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访谈

做好煤炭“十四五”顶层设计意义重大——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汤家轩

2019-09-14 18:48:40
上兵伐谋,规划先行。目前,我国“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制定已提上日程,煤炭领域也已就“十四五”规划开展前期课题研究。“十四五”期间,煤炭工业发展需要秉持何种发展思路?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实现哪些重大突破?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汤家轩。
 
摸清煤炭资源“家底”
 

 

 
中国电力报:经过前期的改革发展,我国能源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十四五”时期,煤炭工业将秉持怎样的发展思路?
汤家轩:从全局上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从能源发展的角度看,“十四五”时期是全国能源行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新时期,做好“十四五”规划意义深远。
煤炭作为国家的基础性能源,做好“十四五”时期的顶层设计对于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行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电力报:“十四五”时期,煤炭领域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汤家轩:首先,鉴于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及能源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能就煤炭而谈煤炭,要将煤炭放在大能源背景下去考虑。“十四五”时期,应进一步明确煤炭在保障国家中长期能源安全中所具有的地位,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划定其在我国一次能源中所占的比重。      
其次,应进一步摸清煤炭资源的家底,包括煤炭资源的保有量、剩余可采量及服务年限等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从政府层面看,自1998年实施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后,各矿产资源行业在储量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在衔接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从企业层面看,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东部地区资源储量消耗较快,加之受“三下”压占影响,产能呈逐年衰减态势。
从技术层面看,保有资源量统计没有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十三五”期间完成去产能的矿井,由于大部分采矿证尚未注销,剩余的资源量无法扣除;二是部分正常生产煤矿,存在没有严格按照储量管理规程,扣除合理的损失量及依规处置核销各种呆滞煤量的情况;三是与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内重叠的矿业权,近几年逐步有序退出了勘查开采活动,但受诸多因素制约一时无法完成矿业权注销,相关的资源储量也无法注销。
综上各种因素,造成目前煤炭资源表观量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虚高,极易对未来“十四五”规划造成误导和误判。
推动实现革命性的技术革命
 

 

中国电力报:您刚才提到了开采技术装备水平。您认为,“十四五”期间煤炭开采技术方向是什么?
汤家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是综采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已广泛适用于大采高、中厚煤层、薄煤层及放顶煤工作面,目前全国已建成将近20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不仅如此,今年国家煤矿安监局还首次印发了5类38种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鼓励支持煤矿企业、科研单位、机器人制造单位开展合作,加快技术攻关和研发应用,积极推进“三个一批”,包括研发一批采煤、掘进、支护、喷浆、打钻、巡查等重点岗位的机器人;建成一批智能化无人 (少人)示范矿井,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的矿井等,这些无疑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科技攻关的方向。
但我们也应该客观冷静地看到,目前的智能开采还处于智能开采的初级阶段,即自动化开采阶段,与普通综采相比,安全性、投入产出的优势并不太突出,要实现真正大规模的减人提效还需要推动革命性的技术革命。
    

 

中国电力报:除了智能,绿色、环境友好也是煤炭开采环节必须要达成的要求。您对煤炭行业推行绿色开采有何建议?
汤家轩:推行绿色开采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煤炭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煤炭开采引发土地沉陷、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等。《煤炭工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其中,在煤炭生产侧要求推行煤炭绿色开采。
在绿色开采的理念下,以煤矿保水开采、充填开采为主的绿色开采技术在我国得到普遍推广,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作也涌现了一些示范项目。但推广绿色开采在实践中遇到了资金投入大的共性问题,根据测算,在全国不同地区推行绿色开采会增加50~100元/吨的开采成本,这也影响了煤炭企业开展绿色开采的积极性。虽然目前我国针对绿色开采已经给予了资源税减半、参与产能置换等优惠政策,但从长远来看,对绿色开采的经济扶持政策力度还需要加大。接下来,国家应在这些方面开展重点研究。

 

煤炭清洁转化或迎突破性进展
 

 

中国电力报:“十三五”以来,以火电行业大规模推行超低排放技术为代表,我国在煤炭清洁利用方面取得了切实成效。“十四五”时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应如何发展?
汤家轩:“十三五”以来,我国的能源产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清洁低碳发展要求减煤,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另有一方面,我国的资源禀赋又要求我们做好煤炭文章。当前,煤炭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这一理念已达成广泛的共识,进一步提高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也将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煤制油、煤制气等煤炭清洁化利用方式,在替代化石能源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尤其是煤制天然气,技术较为成熟,能适应不同的煤种,转化率高,品质好甚至优于天然气,且生态环境可控。在我国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发展煤制气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十四五”期间,做好煤炭的清洁转化,应优先发展煤制天然气。
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强调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要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随着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的组建,输气管道垄断局面将被打破,阻碍煤制天然气发展的关键问题——煤制气上网难这一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可以预见,煤制气行业有望在“十四五”时期迎来突破性发展。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