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中国煤炭使用对空气PM2.5年平均浓度的贡献估算在51%-61%之间。其中,工业过程和民用源是贡献最大的污染源,排放贡献占比接近60%。而民用源对一次PM2.5排放有较大贡献的主要有煤炭和秸秆、薪柴生物质燃料的直接燃烧。
因此,煤炭散烧和秸秆焚烧作为雾霾治理的两大难点,需要认真分析,找出解决之道。
雾霾治理两大难点:
煤炭散烧和秸秆焚烧
从燃煤污染来看,散烧煤炭是影响环境质量的祸首。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37.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25亿吨标准煤,而散烧煤的总量约为8亿吨。
我们常说的散煤大部分是烟煤。作为散煤的烟煤因为煤化程度低,含硫量高,在燃烧时会产生刺鼻的气味,烟煤燃烧多烟容易造成空气污染。若使用没有除尘过滤装置、没有使用清洁燃烧的烧煤炉具进行燃烧,燃烧粉尘会直接排放到低空大气,产生面源污染。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生活用能主要靠烧柴烧煤,而中国最主要的能源支撑相当长时期内将仍是煤炭。因此,污染不能单纯怪罪于燃料本身,燃烧设备达到洁净化燃烧才是关键。
秸秆焚烧不仅直接产生大量的颗粒物,还生成有机气溶胶,也是导致我国现阶段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利用没有好方法是秸秆处理每年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北京市环保局的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5-6月底连续监测43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发现昼间火点537个、夜间火点24个,涉及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笔者认为对秸秆焚烧治理应该有长期的打算,堵疏结合才是根本之道。
目前看,在现有的政策环境和技术路径下,雾霾治理针对煤炭散烧和秸秆焚烧所采取的措施很难产生明显效果,从而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实现的两个因素。
清洁燃烧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传统煤炭燃烧技术,是以固定碳燃烧为基础进行炉具设计的,没有考虑到煤炭中挥发份的燃烧,煤炭组成中的10%-40%的挥发份不仅在燃烧中被排空浪费,还造成了空气污染。
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设计和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污染物排放量大面广;排放贴近地面,对环境质量影响很大;锅炉设计缺乏清洁燃烧新技术,大多数小锅炉缺乏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导致现在锅炉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普遍不达标。民用燃煤炊事炉、民用采暖的土暖气炉由于缺乏清洁燃烧新技术,长期以来注重功能不注重节能及清洁排放,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根源。
从雾霾治理角度看,以政策性雾霾治理措施为导向,以市场化雾霾治理为主要手段,是实现政府为核心、发动社会力量克难攻关的长治有效治霾方针。市场化需要产业支撑,推动固体燃料(煤及生物质)清洁燃烧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同时解决“煤炭散烧”和“秸秆焚烧”两大雾霾治理难题。
18年来,优奈能环从生物质成型燃料起步,以固体燃料(煤及生物质)清洁燃烧技术为核心,以煤炭使用清洁化、煤炭使用减量化为目标,研制出的系列炉具,在燃烧效率、排放指标、单位占用面积和空间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市场现有的生物质锅炉、燃煤锅炉和户用锅炉和灶具。以新技术为基础生产的燃煤中小锅炉及生物质锅炉,不仅燃烧效率提高20%以上、用户使用综合经济成本降低20%以上,而且其烟尘排放浓度15.1mg/Nm3,二氧化碳排放浓度21.5mg/Nm3。做到了燃煤锅炉和生物质锅炉不用加装末端治理设备其排放指标也可以达到现有燃气锅炉的排放要求。
打破观念障碍与政策推动并举
我国散煤燃烧消耗约有8亿吨,其挥发份按平均30%算,固体燃料清洁燃烧技术能够将其中近3亿吨的挥发份转换为可利用能源。相当于节约3亿吨煤炭消耗,可减排二氧化碳7.8亿吨,减排二氧化硫720万吨,减排氮氧化物210万吨。
根据2013年农村农业年鉴,我国目前农村每年消耗的生物质近10亿吨,传统燃烧方式下生物质包含70%的挥发份,相当于7亿吨生物质浪费了。提高燃烧效率,相当于增加7亿吨清洁能源(生物质),折合3.5亿吨标煤。
但目前,资本市场甚至业内人士都“小看”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和燃烧效率的提高,认为市场空间有限,缺乏寻找生物质能优势产业模式和技术路径的动力。
此外,我国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领域的支持政策长期以来缺乏重点,“撒胡椒面”现象严重。更重要的是,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支持政策没有考虑对燃烧效率高的生物质燃炉的支持,从而无法起到产业扶优带动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质成型燃料市场不成熟在规模小,企业规模小,缺乏相关技术标准。
笔者认为,当下,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支持政策应围绕“燃烧效率”这个重点,发挥扶优作用,为产业和资本市场树立标杆和引领作用。
首先,补贴前期研发方式,对生物质燃炉技术领先企业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其次,采用贴财政贴息贷款方式,优先在京津冀、东北等雾霾严重地区,开展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中小燃煤锅炉试点项目,以及农村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项目。以燃烧效率和排放优劣作为作为试点对象选择标准。第三,调整生物质能发展扶持政策,削减或停止发展空间不大且对煤炭散烧和秸秆焚烧问题解决作用不大利用方向,如生物质直燃发电,秸秆气化等。将政策重点转向燃烧和排放效果上来,以引导产业和资本市场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预期。
(作者系优奈能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