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 全力迎接湖南特高压发展重大机遇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孟庆强
近年来,湖南逐步发展成国家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一极,是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重点结合部,西北风电和西南水电(雅中直流投运后)的重要消纳端,以及特高压华中环网的关键支撑点。
国网湖南电力从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出发,结合湖南省能源发展实际,大力推动特高压入湘,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推动湖南能源电力持续转型升级,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安全、清洁、优质的电力保障。
发展特高压
在湖南各界已形成普遍共识
2017年6月,随着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甘肃地区的富余风电送入湖南,湖南能源电力格局发生了“质”的转变,逐步形成了以电为中心、网为平台,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实现各种能源综合利用的能源体系,推动不同地域、不同时段、不同能源间互联互通、高效利用,让三湘父老共享特高压带来的“红利”。
有力缓解缺电矛盾。2017年以来,随着全省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力供应出现较大缺额,最高超过负荷需求的10%。祁韶直流投运后,稳定提供了占全省最大负荷约15%的电力,在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2月和8月,以祁韶电量为主的外购电量超过水电,成为湖南第二大电源。随着祁韶直流输电能力持续释放,未来必将继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推动降低用能成本。在电力市场化交易中,国网湖南电力充分发挥祁韶直流作用,将其购电价差收益全部释放给市场主体,为省内贫困县企业、优势重点企业和所有参与电力交易的电力用户释放红利。2017年,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祁韶直流电量共释放红利3.7亿元;2018年已成交合同电量362.45亿千瓦时,可释放改革红利6.7亿元。这让政府和企业充分认识到特高压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对于发展特高压的态度,也从犹豫观望转变为积极坚定。省委书记杜家毫明确将引入外来电纳入全省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今年4月份亲赴国家能源局争取特高压项目。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截至今年10月,祁韶直流累计向华中电网打捆输送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煤耗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94万吨、二氧化硫60万吨、氮氧化物30万吨。借助祁韶直流,上半年甘肃外送电量同比增长70%,弃风率降低15.52个百分点,弃光率降低11个百分点,圆满完成新能源消纳“双升双降”任务。
能源电力供需矛盾
直接影响湖南高质量发展
未来几年,是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关键时期,湖南省将由沿海开放的内陆变为内陆开放的前沿,省内经济环境长期向好,经济预期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但从电力平衡来看,全省供电保障能力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省内电源支撑能力不足。湖南一次能源禀赋不足,缺煤无油少气,电煤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不利于大规模发展火电。水资源基本开发殆尽,达到95%以上,且由于地理条件原因,普遍调节性能较差,年调节电站容量占比仅13.6%,冬季枯水期平均出力不足总装机的一半,可挖潜力十分有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调峰能力不强,无法有效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从长远来看,湖南能源电力注定要走一条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多元供给、区外能源与省域电源协调互济的转型发展之路。
区外输电效能难以充分发挥。祁韶直流虽然为湖南引入了外来电,但由于湖南电网跨省联络薄弱,“强直弱交”问题突出,在缺乏特高压交流支撑的情况下,其输电能力始终未能达到满功率运行。通过一年多来的不懈努力,祁韶直流输电能力从投运时的140万千瓦,逐步增长至目前的450万千瓦,但仍然只发挥了56%。如何科学提升其运行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电力缺口逐步扩大。从湖南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用电负荷增强情况来看,预计到2019、2020、2025年,湖南统调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3250、3550、4890万千瓦。综合省内电源、电网发展情况预测,2019年湖南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不超过2850万千瓦,电力缺口将达到400万千瓦,到2020年电力缺口将扩大到600多万千瓦。“十四五”期间,考虑新规划电源如期投运,若没有新的外来电进入湖南,最大供电能力仅达4300万千瓦左右,依然存在近6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全省将面临大面积缺电。
发展特高压是
破解湖南能源瓶颈的最佳方案
发展特高压,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能源革命”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是一条忠诚事业、勇于担当、造福未来的报国之路。为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国网湖南电力一定认真践行“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加快特高压发展,有效破解电力供需矛盾,推动湖南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加快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等特高压交流工程最快在2020年建成。届时,湖南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将提高800万千瓦以上,在“十四五”期间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能基本满足全省用电需求。我们将全力推动工程早开工、早投运,以解决湖南电网“强直弱交”问题,最大限度提升祁韶直流输送能力,并为雅中直流分电湖南提供通道。
筹划第二回特高压直流入湘。展望“十四五”以后的湖南电力需求,在省内大型电源发展不足的情况下,还需加快建设第二条特高压直流,才能确保电力发展适度超前。综合考虑电源性质、电价水平、输电距离等因素,目前较佳方案是选择新疆、内蒙等西北能源基地的优质电力,落点在电力缺口较大的湘南地区。这是湖南能源电力发展的长久之计。
加快补强省内500千伏网架。大规模引入外来电力,湖南电网的受端特性将更加明显。我们将着力加强500千伏主网架建设,不断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电力疏散能力,实现省内“南北互联、东西互济”的灵活交换。适应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需要,深化电网机理分析、优化运行方式、合理配置安控措施,确保外来电落得下、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