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评估工作的通知》,决定将组织对工程材料领域的实验室进行评估,参加本年度评估的实验室145个,电力、电子、控制领域共17个,主要依托在国内各大著名高校。2018年实验室评估的初评拟于9月择期进行,现场考察拟于10月下旬进行,综合评议拟于11月下旬进行。
具体名单有哪些?随小编一起看↓↓↓
六、工程六组(电力、电子、控制) | ||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高校 |
1 | 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 | 北京交通大学 |
2 | 仿生机器人与系统 | 北京理工大学 |
3 | 微电子机械系统 | 东南大学 |
4 |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 | 华北电力大学 |
5 | 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 华东理工大学 |
6 |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 | 清华大学 |
7 |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 | 山东大学 |
8 |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 | 上海交通大学 |
9 | 智能电网 | 天津大学 |
10 | 道路与交通工程 | 同济大学 |
11 | 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 | 西南交通大学 |
12 | 现代测控技术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13 | 电子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 | 广东工业大学 |
14 | 无损检测技术 | 南昌航空大学 |
15 | 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 | 沈阳工业大学 |
16 |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 | 太原理工大学 |
17 |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 | 中北大学 |

链接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社会服务上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定期评估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推进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创新能力和水平,根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5年修订)》的要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每年评估1-2个领域,按照数理地学、生命、信息、工程材料、化学的顺序轮流进行,每个实验室的评估周期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