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焦点头条

探寻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路径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21-07-05 11:20:49
电力18讯:

6月22日,由《中国能源报》社、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会议以“传承百年红色基因 助推绿色转型发展”为主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探讨能源转型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长刘建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以及来自能源行业权威组织、重量级能源企业、媒体机构的100名代表现场参会,线上参会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能源转型,离不开创新发展、勇于争先的企业先锋。为推广典型,论坛期间发布了“能源创新先锋企业”“能源高质量发展典型项目”“能源故事视频作品”三批案例。现场还举行了助力“双碳”目标意见建议征集活动上线仪式,将由《中国能源报》社、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联合征集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好建议、好举措,以及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

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坚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重大。杜祥琬指出,“双碳”目标引领我国及时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冲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煤炭消耗量较大的阶段,实施低碳转型可使我国在能效方面获益更多,以更绿色和高效的方式保障能源供需安全和环境安全。

目前,我国已具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我们的资源基础丰厚。”杜祥琬认为,只讲“富煤、缺油、少气”,并不能准确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这是一个影响我国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1/10。

史玉波用数据进一步说明:“十三五”期间,我国以年均低于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至56.8%,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截至2020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增至10.8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接近50%,建立起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转型发展成就斐然,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广大人民福祉打下坚实基础。”

低碳转型具有长期艰巨性

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我国能源发展也面临不少考验。

杜祥琬提出,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以及对高碳发展路径依赖惯性较大等问题,均是需要克服的现实困难。“在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降 1%,可相应减少 0.5亿吨标准煤消费,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

邹才能认为,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需要关注。“要像建立石油、天然气工业一样,布局建立'碳工业',将碳捕集、碳运输、碳驱油、碳埋藏、碳转化、碳金融等作为一个全产业来利用。”

在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院长桑树勋看来,煤炭是受到影响最大的行业,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能源替代进一步加快,不但要求煤炭占比下降,消费量也要下降。作为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煤炭行业平稳有序、公正合理转型发展均面临挑战,需要顶层设计、政策法律、财政金融等支持。”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称,在多重目标叠加下,我国将形成“经济-能源-环境”三者同步重大调整的局面,即同步实现“新发展格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目前存在能源行业传统发展模式与“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日益提高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新矛盾,值得关注。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大考,与会专家纷纷提出建议。

“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和氢、热和冷,是我国可以掌控的、更经济安全的电源。可发展智能电网储能、分布式能源等,提升配电网服务水平;重视核电作出的新贡献,在安全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利用地热、工业余热等,2030年前实现散烧煤全部替代。”杜祥琬称。

邹才能提出,当前,新能源科技革命成为能源转型的新机遇,需要加快创建自立自强的能源科技体系。同时,加大煤炭清洁化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创新老油气田提高采收率、二氧化碳驱油与埋藏等核心技术,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鲁刚表示,实现“经济-能源-环境”关系协调,需立足新发展格局、培育现代能源经济,形成低碳电力产业发展引导政策,着力自主技术创新扶持;加强“双碳”路径顶层设计,贯通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多方主体的责任链条;全面建立完善市场机制,提升能源治理水平,引导社会各界提升对绿色价值的全面认识。

“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高质量发展这一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强化新闻报道的软实力,为能源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舆论引导和支持,以推动能源产业发展硬实力量质齐升。”刘建林表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