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企业风采

一带一路丨中电建华东院走得出走得进走得好

2017-06-07 00:00:00

走得出 走得进 走得好

―――中国电建华东院“一带一路”国际化开拓的成功实践

林庆 冯义军 濮唯唯 

  展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世界版图,属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华东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华东院”)的部分尤为光彩夺目。在“建设国际型工程公司”宏伟目标的引领下,华东院在国际合作中推动着我国电力设计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在海外工程实践中展示着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最新理念,为其六十多年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从传统的水电勘测设计院,到逐步向现代化的国际工程公司转型,华东院破冰启航,逆势上扬!

     搭船出海 解开企业发展新篇章

   “我们作为东部企业从2002年就开始走向海外,而且是‘独立自主’的走出去,从刚开始做咨询慢慢扩展到做工程。”华东院副院长时雷鸣介绍。作为我国电力设计行业的先锋力量,华东院始终站在行业巅峰,成为较早走出国门的电力设计企业之一。

  在迈向海外的初期,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学习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创新和设计能力,并开展设计、咨询工作,是华东院最初“走出去”的主要模式。

  “我们走向海外第一站是越南,那是2002年,因为院里做水电工程设计方面有优势,通过设计咨询切入并很快承接了第一个水电站设备成套项目;在成功实施第一个项目的过程中,第二批紧接着陆续承接了越南20多项水电设备成套项目。后续扩展到泰国、土耳其和一些非洲国家。”时雷鸣说,“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在初步形成以国内、国际为两大目标市场,以水电水利与新能源、城市建设与环   境发展、工程安全与运营为主要领域,以勘测设计咨询、总承包(设备成套)、投资运营为三大业务的国际型工程公司业务架构。”

伴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华东院一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带动我国电力建设与技术水平迈向世界一流;另一方面,发挥设计专业优势支撑着国家“走出去”的落地。一系列的工程实践,不仅为实现独立“走出去”完成了技术储备,全球化思维模式也日趋成熟,整合国际化资源的能力获得持续地提升。

  在今年2月份商务部公布的 “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100家企业”排行榜中,华东院以72589万美元的新签合同额位居榜单第59位。“国企走出去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始终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华东院签订的海外合同也多以国家政策为风向标,如现在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促成了华东院在巴基斯坦落地多个新能源项目。”时雷鸣如是说。

     乘风破浪 构建风电业务新格局

  从立足主业和所在区域,到面向国际“走出去”,面对瞬息万变的挑战和机遇,华东院正构建其风电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电力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风力发电的政策法规,华东院率先完成了风电市场准入工作,取得了中国首批风电设计资质,为其在区域市场的业务开拓与布局争取了主动、赢得了优势。谈起国内风电建设的精品工程,华东院副院长方滔如数家珍:浙江临海括苍山风电场、河南三门峡风电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获得者江苏如东风电场、位于江苏的全国第一个潮间带风电场、第一个配套建设海上升压站的海上风电场、全亚洲单体最大的海上升压站……

     “我与‘风’结缘是在2003年,当时判断中国风电即将迎来璀璨的 ‘黄金时代’。新能源业务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朝阳产业,风电作为新能源领域中一项技术较为成熟的业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厚的发展潜力。”方滔将自己的想法向院里作了详细汇报,并向院里提交了开展风电业务的详细建议。

  紧跟我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如今风电业务已经跃升为华东院构建国际化工程公司的重要领域之一,也已成   为该院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电力、能源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金字招牌”。

  “目前,我们正在与国外知名海上风电开发研究咨询机构合作,积极吸收欧洲海上风电开发成熟的经验。”方滔介绍。除此之外,该院也在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电网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委托课题研究,参加国家海上风电前期工作规程、海上风电测风技术和风资源评估、海洋水文等技术规程规范,以及海上风机基础、海上升压站设计规程的编制工作。现今,该院已拥有一大批风电业务专家和项目建设管理人才,逐步形成“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网络协同、集团作战、规范运作”的管理理念,为该院打造国际工程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提高。

  项目落地 巴基斯坦的“华东院”纪录  

     “立足华东、辐射全国、走向海外”,几年间,华东院的事业脚步迈向远方。

  2012年至2015年,华东院在巴基斯坦连续签约四个风力发电EPC项目。巴基斯坦项目群,一个在华东院人人皆知的“明星”工程。作为国家 “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等构架大背景下优先实施的重点工程,以巴基斯坦萨菲尔(Sapphire)风电项目为代表,正在积极改善巴基斯坦能源电力紧缺的矛盾。“这个项目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欧美融资,固定电价模式开发的项目,也是华东院参与的第一个独立开发商(IPP)模式下,国际金融机构融资的电力开发项目。”华东院新能源工程设计院(简称“新能源院”)副院长黄春林介绍。

  对于项目繁琐的管理模式、严苛的全欧美标准以及极为复杂的国际项目融资结构和合同关系,该院项目团队需要协助业主完成200余份法律文件中10余份合同的谈判工作,这对于跨越欧、美、亚三大洲,谈判通常需要全球几个会场电话会议同时进行的各方参与者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在工程全面推进的同时,职责分配、管理措施、人员配备、设备协调、物资采购等各种困难也相继而来。“项目在建时,高峰期在场人员达到400多人。”黄春林说,除此之外,由于项目首次使用欧美规范进行设计,规范的不熟悉,使得设计进展缓慢,工程进度愈发滞后。

  关键时刻,华东院这个大后方给了他们最强有力的支持。该院集全院之力,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如同不同齿轮间的严密咬合造就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院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团结协作,使得项目朝着既定目   标有序地运转。

  “建设中的故事太多太多了,由于升压站建设进度已滞后三个多月,要一点一点赶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只用了三天时间制定完成了一份详细的升压站赶工方案,随后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24小时昼夜加班奋战。”黄春林介绍。

  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艰苦的现场环境也是对该院现场项目组的考验。“巴基斯坦一年一场风,从年头刮到年尾,夏季的风沙更为猛烈,枕着沙子入睡对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常常是睡前先抖落被子上的一层沙,一觉醒来,被子上又覆了一层沙。”黄春林笑着说。

  10月9日,萨菲尔项目开始陆续并网发电;10月20日,项目已达到近90%风机并网发电;11月21日晚8时,项目一次性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进入商业运行。

  萨菲尔项目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提前完工的风电项目;第一个OPIC项目融资;第一个中国承包商完成的风电项目;第一个标杆电价项目;第一个取得碳减排指标的项目,全场设备可利用率达到99.85%,远超过电网85%的要求,创造了巴基斯坦所有风电项目的可利用率记录……在项目部简单的庆祝晚宴上,平日里的铮铮铁汉们个个难掩激动,项目经理刘小杰更是数度泪洒现场。“人总有疲惫的时候,需要通过这种成就感来激励自己。”刘小杰说。

  如同星星之火,萨菲尔项目点亮了华东院在巴基斯坦的风电市场,为后续在巴基斯坦的Master、Tapal、Sachal等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未来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萍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