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企业

【党员故事】王振东:元件研发战线上的开路先锋

2021-08-23 00:00:00
电力18讯:

【党员故事】王振东:元件研发战线上的开路先锋

发布时间:2021-08-23 信息来源:

  

  党员名片

  

  王振东,1978年7月出生,吉林榆树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所反应堆材料及辐照性能研究室职工,长期从事特种元件研发和相关技术研究工作。2012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8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年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中核集团优秀共产党员。

  “如果我做的元件能早日实现工程应用,付出再多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这是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王振东常说的一句话。为了实现心中的这个目标,他一直在努力奋斗。从实验室研发到技术攻关,再到批量化制造,十多年来,王振东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元件研究事业,始终如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王振东在庆祝党的生日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生日。“很荣幸和党的生日是同一天,这可能注定我是要为党工作的。”这个美好的巧合一直萦绕在王振东的心中,暗暗激励着他心无旁骛地工作。

  

  全心投入 只为掌握核心技术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王振东一直在反应堆材料及辐照性能研究室(简称24室)从事特种元件的研发和相关技术研究。受到徐銤院士坚守快堆“一生只干一件事”的精神鼓舞,他始终把“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刚来院里的时候,王振东就参与到发电元件的研发工作中,那时候的科研条件用“一穷二白”形容并不为过:安装工具都是手工做的;有些材料只能用来分析成分和性能测试,还要考虑反复使用;进城做实验要坐上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振东成功拿到了元件关键材料的第一手性能数据。

  随着院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个人的快速成长,王振东逐步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开始全面负责发电元件的工程化技术研究。

  发电元件是一个结构复杂、密集度和精度要求极高的器件,关键技术有数十项,工序超过几百道,焊缝有好几十条。为了使这样一种特种元件实现国产自主可控,王振东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去。从最初元件图纸的绘制,到材料性能测试,再到部件加工和元件整体组装集成,王振东深入到元件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元件中包含的一百多个零件,他几乎能随口说出其中任何一个的尺寸。

  元件制造最大的难点,在于其所包含的好几十道焊缝必须全部保证其密封性,并且一次焊接成功率要达到百分之百。这意味着王振东和团队要对每一道焊缝进行工艺评定,确保满足要求。但有些部件的焊接难度非常大,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焊缝分布密集,相邻焊缝的质量极易受到影响,如果焊接能量小,密封性很难保证,如果能量过大,对于导热又提出很高的要求,工艺窗口极小。为此,王振东与团队组织国内顶尖专家、项目总工、生产单位等进行多次技术讨论。这期间,王振东不但负责组织协调,还深入参与焊接工艺研究、结果分析和工装设计等工作。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他和团队终于打通了元件整个制造工艺路线,解决了元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掌握了核心制造技术,实现了发电元件从实验室研发到批量化生产的重要转型!他们的工作成果不仅使工艺得到了固化,编制了百余份工艺规程和技术规格书,还大大缩短了元件制备周期,提高了其制备精度和质量。

  发电元件制造技术刚刚攻克,王振东和团队还没来得及歇口气,紧接着又接到了一项国家重大任务。王振东和团队义无反顾,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为了满足元件生产进度要求,许多承担长周期加工工艺的新设备需提前投入使用,然而新厂房并不具备进场条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振东翻看了大量相关书籍和资料,请教施工单位专业人员,与设备厂家沟通确定建筑结构,亲手测量、画图……愣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临时厂房的设计方案,俨然“变身”为一位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虽然时间很紧,但是厂房内每个设备预留电缆的位置与实际安装位置都不超过20厘米!如此严谨细致的设计,让施工人员都赞不绝口。

  在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王振东和团队在两个月内完成了厂房的建造。设备很快投入使用,为元件关键生产工艺的进行赢得了宝贵时间。

  

  开拓创新 努力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要做到技术自主可控,转变思想、开拓创新是必经之路。

  发电元件中最关键的部件由直径几十毫米的棒料加工而成,去除量超过90%。常规的机械加工方法几乎无法达到精度和技术要求,成品率和加工周期更是无法保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振东和团队通过细致分析材料特性和加工方法,详细调研国内研究现状,创新性地对本用于材料表面整形的电化学加工方法进行了改进和移植,在国内首次将其运用于棒料的去量加工,成功替代了传统车削加工,实现了无应力去量加工。同时,他们与合作单位一起,历时三年多,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研发和制造出加工设备,获得了理想的工艺参数,成功应用于元件生产中,生产效率和精度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不仅如此,大厚度部件线切割加工技术,深孔珩磨精密加工技术……元件研发中几乎每一项技术都是从传统加工方法中“移植”过来、经过设备改造和技术改进后应用成功的。“如果一味拘泥于传统思想,是不会获得这些成果的。”王振东如是说。

  “头脑灵活,思维开阔,经验丰富”是24室同事们对王振东的评价。常言道,心灵才能手巧。凭借着多年从事具体科研工作的历练,以及大量生产经验加持,王振东练就了超越常人的动手能力:相同条件下,别人需要十几分钟安装的元件定位件,他只需一两分钟就能完成;超过一百个零部件组成的元件,组装集成他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凭借着一双巧手,王振东将设备和工具一次次进行技术改进,大胆尝试,成功得到应用,为元件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不善言辞 有股拼劲儿的“王总”

  王振东平日里是个话不多的人,但干起活儿来有股子拼劲。发电元件研发之初,实验设备严重匮乏,有个关键部件需要电化学抛光,但当时没有适合的实验装置。如果找外协单位,不仅制造周期长,费用还高。于是王振东决定自己来做。从装置的设计、组装,到最后的抛光工艺研究都是他亲自操刀。由于时间紧,装置建成后,为了获得最优的抛光参数,王振东在实验室里一干就是七天:对各种溶液配方、电参数进行匹配实验和结果对比分析,最终获得满意结果。完成了这一切,他在家里整整躺了一天。

  “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是习总书记对广大党员的寄语,这在王振东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身体力行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当年项目最吃紧的时候,王振东一面负责元件的制造,一面还作为值班长参与试验运行工作:晚上记录数据、进行设备操作,第二天还要继续工作;主动承担起除夕夜的试验运行任务……那段时间,由于工作强度过大,他先后三次住进了医院。即便如此,每次一出院,他就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别看他很瘦,能量还是挺大的。”同事们都这样评价他。正是这种亲历亲为、不辞辛苦的精神,感染和带动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王总”,有他在,大家就踏实。“‘王总’很随和,和他工作完全没有压力,像个老大哥,凡事只要找到他,都会第一时间帮你解决。”“他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带领全组人员明确科研目标,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有效完成科研任务。”提到王振东,同事们的语气中不乏敬佩。

  一本本获奖证书、一个个发明专利、一项项空白的填补,无不见证着王振东及团队的努力和付出。但成绩和荣誉的取得,丝毫没有放慢王振东和团队前行的脚步,他们正在撸起袖子继续研发新型发电元件,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和自主选择方案。

  (原子能院)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