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国内

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连续多年位于世界首位 产业进入加速期

2018-08-31 16:30: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主办的“2018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8月25日在京举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共同发布了《中国地热能发展报告》。

 

热源形式多元化 产业体系初形成

 

报告指出,我国地热能资源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地热能产业体系已显现雏形,浅层地热能利用快速发展,水热型地热能利用持续增长,干热岩型地热能资源勘查开发开始起步。

 

但地热能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对此,报告建议,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发展地热能。加快推进地热能向多元、集约、高效的现代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广地热田精细勘查和地热能梯级利用,倡导“地热能+”,推广多种清洁能源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实施多能协同发展。

 

近年来,我国地热能勘探、开发及利用技术持续创新,地热能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地热能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2017年底,我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达2万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年利用浅层地热能折合1900万吨标准煤,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城区。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以供暖为主,其次为康养、种养殖等。近10年来,我国水热型地热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地热能资源雄厚 市场空间广阔

 

据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介绍,我国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为高温的、低温的两种类型,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或东南沿海,中低温的地热资源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尤其在京津冀、陕西渭河盆地等地区分布非常广泛,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地热发电的示范基地,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是目前全国发电装机规模最大、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温度最高、流量最大的可采地热井,它对拉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多吉的眼中,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优势的。它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等优势,最为重要,也是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同的优势是它十分稳定。“在一年四季八千多个小时中,除了机器检修以外,地热能都可以连续不断地被开发,所以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中最稳定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地热能将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地区大部分位于著名的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人们很早就利用“温泉”洗浴和医疗。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这里先后开展了大港、华北和冀东石油会战,随着油气田的发现、开采,地热资源利用也随之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多样化。

 

 

地热资源的利用范围很广,除了人们熟悉的温泉旅游项目以及供暖之外,还包括发电、制冷、生态农业、养殖、医疗治病、旅游度假等。同时,地热水中富含的矿物质,可以提取出来供人们使用。

 

地热是公认的绿色、环保能源。实践证明本区地热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尚处于开发初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不可或缺的力量。

 

抓好四环节 避免“先污染再治理”覆辙

 

为实现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利用地热资源,避免重蹈“先污染,再治理”的覆辙,自始至终,要认真抓好下列四个环节:

 

一要因地制宜。地热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热田”各自的特性不相同;另外,用户本身的利用能力千差万别,因而不能用一种开发办法和模式到处套用。当前“直接供热方式”显然不适合过于分散的用户,相反,若将“热能”转化“电能”,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二要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本区开发地热,应坚持“用热不用水”原则。即采出的热水,通过热交换,实现热能利用,卸载热能后的水,回灌(注)地下。

 

三要建设合格的技术服务市场。利用地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就直接用热而言,据华北油田的经验,至少包含资源评价、开发方案优化、符合环保要求的钻完井和套管修复技术、高效换热、中低温发电和回灌(注)技术等环节。要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降低各类资本进入地热行业的“门槛”;一方面必需有合格的技术服务市场。

 

四是不断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目前采出热水的热能利用率在50%左右,余热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为此,一要控制回注水的温度上限;二要推广“梯级利用”,当前由高温到低温,大体可分为取暖和发电;种植和养殖;以及其它等三个梯级。另外,也可以将冬季供暖与其它季节制冷,或者发电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利用热能,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加开发地热的新动能。

 

来源:能源发展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