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企业稳增长、提质增效的工作力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安全、稳定、顺利完成,日前,武汉设备厂积极谋划、认真部署,动员全厂,吹响提质增效的“集结号”,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供气房来了“新朋友”
干净整洁的外表,清爽明了的“配饰”,人见人爱的它们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它们就是武汉设备厂的“新朋友”——新气瓶供应商送来的液态氧、丙烷和二氧化碳气瓶。供气房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部位,不仅是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也是历次检查考核的必查点。自安标化二级达标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供气房的不符合项一直位列整改项榜首。针对该问题,物资管理部通过反复探讨、考察、对比后,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更换新的气瓶供应商;二是开展规范的应急演练指导和操作规程培训;三是完善操作流程,改正不良操作习惯。让供气房有“颜”,更有气“质”!
货场“变形记”
钢结构车间货场,占地面积8176平米,既是原材料的堆料区,也是成品的存放区。长期以来,板材、余料、型材,成品分区不清晰,货场定置化管理薄弱。为解决该问题,企业上下“总动员”,深入研究原材料、余料、成品堆放场地大小与位置,制订了合理的整改方案。将板材、型材、余料、成品堆区重新定位:货场南侧为成品区,中部为板材区,北侧为型材区,中西侧为余料区,中东侧为管材区。通过调整,最终“变形”为清晰的分区,同时,在货场东侧“变出了”一条汽车通道,给来料存贮、生产进料、成品发货提供了极大便利。
调整后货车可深入货场55米,经测算,全年可减少329个工人;货场进料卸料较之前起吊可节约6080小时;全年可节约39468度电,节约电费31969.1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车间“旧貌”换“新颜”
自推行精益生产以来,武汉设备厂以“5S”现场管理为手段;以“班组平台”为方法;积极创建学习型、技术创新型企业。车间环境无论从外观上,还是从内在素质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可谓“旧貌”换“新颜”。一是深入开展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5S”现场管理。对每台设备进行整理整顿、对所有行车进行全面维护、对4大厂房进行全面清洁清扫等。二是借助“班组平台”,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等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班组清洁生产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全局”的良好局面。 三是积极创建学习型、技术创新型企业。建立职工学习制度,开展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活动,培养一批既懂生产,又懂管理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优秀人才;举行火焰切割技能竞赛,不断壮大创新型技工队伍,不断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