利用微信群等载体,先后就“一般工商业两部制电价”“用户需求侧响应调峰机制”等重大政策信息,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信息解读和决策建议。服务团队充分发挥营销专业优势,优化电费核算服务,今年以来为用户核对电费清单、检查电度表抄表数和过网费数据达10余次,帮助用户挽回损失330余万元。
节流挖潜――强化燃料管理抓“降本”
煤炭成本已占到火电企业发电总成本的70%以上,控制住煤价,也就握住了经营提效的“命脉”。龙口公司在深入分析燃煤管理方面的优劣势后,制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实行燃煤管理的“开源节流”,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强化厂内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龙口公司摸准市场“脉搏”,把控采购节奏,优化进煤结构,全力降低采购成本。上半年,煤炭供应紧张,长协煤比市场价格低100多元,公司就“集中火力”攻坚长协煤,共计采购神华、大同、当地矿长协煤78.55万吨,兑现率达到87.28%,在华电山东区域长协煤兑现率中排名前列。
由于当地煤炭资源枯竭,已无可开采褐煤,仅剩少量的油母页岩。油母页岩为龙口当地矿的主要产物,热值仅为2400千卡/千克左右,挥发分高达74%、灰分超过50%,但标煤单价比其它入厂煤低约180元/吨,掺烧效益巨大。龙口公司加强与山东能源公司和当地矿的沟通协调力度,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谈判,在省经信委协调下,最终与山能集团签订了全年采购40万吨的油母页岩长协合同,与同等单位采购的褐煤比较,可为公司节约采购成本1600万元。
在燃煤优化管理方面,龙口公司通过制定动态的掺烧方案,实现高负荷高热值、低负荷低热值。根据4台机组设计煤种不同煤价的优势,积极协调调度部门,争取负荷向低煤价机组倾斜,在电量计划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升管理效益。同时,龙口公司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试验三期掺烧油母页岩,通过反复分析、试验、调整,先后解决了飞灰可燃物高、灰熔点低、灰量增加等安全问题,掺烧比例也从20%逐步提高到25%。1~6月份,该公司累计掺烧油母页岩13万吨、低质褐煤3.44万吨,实现掺烧效益697.61万元。
龙口公司通过科学调度,减少滞期,降低运输成本。今年1月份,环渤海港口5500千卡/千克的动力煤实际成交平仓价已高达760元/吨,再加上较高的船运费、港杂费,该公司入厂标煤单价已超过边际贡献点。在煤源紧张、长协市场价差较大的情况下,神华、同煤等长协煤发运意愿不强,装船时间延长,为此,龙口公司积极寻求有长期合作基础的长协船运公司承载,减少船舶滞期费用。市场招标煤实行中标客户自找船只自负滞期费用的方式。沟通华电燃料秦皇岛公司,实行招标煤和船运费一票到龙口港的方式,避免滞期费的发生,有效降低了燃料运输成本。
协调联动――“内外”齐发力推进经营目标优化
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经营困境,龙口公司积极加强与山东公司的沟通协调,认真落实山东公司提质增效工作目标和十六项经营措施,根据山东公司经营督导组的指导意见,从降煤价、抢电量、提升辅助服务收益、拓展热力市场、节能降耗、提升管理能效等6个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扭亏增盈措施。在服从山东公司整体利益、满足该公司机组对外供热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电量优化转移。在山东公司指导下,龙口公司在6、7月份争取4.5亿千瓦时的市场电量的同时,办理基数电量转移替代4.5亿千瓦时,可增加利润约3890万元,为该公司在7月份实现扭亏为盈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加强外部沟通的同时,龙口公司着力强化生产、经营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了经营副总经理和生产副总经理任组长,营销、财务、燃料、调运和热力公司等部门协同参与的月度经营目标优化制度。当外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该公司择机在每月上、下旬各召开1次经营目标优化会议,根据供热计划和负荷需求,确定当月的发电量计划、机组运行方式、煤炭采购策略,同时动态调整各机组调频、调峰报价原则,争取辅助服务收益最大化。有问题当场沟通确定应对策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煤价涨势凶猛,边际效益这么低,一味地抢发电量并不明智。”在2、3月份的经营目标优化会议上,龙口公司通过统筹分析煤价和经营成本,决定控制当月的电量计划兑现率。虽然当月发电量较计划分别减少5000万千瓦时和7500万千瓦时,但综合比较2、3月份和上半年累计的发电单位边际贡献,调整优化发电策略可为该公司增加效益148万元。
通过生产经营协调联动,龙口公司煤炭指标进一步优化。入厂标煤单价从年初的923.62元/吨,6月份降至808.21元/吨,降幅115.41元/吨;入厂煤累计盈卡43千卡/千克,产生直接效益545.14万元。在年初煤价高涨时期将库存控制在较低水平,在迎峰度夏期间根据电网负荷和抢发电量的需要,适当提升库存,保持了库存安全。
龙口公司根据电网需求,及时动态调整优化机组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争取收益。1~5月份,该公司“两个细则”净收入317万元,核增基数电量728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